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3 12:08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机电集成传动装置——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该系统将电磁谐波传动与活齿传动集成起来,可实现系统的低速大扭矩输出。由于该装置中没有高速旋转的机械部件,,因此可以获得更快的响应速度,并且系统的体积、重量均较小。 本文给出了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的驱动原理,将传动的关键零件——柔轮简化为圆环薄壳,在弹性圆环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电磁力作用下柔轮的力学模型,给出了电磁力的表达式,推导了电磁力作用下柔轮的位移、内力及应力计算公式,分析了其沿轴向、周向及径向坐标的分布规律,讨论了其随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对活齿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到了系统的输出力矩,分析了输出力矩特性以及随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 针对传动中柔轮在磁场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导致气隙长度随时改变这一现象,引入气隙函数对磁场进行分析,给出了电磁谐波传动考虑定子槽和柔轮变形的气隙系数,进而得到电磁谐波活齿传动总的气隙系数,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磁场及柔轮受力状态。 分析系统中存在的电磁-结构耦合关系,进行离散化处理,通过引入运动网格场域,建立了电磁场和结构场的耦合控制方程,讨论了两场之间存在的耦合条件和边界条件,推导出位移和力在两个物理场交界面上传递的表达式,得到了柔轮的径向位移及轴向位移分布。按照耦合问题的迭代求解步骤,对系统进行了机电耦合有限元模拟,模拟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对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的电磁损耗和机械损耗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铜损及铁损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功率时铜损、铁损相对总电磁损耗的比例,讨论了机械损耗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规律。建立了电磁谐波活齿传动系统三维温度场计算模型,采用迭代的方法对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样机的温度分布曲线。 依据电磁谐波活齿传动原理,进行了电磁谐波活齿传动样机的结构设计、加工制作和原理性实验。
【图文】:
En 表示磁场的旋转方向,则系统在旋转磁场作用下柔轮变形的情况如)活齿轮 由活齿架和一组活齿组成,活齿架可以是薄壁圆筒,常与输齿由活齿体(钢球)组成。)中心轮 中心轮的内齿形是活齿外端齿形曲线的包络线。三个构件中,激波器为主动件,活齿轮和中心轮任意固定一个,另一a) 瞬时 1 b) 瞬时 2 c) 瞬时 3
其分布如图 2-2 所示。三相绕组的合成磁势应该是这三个单相磁势相加的总和,由图 2-2 及式(2-2)可知,等式右边后三项表示的三个余弦波在空间相位互差 120 电角度,故三项之和为零,所以,合成磁势为cos()23k ( ,t)F t (2-3)式(2-3)及图 2-3 表示在某一固定瞬时,三相合成磁势在空间为余弦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32.41
本文编号:2564942
【图文】:
En 表示磁场的旋转方向,则系统在旋转磁场作用下柔轮变形的情况如)活齿轮 由活齿架和一组活齿组成,活齿架可以是薄壁圆筒,常与输齿由活齿体(钢球)组成。)中心轮 中心轮的内齿形是活齿外端齿形曲线的包络线。三个构件中,激波器为主动件,活齿轮和中心轮任意固定一个,另一a) 瞬时 1 b) 瞬时 2 c) 瞬时 3
其分布如图 2-2 所示。三相绕组的合成磁势应该是这三个单相磁势相加的总和,由图 2-2 及式(2-2)可知,等式右边后三项表示的三个余弦波在空间相位互差 120 电角度,故三项之和为零,所以,合成磁势为cos()23k ( ,t)F t (2-3)式(2-3)及图 2-3 表示在某一固定瞬时,三相合成磁势在空间为余弦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3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剑锋;董新蕊;;凸轮激波滚动活齿传动内齿轮齿廓修形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2 李剑锋;周丽艳;董新蕊;;结构参数对凸轮激波滚动活齿传动重合度及齿形特性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3 秦宇辉,辛洪兵,李增,肖亚平;谐波齿轮减速器传动性能的实验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4 辛洪兵,张庆夫;四齿差谐波齿轮传动的啮合原理[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5 陈仕贤;;活齿针轮减速机的设计和试验[J];传动技术;1989年01期
6 叶庆泰,朱正;谐波传动的动态特性及其减振措施[J];传动技术;1994年02期
7 任德清;谐波齿轮传动中柔性轴承寿命的计算[J];轴承;1990年03期
8 朱林剑;高文泉;包海涛;赵兴;杨卫化;;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谐波传动研究[J];磁性材料及器件;2009年03期
9 陶学恒,尤竹平;谐波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的测试与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10 李瑰贤;于广滨;孙瑜;;基于灰色关联的微小型活齿传动模糊故障树分析[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海森;超高效异步电机损耗模型及降耗措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邢继春;旋转惯性压电电机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3 宜亚丽;摆动活齿传动性能分析与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64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56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