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Fe-Cr-Ni-Nb-Al-Mo奥氏体钢的高温抗氧化及蠕变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型Fe-Cr-Ni-Nb-Al-Mo奥氏体钢的高温抗氧化及蠕变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核电 传热管材 奥氏体不锈钢 高温氧化 蠕变行为
【摘要】:随着近年来对于提高核电蒸汽温度、提升发电效率目标的提出,传统核电传热管材已不能满足更为恶劣环境下服役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具有优异高温氧化和蠕变性能的核电用材料迫在眉睫。本课题组通过理论分析与前期试验研究设计制备了两种新型奥氏体耐热钢,这两种新型合金的成分分别是B07(Fe-30Ni-18Cr-0.4Nb-3Al-2Mo)及B08(Fe-35Ni-20Cr-0.4Nb-3Al-2Mo),但对合金高温氧化及蠕变行为尚未深入理解,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这两种合金的高温氧化及高温蠕变行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静态氧化称重法研究了两种合金的高温氧化行为,在700~900°C氧化时,两种合金氧化动力学曲线均遵循抛物线规律,B07合金900°C氧化100 h的增重为0.123 mg·cm-2,而相同条件下B08合金氧化增重仅为0.054 mg·cm-2,与传统合金800H高温抗氧化性能相比,新型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明显提升。结合氧化膜表面形貌、相组成和横截面分析,发现在700°C下,B07和B08合金表面氧化膜主要是Fe和Cr的混合氧化物(Fe0.6Cr0.4)2O3,B07合金氧化膜内层存在一层富Al的氧化物,而B08合金内层富Al氧化物并不明显;在800°C和900°C下两种合金的表面氧化膜均为Al2O3和(Al0.9Cr0.1)2O3,合金内层富Al氧化物较700°C时更为明显;对比不同氧化温度下两种合金的氧化膜厚度,发现B08合金的氧化膜厚度均小于B07合金,即B08合金具有更好的高温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合金中添加适量的Al元素能显著提高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同时更高含量的Ni元素有利于Al2O3氧化膜的形成。对两种新型合金进行高温蠕变试验可得,B07合金蠕变曲线具有典型稳态蠕变三阶段的蠕变断裂模式,而B08合金只有初始蠕变阶段和稳态蠕变阶段的蠕变断裂模式,在相同温度和应力下,B08合金的稳态蠕变速率较B07合金显著提高。由稳态蠕变速率与温度和应力的关系可知,B07合金蠕变的稳态蠕变速率应力指数n=6.98,蠕变表观激活能Qc=720 kJ/mol;B08合金蠕变应力指数n=16.35,蠕变表观激活能为Qc=838 kJ/mol,因此第二相粒子强化是这两种合金蠕变变形的主要机制。计算得出B07和B08合金在650°C、10000 h的持久强度分别为143 MPa和232 MPa,这两种合金的蠕变持久强度均高于传统合金800H。分析两种合金蠕变断裂后组织可知,B07合金在高温蠕变后晶内析出NbC和σ相,晶内和晶界上析出M23C6,NbC和M23C6有效地阻碍位错运动,而σ相则是降低B07合金的塑韧性和蠕变寿命主要因素;B08合金析出大量的M23C6粒子,这些第二相粒子能提高合金蠕变寿命。结果表明:合金中加入Nb元素能有效提高合金的高温蠕变性能,同时更高的Ni元素含量能有效推迟σ相的形成。基于上述实验结果可知,B07和B08合金的高温抗氧化和蠕变性能均明显高于传统合金800H;同时合金中更高含量的Ni元素有利于提高合金的高温抗氧化和蠕变性能。
【关键词】:核电 传热管材 奥氏体不锈钢 高温氧化 蠕变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G142.7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31
- 1.1 课题背景11-13
- 1.1.1 世界核电的发展现状11-12
- 1.1.2 我国核电的发展现状12-13
- 1.2 蒸汽发生器及传热管材料发展状况13-16
- 1.2.1 蒸汽发生器结构13-14
- 1.2.2 传热管材料使用发展状况14-16
- 1.3 高温氧化基础16-19
- 1.3.1 高温氧化的热力学16-18
- 1.3.2 高温氧化的动力学18-19
- 1.4 高温蠕变基础19-25
- 1.4.1 蠕变曲线19-22
- 1.4.2 蠕变变形机理22-25
- 1.5 新材料的合金化设计25-30
- 1.5.1 新材料的设计要求25-27
- 1.5.2 新材料的合金设计27-30
- 1.6 研究内容及意义30-31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31-34
- 2.1 实验材料31
- 2.2 实验方法31-34
- 2.2.1 固溶处理31-32
- 2.2.2 高温氧化实验32
- 2.2.3 蠕变测试32-34
- 第三章 B07和B08合金的高温抗氧化行为34-47
- 3.1 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分析34-37
- 3.1.1 B07合金氧化动力学曲线分析34-36
- 3.1.2 B08合金氧化动力学曲线分析36-37
- 3.2 高温氧化膜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37-40
- 3.2.1 B07合金氧化膜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37-38
- 3.2.2 B08合金氧化膜表面形貌及成分分析38-40
- 3.3 高温氧化膜相组成分析40-41
- 3.3.1 B07合金氧化膜相组成分析40-41
- 3.3.2 B08合金氧化膜相组成分析41
- 3.4 高温氧化膜截面形貌分析41-44
- 3.4.1 B07合金氧化膜截面形貌分析41-43
- 3.4.2 B08合金氧化膜截面形貌分析43-44
- 3.5 高温氧化机理分析44-45
- 3.6 本章小结45-47
- 第四章 B07和B08合金的高温蠕变行为47-68
- 4.1 高温蠕变曲线分析47-50
- 4.1.1 B07合金蠕变曲线分析47-48
- 4.1.2 B08合金蠕变曲线分析48-50
- 4.2 高温幂律蠕变方程分析50-55
- 4.2.1 B07合金幂律蠕变方程分析50-53
- 4.2.2 B08合金幂律蠕变方程分析53-55
- 4.3 高温持久强度分析55-60
- 4.3.1 B07合金高温持久强度分析58-59
- 4.3.2 B08合金高温持久强度分析59-60
- 4.4 蠕变组织分析60-66
- 4.4.1 B07合金蠕变组织分析60-63
- 4.4.2 B08合金蠕变组织分析63-66
- 4.5 本章小结66-6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8-70
- 5.1 总结68-69
- 5.2 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5
- 致谢75-76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敏,赵永庆,周廉;影响钛合金蠕变行为的因素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2年02期
2 F、A、莫哈米德;周光华;;固熔合金的蠕变行为[J];国外舰船技术(材料类);1984年03期
3 蒋蕙钧,单小红;网络混纤丝蠕变时的束缚行为[J];纺织学报;1987年01期
4 蔡良武;复合材料的蠕变行为[J];力学进展;1988年04期
5 姚可夫,石伟,林东海,许学军,刘庄;30Cr1Mo1V转子钢蠕变行为的实验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5年08期
6 陈云翔;严伟;胡平;单以银;杨柯;;T/P91钢在高应力条件下蠕变行为的CDM模型模拟[J];金属学报;2011年11期
7 林启权,王建华;2618铝合金高温压缩蠕变行为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5年06期
8 郭奕崇,信春玲,陈强,贾宗杰;塑料土工格栅长期蠕变行为的预测[J];工程塑料应用;2005年03期
9 Galina Zilberstein;钟培全;;掺钾不下垂钨丝在真空和氩气氛下的蠕变行为[J];中国钨业;1995年03期
10 杜晓东;锆对输电铝合金蠕变行为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立杰;陈勃;刘建中;胡本润;;550℃下0cr18Ni9的蠕变行为及蠕变裂纹扩展规律研究[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姚可夫;石伟;林东海;许学军;刘庄;;30Cr1M1V转子钢蠕变行为的实验研究[A];首届七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李翔;郑津洋;施建峰;秦永泉;王飞;郝宇杰;邵泰清;邵汉增;李广忠;何晓莲;;钢丝缠绕增强塑料复合管蠕变行为研究[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王国军;熊柏青;陶志民;李锡武;刘科研;;2650耐热铝合金蠕变行为的研究现状[A];全国第十四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罗文波;杨挺青;;非线性黏弹体蠕变行为的时间-应力等效性分析[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万玲;彭向和;郭开元;吴剑;;泥岩蠕变行为试验研究[A];2009年度海峡两岸工程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梁波;龙冲生;陈宏彤;刘鸿;;N18合金的蠕变行为研究[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09)[C];2011年
8 李振荣;田素贵;孙文儒;赵忠刚;刘臣;;一种含磷、硼GH4169合金的组织与蠕变行为[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吉华;Mg-Zn-Al-X合金的组织、性能及其蠕变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马振国;胶乳水泥模拟软岩蠕变行为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姚永泉;新型Fe-Cr-Ni-Nb-Al-Mo奥氏体钢的高温抗氧化及蠕变行为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胡发亭;土工格栅长期蠕变行为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3 孙海超;Mg-4Y-3Nd-0.5Zr合金蠕变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胡南昌;单晶镍基高温合金蠕变行为的预测[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5 郭小宏;纤维含量对Al_2O_3-SiO_2/AZ91D复合材料蠕变行为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喜民;变形锌铜钛合金蠕变行为及其组织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谢君;热处理工艺对FGH95合金组织结构与蠕变行为的影响[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8 陈缇萦;TC18钛合金的高温变形与蠕变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李芹;LD10铝合金常温态蠕变行为[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54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954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