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开关型IGBT逆变弧焊电源的仿真研究
本文关键词:软开关型IGBT逆变弧焊电源的仿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软开关 逆变弧焊电源 控制系统 IGBT MATLAB
【摘要】:本研究基于逆变和软开关核心电源技术,自主建立了移相全桥零电压零电流PWM控制逆变主电路(FB-ZVZCS-PWM),耦合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全面研究了基于DSP的逆变弧焊电源控制系统。本研究依托于TI公司开发生产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F2812,同时协调可作为DSP最小应用系统的Tech_V-2812嵌入式控制板,在控制系统的硬件方面,多元化建立了电流电压采样反馈电路、IGBT驱动电路以及焊接参数预置与显示电路;在控制系统的软件方面,基于离散化研究理论开发了涵盖主程序、中断程序以及模糊控制子程序在内的多功能控制系统软件程序。依托于MATLAB软件Simulink仿真工具,多参数化构建了移相PWM控制模型、功率负载模型及主电路整体模型,基于模拟仿真数据验证了所开发的主电路能够较优实现超前臂的零电压导通和滞后臂的零电流关断。同时,精确构建了电流电压采样保持模型,软启动模型,恒压、恒流、恒流带外拖等电源外特性模型。针对恒压外特性、恒流电源外特性的仿真模拟过程,对比分析确定了模糊控制的量化因子及比例因子,仿真了各种电源外特性在不同负载状态下的电弧电压和焊接电流参数波形,经对比验证所构建的电源控制系统模型能够实现焊接所需的外特性的输出。经验证,通过多元化、多参数化、分层次开发的主电路、控制电路及相关模型,准确度较高,为焊接设备的实际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软开关 逆变弧焊电源 控制系统 IGBT MATLAB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43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3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逆变弧焊电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1-14
- 1.2.1 国外发展现状11-12
- 1.2.2 国内发展现状12-13
- 1.2.3 发展趋势13-14
- 1.3 逆变弧焊电源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14
- 1.4 软开关技术14-15
- 1.5 软开关技术在逆变弧焊电源中的应用15-22
- 1.5.1 软开关型逆变主电路的基本形式15-19
- 1.5.2 移相控制的软开关逆变器19-22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2-23
- 第二章 逆变弧焊电源主电路的设计23-33
- 2.1 逆变弧焊电源的基本原理23
- 2.2 主电路设计23-25
- 2.2.1 输入电路的选取23-24
- 2.2.2 软开关逆变电路的选取24-25
- 2.2.3 输出电路的选取25
- 2.3 电路参数的选择25-32
- 2.3.1 中频变压器变比与占空比的确定26-27
- 2.3.2 输入整流电路的设计与计算27-28
- 2.3.3 逆变电路的设计与计算28-31
- 2.3.4 输出整流电路的设计与计算31-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逆变弧焊电源控制系统硬件设计33-40
- 3.1 控制系统的组成33
- 3.2 DSP最小应用系统33-34
- 3.3 电流电压采样反馈电路34-36
- 3.3.1 电流采样电路35
- 3.3.2 电压采样电路35-36
- 3.4 驱动电路36-38
- 3.5 焊接参数预置与显示电路38-39
- 3.6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逆变弧焊电源控制系统软件设计40-50
- 4.1 控制系统的软件流程40-44
- 4.1.1 主程序40-41
- 4.1.2 中断程序41-42
- 4.1.3 模糊控制程序42-44
- 4.2 移相PWM波形的生产44-47
- 4.2.1 移相脉冲生成原理44-45
- 4.2.2 移相PWM波形程序45-47
- 4.3 外特性获得原理47-49
- 4.3.1 恒压外特性和恒流外特性47-48
- 4.3.2 缓降外特性48
- 4.3.3 恒流带外拖外特性48-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第五章 逆变弧焊电源电气特性的MATLAB仿真50-71
- 5.1 MATLAB简介50
- 5.2 主电路的建模及仿真50-58
- 5.2.1 移相PWM控制模型50-52
- 5.2.2 功率负载模型52
- 5.2.3 主电路模型52-53
- 5.2.4 主电路的仿真53-58
- 5.3 控制系统的建模及仿真58-69
- 5.3.1 电流电压采样模型的建立及仿真58-59
- 5.3.2 恒压外特性的建模及仿真59-63
- 5.3.3 恒流外特性的建模及仿真63-67
- 5.3.4 恒流带外拖外特性建模及仿真67-69
- 5.4 本章小结69-71
- 第六章 结论71-72
- 参考文献72-75
- 致谢75-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林,刘长进,齐建勇,刘宏飞;晶闸管多功能弧焊电源的研制[J];焊接技术;2000年02期
2 乌日根;综合课《弧焊电源应用基础》教学初探[J];机械职业教育;2001年07期
3 张瑾,黄念慈,赵彦春,吴月涛;IGBT逆变型埋弧焊电源[J];电焊机;2001年12期
4 徐洪凯,王晓东,柳刚,范荣焕;弧焊电源智能评价与诊断系统测试平台的建立[J];电焊机;2002年11期
5 柳刚,李f[,徐洪凯,范荣焕;弧焊电源智能化测试、分析与评价平台[J];电焊机;2003年12期
6 卢屹东,亢世江,于立国,丁敏;浅析弧焊电源的现状与发展[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于立国,王秀梅,杜金星,苏彦莽,宁长利;弧焊电源的现状与发展[J];焊接技术;2005年04期
8 肖迪;;浅析弧焊电源的现状与发展[J];黑龙江冶金;2006年04期
9 陈树君;杜利;卢振洋;刘泽伟;殷树言;;弧焊电源传导骚扰试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10 张巍钟;滕青芳;孔令刚;詹平红;;弧焊电源的建模与仿真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先;尹海;苗华伟;刘晨;;一种采用多重化整流技术的低谐波逆变弧焊电源[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新军;李道民;孙艺;;弧焊电源检测装置校准方法的探讨[A];山东省优秀计量学术论文选编(2011年度)[C];2012年
3 刘会杰;张九海;;提高晶体管模拟式弧焊电源电效率的阶梯设计法[A];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青年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4 朱锦洪;梁文林;涂益民;史耀武;;弧焊逆变电源动态特性的建模,仿真和测试[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年
5 陈恒林;路登平;;逆变弧焊电源电磁兼容性问题的探讨[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年
6 杨泗霖;顾健;刘晓红;武月英;;弧焊电源空载电压危险性分析[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7 殷树言;陈树君;卢振洋;刘嘉;;拓宽软开关弧焊电源谐振切换的负载范围[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年
8 李有良;;逆变弧焊电源用非晶软磁合金的研究[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9 莫春立;薛小怀;国旭明;刘乐昕;;ZX型弧焊电源触发器的两种改进方案[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10 唐鹏;景小军;;采用PWM芯片的弧焊电源模糊控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4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国荣;特种数字化弧焊电源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高理文;基于噪声、相关与时耗复合维归约的弧焊电源动特性自适应在线监测[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高忠林;弧焊电源控制及焊接质量在线监测数字化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慧;软开关型IGBT逆变弧焊电源的仿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琛;基于逆变技术的弧焊电源研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王清龙;埋弧焊电源数字化改造[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黄文超;智能弧焊电源的优化控制及其专家系统[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潘洪雷;IGBT逆变弧焊电源工作过程计算机仿真与试验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思奇;智能给定逆变弧焊电源的开发与设计[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7 侯润石;软开关式逆变弧焊电源的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05年
8 刘金涛;模糊控制逆变弧焊电源的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05年
9 李蕴泽;逆变弧焊电源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王锁庭;油田节能逆变弧焊电源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35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93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