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微造型与微纳米颗粒填充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23:00

  本文关键词:微造型与微纳米颗粒填充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造型 微纳米颗粒 摩擦磨损 溢出率


【摘要】: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在研究气缸套表面微造型,并且在微造型技术上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在气缸套试样表面微造型处理的基础上,向表面微坑中填充蛇纹石和二硫化钼微纳米颗粒,通过摩擦磨损试验,验证了其具有良好的减摩耐磨效果。首先根据气缸套—活塞环往复运动的特点,设计两种气缸套试样表面微造型方案:气缸套试样表面全部微造型和气缸套试样表面两端微造型,选取蛇纹石和二硫化钼两种微纳米颗粒,单一以及质量比为1:1复合填充,分别在富油和贫油两种工况下,探究不同的试验方案对减摩耐磨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磨损后气缸套试样表面形貌以及元素组成进行观察分析,探索减摩耐磨机理。利用不同时间的摩擦磨损试验,得到气缸套试样表面微坑中微纳米颗粒溢出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富油工况时,相同的微纳米颗粒填充时,气缸套试样表面两端微造型方案的摩擦系数均小于表面全部微造型方案,摩擦系数最小的方案是气缸套试样表面两端微造型和蛇纹石二硫化钼微纳米颗粒复合填充,其摩擦系数为0.0794,比机械珩磨气缸套试样表面下降了 13.99%。在贫油工况时,相同的微纳米颗粒填充时,气缸套试样表面全部微造型方案的抗粘着磨损时间均大于表面两端微造型方案,抗粘着磨损时间最长的方案是气缸套试样表面全部微造型和蛇纹石二硫化钼微纳米颗粒复合填充,抗粘着磨损时间为2367s,比机械珩磨气缸套试样表面增长了 85.79%。在不同时间的试验中,气缸套试样表面微坑中的微纳米颗粒溢出率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并趋近于零。而且进行微造型并填充了微纳米颗粒的气缸套试样磨损后的表面形貌光滑平整,明显优于机械珩磨气缸套试样磨损后的表面形貌。
【关键词】:微造型 微纳米颗粒 摩擦磨损 溢出率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7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引言10
  • 1.2 气缸套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0-15
  • 1.2.1 气缸套材料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1-12
  • 1.2.2 气缸套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2-15
  • 1.3 表面微造型处理技术的发展及现状15-16
  • 1.4 表面微造型处理技术的分类及应用16-19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19-20
  • 第2章 试样的制备20-28
  • 2.1 试验材料20-21
  • 2.1.1 气缸套和活塞环20
  • 2.1.2 微纳米颗粒20-21
  • 2.2 试样样品的制备21-26
  • 2.2.1 气缸套和活塞环试样的制备21-22
  • 2.2.2 微纳米颗粒的制备22-25
  • 2.2.3 填充微纳米颗粒的气缸套试样制备25-26
  • 2.3 试验方案26-28
  • 第3章 摩擦磨损试验数据分析28-44
  • 3.1 试验设备介绍28-31
  • 3.1.1 摩擦磨损试验机28-30
  • 3.1.2 其他检测设备30-31
  • 3.2 富油工况下摩擦磨损试验及分析31-35
  • 3.2.1 不同微纳米颗粒填充方案对摩擦系数的影响31-33
  • 3.2.2 不同气缸套试样表面微造型方案对摩擦系数的影响33-34
  • 3.2.3 对比机械珩磨方案34-35
  • 3.3 贫油工况下摩擦磨损试验及分析35-40
  • 3.3.1 不同微纳米颗粒填充方案对抗粘着磨损时间的影响36-37
  • 3.3.2 不同气缸套试样表面微造型方案对抗粘着磨损时间的影响37-39
  • 3.3.3 各个方案与机械珩磨对比39-40
  • 3.4 对气缸套试样表面微坑中微纳米颗粒溢出率的探索40-42
  • 3.5 本章小结42-44
  • 第4章 摩擦磨损机理的探究44-53
  • 4.1 气缸套试样磨损后的表面形貌44-47
  • 4.1.1 金相显微镜观察的气缸套试样表面形貌44-46
  • 4.1.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气缸套试样表面形貌46-47
  • 4.2 气缸套试样磨损后的表面元素组成47-49
  • 4.3 减摩耐磨机理分析49-53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3-55
  • 5.1 本文结论53-54
  • 5.2 本文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60
  • 致谢60-61
  • 作者简介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雷霆;裴坚;刘晨江;;有机微纳米材料的设计策略、加工及应用[J];化学进展;2012年12期

2 ;微纳米材料科技及应用国际高层论坛在我校召开[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3 吕英海;周仕学;邹玉红;吕东琴;刘文平;;微纳米颗粒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孙健;于锟;黄家锐;何月珍;;两种形貌氧化铜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徐晓建;邓子辰;;非局部因子和表面效应对微纳米材料振动特性的影响[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3年01期

6 尚福林;北村隆行;平方宽之;;微纳米材料及其结构的界面强度的实验研究[J];力学进展;2008年04期

7 梁红莲;徐慧娟;吴华涛;;基于水凝胶模板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微纳米材料的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张雷;李兆乾;陈学太;;金属锗酸盐微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无机化学学报;2012年06期

9 樊莉红;陈福义;刘婧;张金生;;单晶硅基体上紫外光诱导生长铜微纳米粒子薄膜[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4年01期

10 吴熔琳;邵铮铮;石剑豪;常胜利;张学骜;李新华;;3ω方法测量微纳米材料热物性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欢;杜记民;陈静;张江山;;由配合物构筑多孔过渡金属氧化物微纳米材料与其超级电容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贾漫珂;苏贵金;郑明辉;;氧化铁3D微纳米材料在氯代芳烃降解中的应用[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9暨第四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少华;;广义JKR理论及其应用[A];2006年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任启鸿;单思聪;杨皓;赵红平;;微纳米材料表面效应的有限元模拟[A];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进展:损伤、断裂与微纳米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勇;王女;陈洪燕;江雷;;仿生制备多级结构微纳米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李东密;郑炎松;;分子的手性对聚集体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丽霞;刘烨煊;苏贵金;郑明辉;;铁基氧化物微纳米材料对六氯苯的降解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梁衍亮;陶占良;陈军;;镁微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电极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张郭亮;董春迎;;三维微纳米裂纹与夹杂相互作用的边界元法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薛亚辉;;微纳米材料力学理论及相关应用[A];2010年第四届微纳米海峡两岸科技暨纳微米系统与加工制备中的力学问题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全兰;用于光谱调制碱金属铌酸盐微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珑;细胞—微纳米材料相互作用的统计热力学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吴志光;自驱动合成微纳米马达的仿生设计及其生物医学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卢艳;铋基半导体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辛志峰;孔性配位聚合物微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吸附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6 魏玮;环交联型聚膦腈微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曹霄峰;几种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与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张雷;三元氧化物微纳米材料的液相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马德崇;半金属铋微纳米材料的形貌可控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李永新;高压静电技术制备的微纳米网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阳;Ni_2P/Ni_(12)P_5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陕西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建彪;尺寸效应对微纳米结构力学行为及性质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孙丹丹;氧化亚铜微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4 郑见平;PbS微纳米线的力电学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杨艳琼;聚合物基底诱导贵金属自组装微纳米超结构形貌调控及机理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6 刘爱芳;静电纺丝法制备铜锌锡硫微纳米纤维及其性能表征[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黄江;碳微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郭帆;铋基化合物微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9 李国超;SiO_2@Y_2O_3:Eu~(3+)核壳微纳米粒子的制备与发光性能[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10 李佳佳;离子液体—丙氨酸共辅助制备多级结构氧化锌及其性质[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33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833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d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