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ML的制造过程集成框架的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3-25 01:23
【摘要】:面向订单的产品制造过程,需要解决任务、产品信息、制造资源在工艺、数控编程、车间制造执行等环节的协同管理问题;同时技术的发展也对企业集成技术提出了动态联合、易于扩充和变动灵活的要求。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正是通过基于XML技术体系的制造过程信息集成、基于Web服务技术的制造过程应用集成和基于制造业务过程管理模型的过程集成等三个技术体系组成制造过程集成管理的综合解决方案,以实现产品制造过程的集成化管理。全文分框架体系、信息集成、应用集成、过程管理四部分展开: 第一,研究了制造过程集成框架的业务模型和体系结构。设计了制造过程集成框架的物理结构和实现方案,建立了制造过程集成框架的整体业务模型和信息交互模型;构建了制造过程集成框架的体系架构和技术解决方案。 第二,研究并实现了基于XML的制造过程信息集成。建立了基于XML的制造信息集成的实现体系和基于XML的制造信息集成规范的研究体系,分别就产品数据和过程数据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建立了制定基于XML的制造过程信息集成规范的方法体系,包括定义、制订原则、方案和体系结构等;设计了三种适用于制造过程集成框架的XML传输模式;深入研究了制订基于XML的制造信息集成规范的关键方法与技术;归纳了制订XML集成规范的一般步骤,并将上述理论、方法、技术应用于制造过程信息集成。 第三,研究并实现了基于Web服务技术体系的制造过程应用集成。研究了建立、实施基于Web服务技术的制造应用集成总线的方案;深入研究了WSDL的实现方法与Web服务基于WSDL向UDDI注册中心的服务发布和查找方法;设计了基于UDDI进行服务发布、查找和调用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进而构建了制造过程的应用集成方案。 第四,研究并建立了制造过程管理与集成的方法体系。建立了制造业务过程管理的模型和体系结构;提出了制造过程项目管理系统的功能体系,及其与工作流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的集成方案;设计了制造过程中制造资源的集成服务体系。基于以上信息、应用、过程层面上的理论、方法,较好地实现了制造过程的集成化管理。 上述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国家“十五”863重点课题“基于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的制造过程管理”(2001AA412020)和课题“面向中小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集成系统开发与应用”(2003AA414040)的实际开发中,是可重构、开放式的企业应用集成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文】:
图 4.1 XML Spy 环境中的 XML Schema 建模2.3.3 XML Schema 可行的建模方案以上概括了目前关于 XML 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最新进展。论文在此基础上,结合集成规范的实践过程,总结出一套实际可行的方法和步骤,,使得 XML 词汇表的创够可视化、标准化地进行。首先,利用可视化面向对象建模语言 UML 和 Rose 工具进行集成应用系统间的视图和动态交互图描述[205],分析数据的交互过程和集成内容,建立 UML 类图,设成规范中的分类、层次等框架结构,并形成初步的数据模型。该过程需要遵循以上 UML 建模的三个步骤:使用 UML 类图可视化地表达一个 XML 词汇表的元素、关限制;利用 UML 中提供的扩展机制,定义<<simpleType>>、<<complextType>>等 Uofile,定义类间的关联关系、约束等;使用 ROSE 实现逻辑模型向 XML Schema 物型的转换。然后,在初步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基于 XML 的专用可视化建模语言和工具,进范的详细设计和数据建模。经过比较,XML Spy 能够更好地表达出 XML 模式文档构,可以非常形象地体现出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并且对 XML Schema 语言中的类
企业应用提供的 Web 服务绑定在具体 URL 和机器端口;⑤各应用向企业 UDDI 注心发布 Web 服务, 使其可以被其他应用所访问、接收及处理 Web 服务请求者的调进行 Web 服务调用的过程为:①企业应用系统根据需要,通过 UDDI 注册中供的接口(Web 服务),获得所需的 Web 服务地址;②根据查询 UDDI 返回的结果定到该应用系统的 Web 服务调用列表,以后可以直接进行服务调用;③提供服务用,发生物理位置变更时,可以向注册中心进行服务更改操作;使用 Web 服务的系统,在实际调用 Web 服务过程中出现调用地址错误时,将自动重新进行第一个即重新查找、绑定服务;④作为服务提供者的应用系统,接到 Web 服务请求后,果以 SOAP 形式返回;⑤调用服务的应用系统,响应返回结果,通过接口工具处理中的 XML 数据。由于服务器、各客户端都可能是位于不同的操作系统之上,如客为 Windows,而服务器上为 Linux 等,但都支持通过 HTTP、SOAP 的消息通信,可有效解决异构平台、异构系统间的互操作性问题。其中,涉及的三点关键技术是:SOAP 消息机制(论文 3.5 节已经论述),W的实现方法,以及服务发布、查找和绑定的具体实现机制。5.3 Web 服务应用集成的关键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H16
【图文】:
图 4.1 XML Spy 环境中的 XML Schema 建模2.3.3 XML Schema 可行的建模方案以上概括了目前关于 XML 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最新进展。论文在此基础上,结合集成规范的实践过程,总结出一套实际可行的方法和步骤,,使得 XML 词汇表的创够可视化、标准化地进行。首先,利用可视化面向对象建模语言 UML 和 Rose 工具进行集成应用系统间的视图和动态交互图描述[205],分析数据的交互过程和集成内容,建立 UML 类图,设成规范中的分类、层次等框架结构,并形成初步的数据模型。该过程需要遵循以上 UML 建模的三个步骤:使用 UML 类图可视化地表达一个 XML 词汇表的元素、关限制;利用 UML 中提供的扩展机制,定义<<simpleType>>、<<complextType>>等 Uofile,定义类间的关联关系、约束等;使用 ROSE 实现逻辑模型向 XML Schema 物型的转换。然后,在初步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基于 XML 的专用可视化建模语言和工具,进范的详细设计和数据建模。经过比较,XML Spy 能够更好地表达出 XML 模式文档构,可以非常形象地体现出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并且对 XML Schema 语言中的类
企业应用提供的 Web 服务绑定在具体 URL 和机器端口;⑤各应用向企业 UDDI 注心发布 Web 服务, 使其可以被其他应用所访问、接收及处理 Web 服务请求者的调进行 Web 服务调用的过程为:①企业应用系统根据需要,通过 UDDI 注册中供的接口(Web 服务),获得所需的 Web 服务地址;②根据查询 UDDI 返回的结果定到该应用系统的 Web 服务调用列表,以后可以直接进行服务调用;③提供服务用,发生物理位置变更时,可以向注册中心进行服务更改操作;使用 Web 服务的系统,在实际调用 Web 服务过程中出现调用地址错误时,将自动重新进行第一个即重新查找、绑定服务;④作为服务提供者的应用系统,接到 Web 服务请求后,果以 SOAP 形式返回;⑤调用服务的应用系统,响应返回结果,通过接口工具处理中的 XML 数据。由于服务器、各客户端都可能是位于不同的操作系统之上,如客为 Windows,而服务器上为 Linux 等,但都支持通过 HTTP、SOAP 的消息通信,可有效解决异构平台、异构系统间的互操作性问题。其中,涉及的三点关键技术是:SOAP 消息机制(论文 3.5 节已经论述),W的实现方法,以及服务发布、查找和绑定的具体实现机制。5.3 Web 服务应用集成的关键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H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建鹏,尹文生,吴俊军,周济;并行环境下广义装配设计的集成框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张为普,邓家y
本文编号:2599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59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