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模糊可靠性优化
本文关键词: 金属带 无级变速器 模糊可靠性 改进 非劣前沿分级遗传算法 多目标优化 出处:《燕山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无级变速器是汽车理想的传动系统,它具有普通有级变速器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可以控制汽车发动机始终在最优目标运行区内,提高和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减小汽车的换挡冲击,减轻驾驶员的工作强度。本文以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模糊可靠性理论对该传动系统进行设计研究,探索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分析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基本结构和传动原理,推导出机械效率和金属带轴向偏移量的计算公式,并找出控制金属带轴向偏移量的方法。根据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分析了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可靠性计算方法。运用模糊可靠性理论,推导出带轮与金属带接触应力、金属带环静应力和疲劳应力模糊可靠性计算公式,最后利用一次二阶矩法进行可靠度的实例计算。 针对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传动效率偏低、金属带容易损坏等不足,在满足其规定的可靠性要求的基础上,以其体积、可靠度、传动效率为优化目标,以油膜厚度、最小带宽、最小包角和中心距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多目标模糊可靠性优化数学模型。 利用MATLAB软件,采用自适应交叉、自适应变异算子和模拟退火算法对非劣前沿分级遗传算法进行改进,用混合多目标遗传算法编制了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多目标可靠性优化程序,得到其非劣最优解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Abstract]:The stepless transmission is the ideal transmission system of the automobile, it has the advantage that the ordinary stepless transmission can not compare, it can control the automobile engine to always be in the optimal target running area, improve and improve the fuel economy and power performance of the automobile. This paper takes the metal belt stepless variable transmiss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tudies the design o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by using the fuzzy reliability theory to explore a new design metho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transmission principle of metal belt CVT, deduces the formula of mechanical efficiency and axial deviation of metal belt, and finds out the method to control the axial deviation of metal bel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stress and intensity interference, The reliability calculation method of metal belt CVT is analyzed. By using fuzzy reliability theory, the formulas for calculating the contact stress between the belt wheel and the metal belt, the static stress and the fatigue stress of the metal belt ring are derived. Finally, the first order second moment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reliability. In view of the low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the easily damaged metal belt of metal belt CVT, on the basis of satisfying its specified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the optimization target is its volume, reliability and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nd the oil film thickness and minimum bandwidth are taken as the optimization objectives. The multi-objective fuzzy reliability optimization mathematical model of metal belt stepless transmission is established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minimum envelope angle and center distance. Using MATLAB software, adaptive crossover, adaptive mutation operator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non-inferior frontier hierarchical genetic algorithm. The multiobjective reliability optimization program of metal belt stepless transmission is programmed by hybrid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The set of non-inferior optimal solutions is obtained and the ideal result is obtained.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H132.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春雨;刘新华;李锋;;基于信息熵的小子样产品模糊可靠性评价方法[J];电测与仪表;2011年06期
2 姚瑶;钱存华;刘敏;;有优先权两部件冷贮备可修系统的模糊可靠性[J];自动化仪表;2011年08期
3 王萍;周丹;;影响工程结构可靠度的主要问题及防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4 赵玉斌;;手动变速器与自动变速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5期
5 姚瑶;钱存华;刘敏;;基于模糊状态的串-并联可修系统的模糊可靠性[J];价值工程;2011年20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学进;董玉革;;基于离散模糊事件隶属函数的模糊可靠性分析[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胡明东;马云东;孙宝铮;;人的模糊可靠性分析及数学模型[A];第二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王宁;陈景锋;林少芬;王永坚;;空压机连杆螺栓模糊可靠性研究及其BP模型[A];2011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三次全体委员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德新;于兴江;;全不相同的元件构成的桥式系统的模糊可靠性[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5 岑咏霆;;关于模糊可靠性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6 刘羽;;模糊可靠性优化方法在锥齿轮传动设计中的应用[A];2006年全国机械可靠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苏曙;;模糊可靠性及机械设计中的应用[A];模糊集理论与应用——98年中国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8年
8 王长周;宋锦春;郝彦军;宋涛;;电子控制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9 张尧;黄凤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糊可靠性评估新算法[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赵静一;姚成玉;;液压系统的可靠性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永革;湿式离合器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付铁军;金属带式无级变速传动器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庆雅;火箭发动机法兰连接系统模糊可靠性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4 蔡源春;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燃油经济性及系统可靠性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尚珍;高可靠性行星齿轮传动设计技术及均载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6 杨为;金属带式无级变速传动动态特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7 安颖;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传动特性及其综合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新锋;不确定性结构与系统可靠性度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于敏;地铁综合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邵煜;埋地管道的失效机理及其可靠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绍富;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模糊可靠性优化[D];燕山大学;2011年
2 赵德高;多状态系统模糊可靠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赵小莲;新型两辊甘蔗压榨机系统的模糊可靠性分析及其压榨辊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4 孙占全;模糊可靠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5 冯挽强;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起步离合器控制策略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安宗文;机械模糊可靠性设计理论研究与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03年
7 唐迪;网络系统模糊可靠性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雪剑;金属带式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动力学特性及响应仿真[D];西安理工大学;2001年
9 苏茜;装载机系统的模糊可靠性分析及其传动轴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10 胡军;叉簧式加速度开关设计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10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510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