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起重机格构式臂架稳定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履带起重机格构式臂架稳定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履带起重机 臂架 稳定性 临界力 挠度 优化
【摘要】:履带起重机在现代化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随着制造业和工程实际的需求,起重机越来越向大吨位、长臂架发展。臂架作为主要承载构件,对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针对臂架的第二类失稳即极值点失稳进行了研究。履带起重机臂架几何参数的确定直接影响臂架的设计质量以及起重机整体的布局和性能。其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更是直接决定了臂架能否顺利起臂和吊载成功。基于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1)采用钢结构设计原理,从设计的源头出发,依据用户的基本需求,即最基本参数:吊重、幅度,并结合臂架弯应力与总应力的关系等内在规律,确定出基本臂的主要几何参数:臂架主断面高、宽、重量、主弦杆截面积、两肢宽度、主臂最大长度。供臂架初步设计参考,为详细设计提供有力帮助。(2)对于静定臂架的稳定性,从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入手。理论分析方面:经典欧拉公式求解临界力;弹性稳定理论中考虑变截面、均布自重、组合杆件剪力等条件下的公式求解临界力。有限元分析方面:线性(特征值)屈曲分析求解临界力;非线性屈曲分析求解临界力。把有限元结果和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有限元非线性屈曲分析结果和弹性稳定理论中的推导公式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有限元非线性屈曲分析的正确性,并可以和弹性稳定理论中的推导公式计算结果相互验证。(3)超静定臂架系统,即臂架上有多支撑点的臂架系统。对于此类臂架稳定性,首先用单位载荷法,推导出腰绳力、支撑绳力、臂架应力和臂架挠度随腰绳参数的变化公式,腰绳参数有三个:腰绳长度、腰绳与臂架中心线夹角、腰绳距臂头距离。把此计算过程编成程序,做出各力和臂架挠度随腰绳参数的变化图,初步确定腰绳参数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目标优化,将腰绳力、支撑绳力、臂架应力和臂架挠度最小做为目标函数,以钢丝绳满足额定拉力和腰绳初步确定的参数为约束条件,结合某型号起重机最长主臂样本,得到目标函数最优时的腰绳参数。优化后的结果应力和挠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关键词】:履带起重机 臂架 稳定性 临界力 挠度 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213.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和背景10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10-12
- 1.2.1 臂架参数设计方面10-11
- 1.2.2 臂架稳定性方面11-12
- 1.3 课题主要内容12-16
- 1.3.1 履带起重机臂架几何参数设计12
- 1.3.2 履带起重机臂架稳定性研究12-16
- 第2章 臂架主要几何参数设计16-30
- 2.1 臂架系统的设计原则16-17
- 2.1.1 基本概念与定义16-17
- 2.1.2 臂架设计原则17
- 2.2 基本臂架参数的确定17-29
- 2.2.1 臂架各力计算19-22
- 2.2.2 基本臂主断面高22-23
- 2.2.3 基本臂重量23-25
- 2.2.4 主弦杆截面积25
- 2.2.5 基本臂主断面宽25-26
- 2.2.6 基本臂的两肢宽度26-28
- 2.2.7 臂架最大长度限制28-29
- 2.3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静定臂架稳定性研究30-60
- 3.1 基于欧拉公式和弹性稳定理论的临界力计算30-48
- 3.1.1 横向力对临界力影响31-35
- 3.1.2 均布重力对临界力影响35-39
- 3.1.3 剪力对临界力影响39-43
- 3.1.4 变截面对临界力影响43-45
- 3.1.5 静定臂架临界力计算45-46
- 3.1.6 实例计算46-48
- 3.2 有限元计算48-58
- 3.2.1 有限元模型建立48-51
- 3.2.2 线性屈曲计算51-55
- 3.2.3 非线性屈曲计算55-58
- 3.3 本章小结58-60
- 第4章 超静定臂架稳定性研究60-95
- 4.1 超静定臂架形式的介绍60-62
- 4.2 超静定臂架的力学计算62-72
- 4.2.1 起臂工况和吊载工况下各力计算62-66
- 4.2.2 起臂工况和吊载工况臂架应力和挠度计算66-72
- 4.3 腰绳参数变化时的影响72-87
- 4.3.1 起臂工况73-80
- 4.3.2 最小幅度吊载工况80-86
- 4.3.3 小结86-87
- 4.4 超静定臂架腰绳优化87-93
- 4.4.1 优化数学模型建立87-88
- 4.4.2 多目标优化简介88-89
- 4.4.3 优化结果89-93
- 4.5 本章小结93-95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95-96
- 5.1 结论95
- 5.2 展望95-96
- 参考文献96-99
- 致谢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明清;马道文;;塔式起重机变截面“多性能”水平臂架的探讨[J];建筑机械;1985年01期
2 杨颖;试论塔机水平臂架腹杆角度[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3 李洪军,王桂忠,王璐;砼臂架泵断臂再接[J];辽宁建材;2005年03期
4 张纪峗;;提升塔架在浮式起重机臂架安装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S1期
5 高顺德;周杨;孙吉产;王欣;;变截面臂架腰绳系统优化[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2年02期
6 邓秋连;高明;陈安涛;周翔;;一种提升泵车臂架位置检测精度的工程应用解决方案[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年12期
7 童水光;蔡琴;袁铭鸿;张建;;强夯机臂架应力测试与结构优化[J];工程设计学报;2013年02期
8 В.С.Игнатович ,徐兆君;浮船起重机在吊重断落时臂架的动强度[J];起重运输机械;1978年05期
9 葛杏泉;小车变幅臂架的内力分析和计算[J];工程机械;1980年05期
10 戴光浩;面粉码垛机臂架俯仰的设计[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8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斌华;吕彭民;;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动力学仿真[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2 徐长生;陶德馨;;对后摇杆驱动的刚性四连杆组合臂架的分析[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专业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8年
3 李勇智;;臂架类起重机运行打滑的概率验算方法[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王欣;张静;郑亚辉;高顺德;;基于ANSYS的等截面臂架腰绳优化[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5 王浩东;陆国贤;倪庆兴;;用动态规划法进行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结构优化设计[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张红良;温金鹏;;一种起重机臂架挠度弯曲变形的摄像测量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秦义校;单志辅;唐风;;桁架式臂架结构布局优化[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8 邱艳峰;于立娟;刘荣升;高英杰;;智能化泵车臂架电液操控技术的开发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官凤娇;韩旭;周长江;;基于微型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布料机臂架结构优化[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10 吴宾义;;单臂架爬升式起重机的安全装置[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莉;“泵王”再创世界第一[N];建筑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智勇;混凝土泵车灵巧机械臂运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孔宪超;大型起重机臂架结构失稳载荷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戴丽;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见辉;超高压水射流破拆臂架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及其仿真[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6年
2 韩晓君;在役实腹式臂架可视裂纹失效仿真及寿命评估[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戈;起重机格构式臂架金属结构可靠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4 刘军;基于响应面法的起重机格构式臂架的可靠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5 马艳利;履带起重机臂架结构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与安全平估[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国颖;混凝土泵车臂架的遥控器开发及动力学模型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张芸;基于ADAMS和SIMULINK的柔性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动力学仿真设计与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孙婷娜;履带起重机臂架结构的质量控制[D];东北大学;2014年
9 陈帅;SC50C起重机臂架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D];东北大学;2014年
10 张志生;船载起重机臂架有限元分析及优化[D];江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35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03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