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格构式组合臂架结构起升平面外稳定性分析研究
本文选题:复杂臂架结构 + 格构式臂架 ; 参考:《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为了满足风电、核电行业的整体吊装要求,具备大起升重量、大起升高度的组合臂架式起重机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臂架的高耸化、格构化却导致稳定性问题突显。本文以双吊点起重臂架和主副臂组合臂架为模型,采用微分方程法推导出其临界失稳方程,并对格构式臂架的整体稳定性和单肢稳定性的改进提出具体的措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 给出了双吊点起重臂架的临界失稳方程,充分考虑到吊点与吊臂截面形心偏心所引起的附加弯矩对拉杆力的影响,并针对附加弯矩的起重臂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力学模型,供设计人员计算拉杆力时使用。 通过建立三根拉绳的力平衡方程获得拉绳交点处的坐标,将拉绳对吊臂的作用力表示成吊点处挠度的函数,借助变形协调条件联立方程组,由系数矩阵行列式为零得到具有腰绳的吊臂平面外临界失稳方程。 提出了弯曲直梁在主副臂交点处的角度协调条件,将纤绳和撑杆等效成二力杆件,联立力系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条件获得具有纤绳装置的组合臂架平面外失稳方程。 提出了将臂架所承受的外载荷分解到各平面桁架的方法,给出了提高臂架整体稳定性和单肢稳定性的具体措施,,并以三角腹杆系臂架为例,分别推导出主臂和副臂在平面内和平面外两种情况下各主弦和斜腹杆内力的计算公式,为判断单肢失稳位置、提高模型抗失稳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wind power, the combined boom crane with large lifting weight and high lifting height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 this paper, the critical instability equation is derived by using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model of double lifting point lifting boom and main accessory arm combined boom, an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global stability and single limb stability of the lattice boom. The main contents and results of this thesis are as follows: In this paper, the critical buckling equation of lifting boom with double lifting points is given, and the influence of additional moment caused by eccentricity of lifting point and cantilever section on the pull rod force is fully considered, and a simplified mechanical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lifting arm with additional moment. For use by designers in calculating pull force. By establishing the force balance equation of three pulling ropes, the coordinate of the point of intersection of the rope is obtained, and the force of pulling rope on the boom is expressed as a function of deflection at the point of suspension, and the simultaneous equations of deformation and coordination condition are established with the help of the system of equations. Based on the coefficient matrix determinant of zero, the out-of-plane critical instability equation of the boom with waist rope is obtained. The angle coordination condition of the curved straight beam at the intersection point of the main accessory arm is proposed. The fiber rope and the brace are equivalent to the two-force member, and the equilibrium equation of the joint force system and the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 condition are obtained to obtain the out-of-plane instability equation of the combined arm with the fiber rope device.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decomposing the external load of the boom to each plane truss is put forward, and the concret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stability and the single limb stability of the boom are given, and the triangular web boom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he formulas for calculating the internal forces of the main chord and the oblique web of the main arm and the accessory arm in and out of the plane are derived, respectively, which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judging the instability position of the single limb and improving the model's ability to resist instability.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2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宏甫;四连杆组合臂架计入弹性变形的直线轨迹优化[J];建筑机械;1994年06期
2 周宏甫;四连杆组合臂架的一种缩减维数的优化法[J];建筑机械;1994年01期
3 ;门座起重机设计刚性四联杆铰接组合臂架应用电子计算机确定方案的设计方法[J];船海工程;1977年01期
4 高国强;拉索式组合臂架门座起重机拉索长度的调整[J];起重运输机械;1983年06期
5 李端,徐长生;门座起重机四连杆组合臂架结构的动力学分析及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5年01期
6 肖乾信,钟镛;四联杆刚性拉杆变幅系统的组合臂架和平衡杠杆几何尺寸的确定及检验[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7 何显根;;水平变幅设计的一种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984年02期
8 陈丽云;郭建生;;臂架变幅运动区域选取的方法[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03期
9 徐长生,肖汉斌,王心庆;起重机臂架结构试验模态参数识别[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0 李良海;吊钩平移与平衡变幅[J];中国修船;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长生;陶德馨;;对后摇杆驱动的刚性四连杆组合臂架的分析[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专业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8年
2 邱艳峰;于立娟;刘荣升;高英杰;;智能化泵车臂架电液操控技术的开发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罗超;王琮;任翠青;秦立成;;大型起重船臂架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何先凡;;门座起重机臂架设计浅析[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何显根;;水平变幅设计的一种方法——原理、程序框图及算例[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起重机[C];1984年
6 王浩东;陆国贤;倪庆兴;;用动态规划法进行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的结构优化设计[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何先凡;;门座起重机臂架设计浅析[A];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物流工程与中国现代经济——第七届物流工程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8 戴素娟;李亚楠;;双肢格构式轴压构件稳定性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苗明;孙宏伟;屈福政;;平衡滑轮补偿法变幅系统的优化设计[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李志建;郑见粹;马文杰;;黑龙江500t浮式起重机技术开发[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小珍;中联重科新型40米混凝土泵车成功下线[N];中国建材报;2008年
2 记者 杨煜莲;轻骨料混凝土模壳格构式墙体构件开始在唐山生产[N];中国建材报;2006年
3 记者 杨煜莲;轻骨料混凝土模壳格构式墙体构件荣获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金奖[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于海;沈阳生产出新型建筑材料[N];沈阳日报;2008年
5 王婷如邋司宁博;起重机吨位创新高 国产品牌出击高端市场[N];中国工业报;2007年
6 丁燕生;宁东直流工程新型杆塔完成力学性能试验[N];国家电网报;2010年
7 樊煜;比肩利勃海尔徐重路还有多长?[N];中国工业报;2003年
8 张勇;徐州重机调整战略 应对变化[N];中国企业报;2004年
9 朱丹;机库大厅戴“新冠”[N];建筑时报;2006年
10 记者 郭立杰 彭武胜 特约记者 赵璇;一建公司起重吊装技术发展透视[N];中国石油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滑广军;混凝土泵车臂架结构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王斌华;基于流固耦合理论的混凝土泵车动力响应与疲劳强度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刘健;弹性梁几何非线性问题的位置有限元法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肖正直;特高压输电塔风振响应及等效风荷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柳国环;格构式输电塔及输电塔—线体系风振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远龙;T形组合柱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滕儒民;高空作业车臂架系统快速设计及其运动规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屠凤莲;动臂变幅塔机奇偶倍率吊钩装置的设计理论[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洋;复杂格构式组合臂架结构起升平面外稳定性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谭伦;履带起重机组合臂架整体稳定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黄魏;履带起重机臂架扭转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李伟亮;履带起重机关键参数分析与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5 杨军斌;履带起重机格构式臂架设计计算及可靠性分析[D];太原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俊成;16TYHB型沥青路面微波养护车臂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及其轻量化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张强;起重机超静定臂架几何参数设计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8 陈康宁;基于非线性弯曲理论的臂架腰绳作用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冬;强夯机臂架疲劳寿命仿真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巫越;起重机桁架式臂架优化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12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1912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