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MPS-190型中速磨煤机磨辊磨损特性及过程仿真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06:36
【摘要】: 中速磨煤机是燃煤电站制粉系统的主要设备,而磨辊是其关键部件,也是易磨损部件,因而如何延缓磨损以提高磨辊的使用寿命,是燃煤电站安全运行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采用仿真技术对磨辊磨损特性及磨损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本文根据燃煤电站常用的MPS-190型磨煤机整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系统分析了磨辊磨损过程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MPS-190型磨煤机的磨辊磨损过程的数学模型,使用MATLAB软件的曲线拟合工具箱,确定了数学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基于MATLAB软件的SIMULINK平台,成功地仿真了MPS-190型磨煤机磨辊的磨损过程。 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揭示了磨辊硬度和磨料的磨损系数对磨损的影响规律。将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比较,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行性。同时,初步提出了用于中速磨煤机磨辊磨损过程仿真的技术方法。
【图文】:

示意图,磨盘,原理,给煤


磨辊工作原理示意图

结构图,磨煤机,结构图,磨盘


块和铁器等杂物,它们最后落入杂物箱,被定期排出11’]。1一磨辊2一原煤进入3一磨盘衬瓦4一煤料图2一1磨辊工作原理示意图MPS型中速磨煤机主要有给煤管、分离器、磨盘装置、磨棍装置、加压装置、传动装置和机壳组成。原煤经给煤管落入磨盘,磨盘由传动装置带动旋转,,三个磨辊在受加压装置的压力下由磨盘带动绕自身轴作滚动运动,落在磨盘上的原煤在离心力作用下抛向四周,经磨棍碾压粉碎。碾碎的煤粉由干燥气流带到分离器筛选,合格煤粉随气流带出磨煤机,不合适的煤粉落回到磨盘上重新参加碾磨【’6]。其结构特点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H11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一钧;;浅谈我国中速磨煤机的发展与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9期

2 张安国;白少林;;电站锅炉制粉系统节能与测试的新方法新设备[J];热力发电;1993年02期

3 邹本有;ZGM95中速磨煤机传动系统优化设计[J];煤矿机械;2005年08期

4 ;电站辅机文摘[J];水利电力机械;1983年03期

5 杨永德;;当前我国中速磨煤机使用中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J];热力发电;1985年02期

6 林加华;;MBF-23中速磨煤机下部磨盘密封装置改进[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6年03期

7 王鑫;于泳;王宁;谭袖;;降低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单耗途径分析[J];吉林电力;2009年06期

8 王金奎;;关于ZGM113GI型中速磨煤机出力特性的探究[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9 吴宏伦;;ZGM95G中速磨煤机传动盘裙边的修复[J];江苏电机工程;2010年02期

10 李宗耀;季广辉;李云飞;;ZGM113型中速磨煤机的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志军;;贵州600MW机组中速磨煤机液压油站调试[A];发耳电厂4×600MW机组工程施工论文总结汇编[C];2010年

2 张自成;费敏锐;;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中速磨存煤量软测量方法[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黄苏宁;杨明秀;;GP16材料的热处理工艺研究[A];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0年

4 张立国;江治飞;车玉满;刘德军;郝博;;鲅鱼圈4038m~3高炉喷煤生产实践[A];2010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周旭;北京电力设备厂 特高压电抗器厂房竣工[N];华北电力报;2010年

2 理凌;未来:需求加大风险与机遇并存[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3 王玲玲 谭论 任明 刘晓东;解读沈重之“重”[N];中国工业报;2003年

4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站辅机行业秘书长 应静良;电站辅机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史晓斐;滴水穿石点煤成金[N];中国电力报;2010年

6 记者 陈黎明 通讯员 曾巍;中德合作制造EM型磨煤机[N];中国冶金报;2003年

7 苏文杰;电站辅机市场有虚火[N];中国工业报;2004年

8 记者 朱大明;常到企业走一走 常到企业问一问 把工业强市战略落实到扶持企业上[N];长春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郁 (金平);创新,为“中国制造”增光添彩[N];经济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 桑黎明;QC小组为费县发电节能加力[N];中国电力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福兴;提高中速磨煤机出口温度的可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潘晶雯;MPS-190型中速磨煤机磨辊磨损特性及过程仿真的初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3 葛亚琴;基于有限煤质的中速磨煤机多目标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4 张晓东;中速磨煤机智能控制及配风对锅炉经济性影响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朱冰冰;MPS中速磨煤机的优化设计及相关软件的开发[D];清华大学;2013年

6 刘一凡;中速磨煤机粗粉分离器分离特性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08年

7 柏楠;中速磨煤机离心式煤粉分配器分配特性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09年

8 张柯;神经网络在直吹式制粉系统中速磨煤机建模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李振;火电厂中速磨煤机石子煤负压气力输送系统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姜帆;铜进入焊缝引起16MnR焊接接头裂纹及性能下降检测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75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75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f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