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模具型面的等离子束表面改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16:40
本文关键词:复杂模具型面的等离子束表面改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等离子束 表面改性 复杂型面 机器人 离线编程
【摘要】:模具的表面性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据统计,模具80%以上的失效是由表面损伤引起的。根据结构及服役条件的不同,模具承受着不同的外加载荷,受力形式极为复杂,而且各种应力主要集中在表面。因此,模具表面比内部更容易产生损伤。等离子束(Plasma Transferred Arc,PTA)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设备和安装成本较低、对生产环境要求较低和方便携带等特点,用于金属的表面强化和改性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然而,现有的等离子束表面改性设备主要集中于平面工件或简单曲面加工处理,对于具有复杂型面的模具表面自动化加工还缺少相应的解决方案。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设计研制了一种面向复杂模具型面的等离子束表面改性系统。该系统根据等离子束的加工工艺特点,采用六自由度串联式机器人作为运动执行装置,配合自主研发的控制软件,驱动等离子枪执行三维离线轨迹运动和不同工艺的表面处理。该系统硬件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控制中枢,通过数据采集卡、电气控制模块和网络通信实现等离子束设备与机器人之间的交互通信和协同运动。设计研发离线控制系统以实现设备的离线自动化加工。该系统主要包括加工控制模块和离线轨迹处理模块两部分。其中加工控制模块根据等离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的工艺特性,设计了包含运动参数和工艺参数的控制文本,自行编写命令解释器对其中关键字解析,能实现等离子束设备和机器人的实时协同控制。离线轨迹点处理模块开发了路径生成功能,能根据CAD模型对加工轨迹的路径、机器人位姿和等离子束工艺参数等进行控制和调节,并能对轨迹点做仿真校验。为了确保加工过程的顺利执行和防止事故的发生,本文运用机器人的运动学原理对工作空间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并通过仿真的方式对机器人关节限位和奇异点进行分析和校验,从而能够有效减少关节限位情况的发生;提出了一种灵活的工件标定方法,能快速实现不同特征工件的标定,并通过变换欧拉角坐标系的方式改善位姿来规避奇异点的出现。实体模具的表面强化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对复杂曲面进行有效的等离子束强化处理,经处理后的模具获得了良好的表面质量,且表面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试验过程证实了等离子束表面改性系统离线自动化加工的可行性,同时也验证了对复杂模具型面处理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等离子束 表面改性 复杂型面 机器人 离线编程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7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9-10
- 1.2 模具表面改性技术研究现状10-13
- 1.3 等离子束表面改性设备研究现状13-14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14-16
- 2 硬件系统设计16-29
- 2.1 整体方案设计16-17
- 2.2 等离子束发生装置17-21
- 2.3 运动执行装置21-24
- 2.4 工业控制机24-27
- 2.5 本章小结27-29
- 3 离线控制系统设计29-52
- 3.1 表面改性工艺动作设计29-30
- 3.2 离线控制系统流程设计30-32
- 3.3 工艺文本的设计和规定32-33
- 3.4 加工过程控制模块33-45
- 3.5 离线轨迹处理模块45-50
- 3.6 本章小结50-52
- 4 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和标定52-65
- 4.1 引言52
- 4.2 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52-56
- 4.3 机器人标定和奇异点处理56-64
- 4.4 本章小结64-65
- 5 等离子束表面改性实例65-72
- 5.1 系统软件设计65-66
- 5.2 实验工艺参数及条件66-68
- 5.3 实验结果验证68-70
- 5.4 本章小结70-72
- 6 总结与展望72-74
- 6.1 总结72-73
- 6.2 展望73-74
- 致谢74-75
- 参考文献75-79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钧石;;离子束表面改性技术简介[J];学术动态;2000年03期
2 张颖,胡正琼,,王贻华;铝合金的离子束表面改性及其分析[J];机械工程材料;1996年04期
3 杨建华;强束流脉冲金属离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及其应用[J];表面技术;2003年01期
4 王昌祥,陈治清;生物材料的离子束表面改性[J];功能材料;1999年03期
5 唐国翌,朱明,陈锡花,方健;聚合物材料的离子束表面改性及工程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0期
6 冯斌,曾凌三,旷亚非;对离子束表面改性提高铝合金耐孔蚀性的某些解释[J];腐蚀与防护;1996年05期
7 张官理;伍建华;张振;望咏林;张洪峰;温培刚;;低能离子束表面改性对聚碳酸酯(PC)粘接性能的影响[J];材料工程;2009年12期
8 伍建华;张官理;王旭迪;颜悦;望咏林;温培刚;;低能离子束表面改性对聚碳酸酯(PC)润湿性能的影响[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8年04期
9 吴起白,黄拿灿,胡社军,曾鹏,尹诗衡;WC-Co硬质合金离子束表面改性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0年07期
10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裴昊;复杂模具型面的等离子束表面改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01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90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