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金属论文 >

海水冷却系统中管线用铜合金的微生物腐蚀与防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2 20:40

  本文关键词:海水冷却系统中管线用铜合金的微生物腐蚀与防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海水冷却系统 铜合金 微生物腐蚀 硫酸盐还原菌 磺基甜菜碱


【摘要】:海水冷却系统中的循环海水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冷却水流速降低,甚至可能发生临时停滞,造成海水中悬浮物的沉降,并逐步聚集、成团、形成颗粒沉淀,再加上好养微生物生殖、代谢和死亡分解后的尸体,很容易在管线的底部形成污泥,继而为厌氧微生物的生殖提供庇护场所,大大增加了管线腐蚀的风险。铜及其合金由于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机械加工性能和耐海水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作滨海工厂海水冷却系统的管线材料。相关证据表明,铜合金的防污效果主要表现在对一些大型污损生物如藤壶、贻贝等具有毒害作用,它们对SRB却具有腐蚀敏感性。目前关于铜合金特别是黄铜材料的微生物腐蚀(MIC)研究还比较少,其腐蚀过程的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发掘。本论文以海水中常见的腐蚀性微生物SRB为实验菌种,采用离线分析的方法在实验室模拟海水冷却系统中SRB的生境,调查了其生长行为及成膜规律。并以管路系统中常用的硅黄铜(HSi80-3)和白铜(BFelO-1-1)为研究对象,结合微生物技术、显微分析技术和电化学研究方法等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两种铜合金在SRB作用下的腐蚀行为、SRB生物膜在合金表面的生成过程及其对腐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铜合金在成分上的差异未能改变SRB的附着特性,与HSi80-3相比,SRB更倾向于附着在BFe10-1-1表面,在浸泡初期HSi80-3表面的生物膜更为均匀致密,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腐蚀的进行,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种膜层的差异性越来越小:浸泡28天后,BFe10-1-1表面的蚀坑错落有致,呈离散分布,其直径约为1.0μm,而HS180-3样品表面的蚀坑分布则较为均匀,排列紧密,蚀孔直径在0.2μm左右,说明BFe10-1-1的点蚀敏感性比HSi80-3较强。相关的电化学测试表明,无菌条件下,两种铜合金均具有一定的自钝化能力,腐蚀过程主要受溶解氧的扩散控制,而生物硫的存在明显降低了合金粒子之间的键合能力,改变腐蚀反应的阴阳极机理,使腐蚀加剧,其作用过程并不是由单一机制控制的,主要由硫化物诱导阳极溶解、SRB阴极去极化作用及EPS键合铜离子等协同进行的。为进一步增强铜合金管线抗SRB腐蚀的能力,本文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在BFe10-1-1铜合金表面制备了经11-溴十一烷基三甲氧基硅烷(BUTS)协助的磺基甜菜碱(SBMA)有机复合膜,并通过多种方法对其防腐防污性能进行探究。相关测试表明,由于SBMA的表面改性,BFe10-1-1的亲水性增强,SRB在表面的附着量下降了约两个数量级,防除抑制率达到96.8%,显示出良好的防污效果;经过修饰改性后,BUTS/SBMA复合膜的极化电阻也提升了将近10倍,缓蚀效率达到92.6%,极大地增强了基体的耐蚀能力。微生物腐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也是方方面面。本实验课题对比研究了两种管线用铜合金材料在SRB作用下的厌氧腐蚀机制,并以此为指导探索了相关的防护方法,尽管SBMA展示了优良的防污效果,但将其应用于实海防污还需要许多技术的综合调研。
【关键词】:海水冷却系统 铜合金 微生物腐蚀 硫酸盐还原菌 磺基甜菜碱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146.11;TG172.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25
  • 1.1 引言11
  • 1.2 生物膜与微生物腐蚀11-14
  • 1.2.1 生物膜的成长过程11-13
  • 1.2.2 腐蚀过程中生物膜的双重角色13-14
  • 1.3 微生物腐蚀的机理研究14-18
  • 1.3.1 好氧菌腐蚀机理15
  • 1.3.2 厌氧菌腐蚀机理15-18
  • 1.4 海水冷却系统中铜及其合金的微生物腐蚀18-21
  • 1.4.1 海水冷却系统存在的问题18-19
  • 1.4.2 循环冷却海水中铜合金的微生物腐蚀19-21
  • 1.5 微生物腐蚀的防护21-23
  • 1.5.1 物理方法22
  • 1.5.2 化学方法22-23
  • 1.5.3 防护性涂层23
  • 1.6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23-25
  • 1.6.1 课题来源23-24
  • 1.6.2 研究目的24
  • 1.6.3 研究内容24-25
  • 第二章 铜合金SRB腐蚀的表面分析研究25-38
  • 2.1 引言25
  • 2.2 实验部分25-29
  • 2.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25-26
  • 2.2.2 实验菌株26-27
  • 2.2.3 铜合金样片的制备27
  • 2.2.4 测定SRB的生长曲线27-28
  • 2.2.5 生物膜样片的制备28
  • 2.2.6 铜合金试样表面生物膜的固定28
  • 2.2.7 表面形貌的观察28-29
  • 2.3 结果与讨论29-36
  • 2.3.1 硫酸盐还原菌生长曲线29-30
  • 2.3.2 利用CLSM观察铜合金表面SRB生物膜30-32
  • 2.3.3 铜合金表面SRB生物膜的SEM分析32-34
  • 2.3.4 两种铜合金表面腐蚀形貌的比较34-35
  • 2.3.5 腐蚀产物能谱分析35-36
  • 2.4 本章小结36-38
  • 第三章 铜合金SRB腐蚀的电化学研究38-50
  • 3.1 引言38
  • 3.2 实验部分38-40
  • 3.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38-39
  • 3.2.2 电极的制备39
  • 3.2.3 腐蚀微生物的培养39
  • 3.2.4 电化学测试39-40
  • 3.3 结果与讨论40-49
  • 3.3.1 极化曲线分析40-45
  • 3.3.2 BFe10-1-1和HSi80-3电极的EIS研究45-48
  • 3.3.3 铜合金的腐蚀行为机制48-49
  • 3.4 本章小结49-50
  • 第四章 BUTS/SBMA复合膜对铜合金的防SRB腐蚀作用研究50-65
  • 4.1 引言50-51
  • 4.2 实验部分51-54
  • 4.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51-52
  • 4.2.2 BUTS/SBMA系列膜层的制备52-53
  • 4.2.3 B10铜合金表面BUTS/SBMA复合膜层的表征53-54
  • 4.3 结果与讨论54-63
  • 4.3.1 红外光谱分析54-55
  • 4.3.2 表面形貌观察55-56
  • 4.3.3 表面元素分析56-58
  • 4.3.4 复合膜电化学性能分析58-62
  • 4.3.5 接触角测试62
  • 4.3.6 膜层防污性能分析62-63
  • 4.4 本章小结63-65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5-67
  • 5.1 主要的实验结论65
  • 5.2 创新点65-66
  • 5.3 实验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4
  • 致谢74-75
  • 个人简历75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全英,孙晶,邵会孟;铜合金内硼化的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李有观;接线柱用新型铜合金[J];世界有色金属;2003年01期

3 李湘洲;;铜与铜合金[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3年08期

4 ;铜合金的分类及应用[J];有色金属工业;2004年01期

5 徐元森;敲碎镁铜合金得到均匀粒子而没有碎屑[J];铸工;1952年01期

6 张祖烈;关於熔制镁铜合金的几个问题[J];铸工;1952年02期

7 ;铜合金的应用[J];机械工人;1957年05期

8 张景春;铜合金的鉴别方法[J];铸工;1974年06期

9 ;铜合金的锻造[J];热加工工艺;1978年02期

10 ;铜合金中锡的快速比色测定[J];四川机械;197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碧文;;铜及铜合金研究方向[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科学技术论文部分[C];1997年

2 朱骏;薛济来;;易切削环保铜合金技术研究进展[A];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正科;甫鑫;钟正强;;新世纪 新潮流——铜合金制品染法国金色西班牙古铜色工艺[A];2001年全国电子电镀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苏红宏;冯雪;;钼铜合金高温强度理论和试验[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刘平;;高性能铜合金的热处理及其加工技术[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6 马壮;董世知;马修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稀土铜合金性能预测模型[A];2008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08年

7 谢建新;王自东;;高性能铜合金线材制备加工技术[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黄寿洪;何炜;丁力;李铁藩;沈嘉年;;渗入稀土后的铜合金抗氧化效果[A];中国电子学会生产技术分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委员会北京学组第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3年

9 宋德胜;陈新民;陈华峰;;高压铜合金阀体铸件的工艺实践[A];2011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福祥;铃木洋夫;宁洪龙;马莒生;;引线框架铜合金氧化性能的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君 史欣;热交换用铜合金管市场广阔[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2 岳琴 杨燕群;让古老的铜合金焕发光彩[N];科技日报;2005年

3 曹祥汉;陈岩;铜及铜合金生产任重道远[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4 ;无镍白色铜合金[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5 陈菲菲;美环保局批准铜合金抑菌性注册[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6 记者黄苗荣 余建峰;海亮冷疑管制造水平国际领先[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7 梁少伟;铜合金线材需求旺盛[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8 朱嘉;铜合金管材铸轧加工技术列入科技部引导项目[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9 飘尘;博威合金新年有色新股第一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10 王君 何笑辉;铜合金冷凝管产能严重不足[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娜;环保易切削白色铜合金的制备及其相关基础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吴予才;高速铁路用铜合金接触网导线及铜扁线的产业化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2年

3 刘国军;铜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胡特;几种高强高导铜合金中析出强化相晶体学特征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5 雷维新;碳纳米管增强锡铜合金负极的一体化结构设计及储锂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6 苏娟华;大规模集成电路用高强度高导电引线框架铜合金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陶玉强;互穿网络结构铜合金—铁酸镍金属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丁丁;原位纳米颗粒增强铜合金的制备及其强化机制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海莲;半固态ZCuSn10铜合金单向压缩组织演变与变形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伊家飞;真空法处理含砷锑复杂铜合金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贾梦珂;铜合金表面三嗪二硫醇类薄膜的制备及防腐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高原;铜合金的磨损与腐蚀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安舒;铜合金冷却器盖铸造工艺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6 邓世岐;炭/铜合金体系的界面行为和炭纤维织物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制备[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7 隋佳利;铜合金偶合加速腐蚀行为及防污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8 胡雅婷;钯铜合金关键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9 梅振东;BFe30-1-1铜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10 杨家东;海水冷却系统中管线用铜合金的微生物腐蚀与防护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61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nshugongy/961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e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