Invar36低膨胀合金铁削加工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Invar36低膨胀合金铁削加工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Invar36低膨胀合金 切削力 切削温度 加工表面完整性
【摘要】:Invar36低膨胀合金因其极低热膨胀系数和良好物理性能以及无碳化物沉淀的稳定奥氏体组织使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和电子工业中。但目前国内对Invar36合金切削加工性方面认识的不足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应用。有鉴于此,本文采用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开展Invar36合金铣削加工性研究,从切削力、切削温度、加工表面完整性等方面综合探讨Invar36合金的铣削加工性,并结合小曲率Invar36合金模具型面加工中的实际生产需要,进一步完善Invar36合金铣削加工工艺。本文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对比分析了铣削加工Invar36合金和0Cr18Ni9不锈钢的切削力。进行了Invar36合金典型切削力特征和切削力、切削温度信号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切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和轴向切深对铣削加工Invar36合金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2)从表面粗糙度、加工硬化分布、加工表层微观组织变化和表层残余应力分布四个方面分析了铣削Invar36合金的铣削加工表面完整性,建立表面粗糙度经验公式,研究了在不同切削参数组合下加工表面粗糙度、加工表层硬化和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3)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分析总结Invar36合金铣削加工工艺特征,推荐了铣削加工Invar36合金的工艺参数选择准则,进行了小曲率Invar36合金模具型面的加工试验研究。
【关键词】:Invar36低膨胀合金 切削力 切削温度 加工表面完整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5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注释表12-13
- 第一章 绪论13-21
- 1.1 低膨胀合金概述13-16
- 1.1.1 低膨胀合金的发展和分类13-14
- 1.1.2 低膨胀合金的应用14-16
- 1.2 Invar36 低膨胀合金切削加工性研究16-19
- 1.2.1 Invar36 低膨胀合金切削加工的特点16-17
- 1.2.2 Invar36 低膨胀合金切削加工研究现状17-19
- 1.3 Invar36 低膨胀合金切削加工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9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工作19-21
- 第二章 Invar36 低膨胀合金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研究21-38
- 2.1 试验条件和方法21-24
- 2.1.1 试验材料与设备21-24
- 2.1.2 试验方案24
- 2.2 切削温度试验研究24-30
- 2.2.1 半人工热电偶的测量法24-25
- 2.2.2 铣削过程切削温度信号分析25-26
- 2.2.3 半人工热电偶的标定26-28
- 2.2.4 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的影响28-29
- 2.2.5 每齿进给量、轴向切深对切削温度的影响29-30
- 2.3 切削力试验研究30-37
- 2.3.1 切削力的特征和测量31-34
- 2.3.2 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34-35
- 2.3.3 每齿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35-36
- 2.3.4 轴向切深对切削力的影响36-37
- 2.4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Invar36 低膨胀合金铣削加工表面完整性研究38-56
- 3.1 Invar36 合金表面粗糙度分析38-43
- 3.1.1 测试设备38-39
- 3.1.2 加工表面形貌分析39-40
- 3.1.3 表面粗糙度正交试验40-42
- 3.1.4 表面粗糙度单因素试验42-43
- 3.2 Invar36 合金加工硬化分析43-49
- 3.2.1 加工硬化产生原因44
- 3.2.2 测试方法与设备44-45
- 3.2.3 切削速度对加工硬化的影响45-47
- 3.2.4 每齿进给量对加工硬化的影响47-49
- 3.2.5 微观组织变化分析49
- 3.3 Invar36 合金残余应力分析49-55
- 3.3.1 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50-51
- 3.3.2 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51
- 3.3.3 测试设备51-52
- 3.3.4 切削速度对残余应力的影响52-54
- 3.3.5 每齿进给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54-55
- 3.4 本章小结55-56
- 第四章 小曲率Invar36 低膨胀合金模具型面加工56-66
- 4.1 试验条件57-59
- 4.2 Invar36 合金小曲率型面模具加工工艺59-64
- 4.2.1 模具型面的粗加工59-61
- 4.2.2 模具型面的精加工61-62
- 4.2.3 加工模具型面的检测62-64
- 4.3 本章小结64-66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6-68
- 5.1 总结66-67
- 5.2 展望67-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73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柏华;曲选辉;林冰涛;秦明礼;程彤;;Invar合金电子封装零件的制备及性能[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7年04期
2 袁均平,易丹青,余志明,黄正成,吴伯涛,张霞;变形与热处理对Invar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5年02期
3 乔玉鹏;康仁科;金洙吉;;精密磨削Invar 36合金时的磨料选择[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9年06期
4 段柏华;王德志;曲选辉;;4J36 Invar合金注射成形研究[J];功能材料;2010年08期
5 ;Brazing of micrograin-filled quartz fiber reinforced silica composites and Invar using Ag-21Cu-4.5Ti alloy[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1年26期
6 ;Review on RE Master Alloy[J];China Rare Earth Information;1993年01期
7 ;Invar合金一瞥[J];材料工程;1996年08期
8 ;Giant Volume Magnetostriction Caused by Itinerant Electron Metamagnetic Transition and Pronounced Invar Effects in La(Fe_xSi_(1-x))_(13) Compound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0年02期
9 刘招娣;;大型薄壁Invar钢复合材料模具制造技术[J];电加工与模具;2009年01期
10 金明芝;于恩华;孙绍周;;掺加Pr的Fe-Ni Invar合金的M銉ssbauer谱分析[J];金属学报;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凯;黄钢华;张博明;;Invar钢性能测试与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低成本、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黄钢华;张冬梅;晏冬秀;杨霓虹;刘卫平;;先进模具材料Invar钢制造技术研究[A];第三届民用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3 马书旺;段伯华;高鹏;秦明礼;曲选辉;程彤;;4J32 Invar合金的注射成形[A];电子陶瓷,,陶瓷,金属封接与真空开头管用管壳的技术进步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乔玉鹏;Invar 36合金的加工性及低应力加工工艺[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磊;SiO_(2f)/SiO_2复合材料与Invar合金的钎焊接头界面结构及形成机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振文;SiO_2-BN陶瓷与Invar合金钎焊中间层设计及界面结构形成机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成龙;Invar表面生长石墨烯及与SiO_2-BN钎焊工艺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吴丹;Cu/Invar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扬;民机Invar模具钢MIG自动焊接工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4 营国福;Invar36低膨胀合金铁削加工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5 吴事谱;粉末冶金制备Cu/Invar电子封装复合材料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6 张黎旭;Invar合金/纯铝真空热轧连接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张家铭;民机复材结构用Invar钢模具焊接工艺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任伟;Invar合金的CMT表面毛化及其与纯铝的压焊连接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徐玉;Si_3N_4陶瓷与Invar合金钎焊工艺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巫向阳;多孔Si_3N_4陶瓷与Invar合金的钎焊工艺探索与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01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80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