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光电子与量子电子学技术大会论文集》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工业视觉检测系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全国光电子与量子电子学技术大会论文集》2011年
基于红外热像仪的狙击手探测系统的定位精度分析
陆亚 何玉青 金伟其
【摘要】:现代战争中狙击战术的广泛应用对反狙击手探测装置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所以反狙击手探测装置的定位精度变的尤为重要。本篇论文讨论了基于交叉视轴的双红外热像仪的狙击手探测系统的精度分析。根据红外热像仪的数字量化效应以及图像匹配的精度分析并推导了系统的量化误差公式,由此得出了量化误差和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使用模拟的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本文为系统达到高精度的三维重建提供了误差模型,为提出有效的误差补偿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分类号】:E933
【正文快照】:
1.引言在现代战场上,狙击战术是以最少人员物资,达成较大军事效益的手段之一。它具有战法灵活,作战单位小,战斗效能大等特点,因此作用日益明显。随着狙击步枪射程、精度、威力的提高,以及高性能观瞄设备的涌现,狙击手的威胁日益增加。在维和、反恐等行动中,狙击手成为最主要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颜树华,吕海宝,王跃科,黄锐,周卫红;立体视差法中距离分辨率的理论分析[J];光电工程;1998年02期
2 陈泽志,吴成柯,沈沛意;计算机视觉测量系统的误差模型分析[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可;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原理的自由曲面三维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春平,吴健,洪亮,冯彦彦;双CCD系统在三维面形测量中的应用[J];半导体光电;2004年03期
2 颜树华,吕海宝,周卫红,杨华勇,罗伍胜;双CCD视觉传感器的建模及优化设计[J];光电工程;2000年04期
3 魏坤;姜寿山;雷志勇;陈翔;雷鸣;;摄影测量中相机倾斜引起的射影失真研究[J];光电工程;2006年05期
4 颜树华,叶湘滨,吕海宝,王跃科,杨华勇,周卫红;基于TDI-CCD的高速小目标交汇测量系统[J];光学技术;2000年03期
5 李淑清,张晓芳,王宝光,蒋诚志;无导轨三坐标测量技术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02期
6 周海林,王立琦;光学图象几何畸变的快速校正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庆鹏;马华东;;自适应几何畸变图像矫正方法研究[A];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白烨;磁导航外科手术系统电磁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5年
2 杨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立木材积测定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张春森;序列立体图象三维运动物体定位与跟踪[D];武汉大学;2004年
4 付芸;基于CCD光电式两车相对空间位置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6年
5 王磊;基于旋转对称三角测量视觉传感器的高分辨率三维信息获取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长命;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在三维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吕军;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工业视觉检测系统[D];暨南大学;2003年
3 庞羽佳;主动式高速目标探测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康文炜;基于图像确定空间坐标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赵艳华;摄像机标定及同心拼图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孙超;逆向工程技术在船模数字化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熊佳;非接触式承载鞍磨损测量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田浩;视觉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实践[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9 王沈辉;机器人采摘番茄中的双目定位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10 吴丽蓉;图像数据处理及其在墙体渗漏检测中的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友生,徐小平;相位法激光测距的实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冯迪,吕乃光,邓文怡;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立体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向登宁,邓文怡,燕必希,董明利,吕乃光;利用极线约束方法实现图像特征点的匹配[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李小平,王凤儒;优解保留遗传算法收敛性的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0年01期
5 隋婧,金伟其;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实现及其进展[J];电子技术应用;2004年10期
6 叶声华,邾继贵,王仲,杨学友;视觉检测技术及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1999年01期
7 吴剑波,骆清铭,谭玉山;网格投影式立体视觉三维表面重建系统[J];光电工程;2004年11期
8 颜树华,吕海宝,王跃科,黄锐,周卫红;立体视差法中距离分辨率的理论分析[J];光电工程;1998年02期
9 杜颖,李真,张国雄;三维曲面的光学非接触测量技术[J];光学精密工程;1999年03期
10 张爱武,隋振,胡少兴,陈建军,李明哲;基于神经网络的视觉系统标定方法[J];光学技术;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兴华;;利用红外热像仪调查一起汽车火灾[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06期
2 吴灿彬;徐燕桥;余日华;杨放;;现代高技术在房屋渗漏司法鉴定中的运用[J];江苏建筑;2011年03期
3 陆静;郭克成;;基于对流层散射的超视距无源定位精度分析[J];战术导弹技术;2011年03期
4 顾孟扬;陈水桥;李海洋;;热像法研究基底材料与薄膜的发射率变化关系[J];大学物理实验;2011年04期
5 王智胜;秦银山;;基于GPRS传输的输电线路红外测温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13期
6 黄沛;;建筑屋面渗漏红外热像检测的有限元模拟及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0年12期
7 周德超;吴晓平;胡献君;;基于解析算法的声纳浮标搜潜系统定位精度分析[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1年04期
8 刘荣;李孝萍;马孝春;;热力管道状态检测技术研究[J];煤气与热力;2011年02期
9 仇健;刘启伟;李晓飞;马晓波;;卧式数控机床主轴温度场分布及对机床热变形的影响[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1年08期
10 傅学成;赵力增;陈涛;薛岗;王鑫;包志明;王荣基;;冷光烟花燃放特性实验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文;杨长城;车驰骋;洪韬;;红外热像仪测试系统的研制与精度验证[A];第三届红外成像系统仿真、测试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洪哲;蒋本和;金颖妮;董楠;;医用红外热像仪的发展及动向[A];第十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夏新蜀;;ATIR—H300型红外热像仪临床应用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陆亚;何玉青;金伟其;;基于红外热像仪的狙击手探测系统的定位精度分析[A];全国光电子与量子电子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开宇;金宁;侯阳;;基于杂散光分析原理对288×4红外热像仪的光度无效性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6 魏运鹏;;红外检测技术在梅钢设备热故障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维锋;彭晋川;曹型勇;郭勇;龚平;顾建华;;三种探生仪及其在地震救助中的应用[A];中国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论文集[C];2005年
8 李颖文;潘德彬;刘爱东;刘建东;王群;罗艳;;通用红外测试系统的系统集成[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李颖文;潘德彬;刘爱东;刘建东;罗艳;;红外测试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张云峰;赵建;;红外图像拉伸算法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仁松;[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
2 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 孙志亮 于繁迪;[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文兰;[N];科技日报;2003年
4 桂才华 记者 陈铁;[N];中国质量报;2009年
5 赵叶苹;[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樊哲高;[N];中国电子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武利;[N];西南电力报;2008年
8 冉涌 高磊;[N];山西日报;2010年
9 樊新荣;[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10 记者 涂亚卓 实习生 刘珍 通讯员 阮聪;[N];湖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红;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温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陆子凤;红外热像仪的辐射定标和测温误差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3 何学明;超精密气浮定位工作台的动力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刘鸿雁;对流干燥过程中明胶软胶囊传热传质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王晓宇;红外图像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闫井夫;肿瘤高效冷热治疗机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8年
7 杨涛;探地雷达和红外热像仪在西藏寺院和敦煌石窟空鼓壁画保护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09年
8 周凤增;煤矿井下自燃火源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9 贾兴江;运动多站无源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王东鹤;周扫式多谱段战地预警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众;中红外热像仪系统补偿和定标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蒋云鹏;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光谱成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科;星载无源定位与基于外辐射源的无源定位精度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季园园;储煤基地煤垛高温监测系统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徐昊;基于红外热像技术的高速车削加工温度测量[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跃;红外热辐射计结构优化设计与器件制备[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李洪霞;红外热像仪在人体病灶诊断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8 刘莹;红外热像仪中图像增强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孙丽;距离对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朴晶;三维激光扫描仪与红外热像仪在岩石风化场地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工业视觉检测系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9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suanjikexuelunwen/21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