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点金刚石超精密车削微结构加工工艺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01:34
本文关键词:单点金刚石超精密车削微结构加工工艺规划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超精密微结构应用领域变得越来越广泛,因此带有微结构的模具制造成为了现如今的热门话题。辊筒模具由于在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当中可以连续滚压复制,成为了高效率主流模具。超精密车削由于车削设备比起一般车床更为精密,且车削过程中走刀步距小于金刚石刀具的刀尖圆弧半径,造成了单点金刚石车削效率低下。因此,在保证微结构加工精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降低时间成本。本文选择了微V结构与四棱锥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微V结构环形断续式车削的方法,并提出改进微V结构螺旋连续式车削方法。分析刀具路径后得到改进车削效率比传统车削效率高。由于螺旋连续式车削方法在滚压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斜度误差,本文引用了螺纹升角α作为斜度误差的表征量。当辊筒直径为500mm时,其滚压过程中的斜度误差为0.000730,即在滚压1OOmm时,结构偏移1μm,控制在滚压复制时误差范围之内。将螺旋连续式的车削方法应用到四棱锥车削当中,提出了斜450四棱锥车削方法与正交四棱锥车削方法,分析了两种车削方法的优劣与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得出正交四棱锥结构车削方法比斜450车削方法的效率更高。在辊筒端面车削中会产生分度误差,引入平均化误差εcq。当四棱锥结构宽度为30μm,端面车削次数为15800次时,平均到每一个四棱锥结构中的误差为60.46nm,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应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模拟了车削过程中刀具所受的切削力。选择了金刚石车削常用的三种材料,得出在车削镍磷合金MP35N时,刀具所受的切削力最大。但由于镍磷合金MP35N材料本身的特性,这种材料更适合作为模具材料来使用。同时进行了工艺参数切削深度αp与切削速度vc的切削模拟,发现了切削力随着切削深度αp与切削速度vc。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切削深度ap对切削力的影响更大。为了验证螺旋连续式微V结构车削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铝6061车削试验,并通过3D激光显微镜对结构表面进行检测,获得了车削后微V结构的三组表面粗糙度。通过应用Matlab/Simulink对车削系统进行动态建模仿真,发现经过车削系统后得到的刀架位移会产生一定的振动。通过仿真模型得到模拟表面粗糙度R值,选取试验中所测粗糙度值进行比较,得出了两者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金刚石车削 刀具路径 切削力 表面粗糙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7
- 符号说明17-18
- 第一章 绪论18-26
- 1.1 本课题的来源及背景18
- 1.2 国内外单点金刚石车削现状18-20
- 1.2.1 超精密加工发展历史18-19
- 1.2.2 超精密加工技术应用19-20
- 1.3 金刚石车削刀具路径规划概述20-22
- 1.4 金刚石车削工艺概述22-23
- 1.5 单点金刚石车削刀具23-25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5-26
- 第二章 辊筒模具微V结构刀具路径规划研究26-48
- 2.1 引言26
- 2.2 辊筒模具微V结构成型原理26-27
- 2.3 加工参数选择与加工尺寸确定27-28
- 2.3.1 加工设备的选择27-28
- 2.3.2 加工尺寸确定与加工参数的选择28
- 2.4 传统辊筒模具微V结构车削方法28-33
- 2.4.1 车削刀具运动流程28-29
- 2.4.2 车削刀具运动路径29-33
- 2.4.3 传统车削方法的缺点33
- 2.5 改进辊筒模具微V结构车削方法33-38
- 2.5.1 车削刀具运动流程33-34
- 2.5.2 车削刀具运动路径34-37
- 2.5.3 改进车削方法的优点37-38
- 2.6 改进辊筒模具微V结构滚压误差38-40
- 2.6.1 滚压误差来源38
- 2.6.2 滚压误差表征38-40
- 2.7 辊筒模具微V结构传统车削与改进车削方法效率比较40
- 2.8 仿形法加工与轨迹法加工方法比较40-45
- 2.8.1 两种方法车削原理40-41
- 2.8.2 两种方法车削刀具路径41-44
- 2.8.3 两种方法车削效率44-45
- 2.9 本章小结45-48
- 第三章 辊筒模具四棱锥结构刀具路径规划研究48-66
- 3.1 引言48
- 3.2 辊筒模具四棱锥结构成型原理48-49
- 3.3 加工参数选择与加工尺寸确定49
- 3.3.1 加工设备的选择49
- 3.3.2 加工尺寸确定与加工参数选择49
- 3.4 辊筒模具斜45°四棱锥结构加工方法49-55
- 3.4.1 车削刀具运动流程49-51
- 3.4.2 车削刀具运动路径51-54
- 3.4.3 斜45°四棱锥结构车削方法评价54-55
- 3.5 辊筒模具正交四棱锥结构加工方法55-59
- 3.5.1 车削刀具运动流程55-56
- 3.5.2 车削刀具运动路径56-59
- 3.5.3 正交四棱锥结构车削方法评价59
- 3.6 四棱锥结构车削方法误差分析59-62
- 3.6.1 误差来源60
- 3.6.2 误差计算60-62
- 3.7 两种四棱锥结构车削方法效率62-63
- 3.7.1 辊筒斜45°四棱锥结构车削方法效率62-63
- 3.7.2 辊筒正交四棱锥结构车削方法效率63
- 3.8 本章小结63-66
- 第四章 单点金刚石车削工艺参数与切削力研究66-86
- 4.1 引言66
- 4.2 金刚石切削中切削力理论分析66-68
- 4.2.1 金刚石切削中切削力来源66-67
- 4.2.2 金刚石切削中切削力分解67-68
- 4.2.3 金刚石车削中的切削力经验公式68
- 4.2.4 金刚石车削中切削力对工件加工质量的影响68
- 4.3 切削过程模拟模型建立68-71
- 4.3.1 有限元软件的选择68-70
- 4.3.2 有限元模型建立70-71
- 4.4 车削不同材料切削力比较71-79
- 4.4.1 车削材料的选择71-72
- 4.4.2 车削模拟工艺选择72-73
- 4.4.3 模拟结果及分析73-79
- 4.5 工艺参数与切削力关系79-84
- 4.5.1 切削深度a_p与切削力关系79-81
- 4.5.2 切削速度v_c与切削力关系81-84
- 4.6 模拟结果验证84-85
- 4.7 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85
- 4.8 本章小结85-86
- 第五章 车削质量的仿真与试验分析86-100
- 5.1 引言86
- 5.2 粗糙度测量方法及标准86-87
- 5.2.1 粗糙度测量方法概述86
- 5.2.2 常用粗糙度标准86-87
- 5.3 粗糙度形成分析87-90
- 5.3.1 粗糙度影响因素概述87-88
- 5.3.2 几何因素的影响88-90
- 5.3.3 非几何因素影响90
- 5.4 车削系统仿真模型建立90-93
- 5.4.1 车削系统简化90-91
- 5.4.2 控制系统模型91-93
- 5.5 车削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93-94
- 5.5.1 车削系统仿真结果93
- 5.5.2 车削系统仿真结果评价93-94
- 5.6 辊筒模具微V结构车削试验与检测94-98
- 5.6.1 辊筒模具微V结构车削试验94-95
- 5.6.2 工件表面形貌检测设备选择95-97
- 5.6.3 工件表面形貌检测结果97-98
- 5.7 仿真结果与检测结果比对98-99
- 5.8 本章小结99-100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100-102
- 6.1 结论100-101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101-102
- 参考文献102-106
- 致谢106-10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8-110
- 作者和导师简介110-111
- 附件111-11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佩年;刘庆;;单点金刚石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工具技术;2008年08期
2 尹自强,李圣怡;超精密车削表面三维微观形貌仿真及特征分析[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3年04期
3 周明,,董申,袁哲俊;金刚石切削中工件材料的微观性能对切削表面质量的影响[J];航空工艺技术;1996年05期
4 李荣彬;张志辉;杜雪;孔令豹;蒋金波;;自由曲面光学元件的设计、加工及面形测量的集成制造技术[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11期
5 陈俊云;赵清亮;罗健;;单点金刚石车削中刀具—工件相对振动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7期
6 简金辉;焦锋;;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9年01期
7 徐飞飞;张效栋;房丰洲;;金刚石刀具单点切削单晶硅加工表面特性[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3年06期
8 吴建昌;;表面粗糙度测量技术综述[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唐文彦,张军,李慧鹏;触针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发展及现状[J];机械工艺师;2000年11期
10 李丽伟,董申,程凯;超精密车削表面三维形貌的形成及加工影响因素分析[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继春;曲面数控加工编程轨迹的NURBS拟合及插补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01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80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