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建模与软件开发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ncrease of material volume, belt conveyors, which are important equipment for transportation, have been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ong distance, high speed, large capacity and high power,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belt conveyor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Therefore, the dynamic analysis and design of belt conveyor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In this paper, the conveyor belt is regarded as a viscoelastic body, the dynamic model which can correct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lt is selected, an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 whole machine of the belt conveyor are analyzed, and the conveyer belt and the tensioning device are established. The dynamic model and equation of driving device and brake device and the whole machine are studied in detail, and the automatic modeling theory of belt conveyor system is studied in detail, including the shape function of running line, particle partition, etc. Parameter calculation and system state equation generation and solution etc. On this basis, the circuit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module, the automatic modeling program and the state equation module of the system are compiled by using the high-level programming language of VC visualization. The graphic display program is compiled by using the powerful graphic display function of MATLAB. The dynamic parameters such as dynamic tension, velocity, acceleration and displacement are displayed in 2D and 3D graphics, the results are simple and intuitive, and the dynamic analysis software of belt conveyor is developed. Finally, the analysis software is used and verified by an engineering example.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H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宗华;带式输送机折线型凸弧段曲率半径的设计原则[J];起重运输机械;1985年10期
2 姚旭光;XYZD-4-160型制动器在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05年06期
3 乔李宁;刘英林;;带式输送机齿轮滚筒设计[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7年01期
4 孙明昭;;对托辊使用寿命与带式输送机节能降耗的探讨[J];中国钢铁业;2007年08期
5 林福严;张晓如;雷冀;吴海超;李长亮;;带式输送机的能源效率探讨[J];起重运输机械;2010年10期
6 刘金萍;王磊;;浅析带式输送机的卸料轨迹[J];矿山机械;2010年21期
7 饶德斌;带式输送机改向滚筒断轴的受力分析[J];港口科技动态;1999年05期
8 王世平 ,王志红 ,王立波;带式输送机冲压模具的设计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04年06期
9 滕晓强,黄立志;带式输送机用新型犁式卸料器[J];粮食流通技术;2005年04期
10 林相刚;焦安梅;;西门子S7-300 PLC在带式输送机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育恒;;远距离带式输送机安装试车与调偏技术探讨[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2 高峰;;调速型液力耦合器与变频调速装置在矿用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中的选用[A];煤炭机电与自动化实用技术[C];2012年
3 徐春玲;胡守忠;时逢雷;付宏伟;;带式输送机常见故障分析与防护改进[A];2011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珏;;带式输送机标准化工作30年回顾与展望[A];中国煤矿综采机械化发展30周年学术研讨论文专集[C];2000年
5 吴明龙;;煤矿井下用带式输送机技术发展方向[A];中国煤矿综采机械化发展30周年学术研讨论文专集[C];2000年
6 毛君;李文江;刘雨刚;汪玉凤;石平;赵丽娟;栾丽君;马壮;李木;王春华;康世维;;带式输送机动态设计与动态特性控制装置研究[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7 陈珏;;ISO9000标准与带式输送机设计[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李刚;肖丽君;;港口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驱动方式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港口工程分会第七届港口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代军;韩述芫;;带式输送机胶带跑偏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韩岿;;长运距带式输送机软启动装置的分析与比较[A];第五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于翔;剑指新一代软件开发平台[N];网络世界;2006年
2 于翔;闭环跟踪:不一样的开发可视性[N];网络世界;2007年
3 文清;又见人月神话 重温软工经典[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侯振鹏;微软软件项目管理揭秘[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向红;向着流程化 规范化方向迈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6 计育青;西门子锁定高级软件开发[N];中国电子报;2004年
7 冠 群;跨国公司挥动创新“魔杖”开启IT业随需应变之门[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薛斐;软件开发的高起点[N];计算机世界;2001年
9 侯明清;跨国公司热衷“外包”[N];证券时报;2003年
10 《融资导刊》记者 李慧慧 通讯员 方文格;江旭东:在低调中前行[N];民营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坤;带式输送机绿色设计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2 贺天才;寺河矿东大巷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分析及最优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3 王繁生;带式输送机柔性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4 朴香兰;长距离平面转变带式输送机关键设计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侯友夫;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1年
6 但斌;制造系统中带送物料流的动态计量技术和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1997年
7 宁晓倩;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D];复旦大学;2004年
8 姜忠军;乙烯装置设备失效管理和备件智能库存的研究与软件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9 陈继刚;铝合金轮毂集成制造信息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10 袁德;电力市场中发电设备检修计划协调优化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秋虹;大型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建模与软件开发[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2 江华;银行住房补贴信息系统开发及项目管理[D];重庆大学;2005年
3 肖碧涛;现代软件工程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秦军;暖通空调能量管理与优化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5 华宇;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基于CMMI的软件开发管理体系的改进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陈辉;基于Web的农电体系标准化——信息安全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7 康壮;软件开发项目管理方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罗阳军;渠道土方计算软件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谭百宏;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地理教学软件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05年
10 胡鹏;谷物产量数据处理及产量分布图生成系统的开发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83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283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