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装载机流量放大转向系统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02:36
【摘要】:装载机是建筑施工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土石方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建筑、水电、公路、铁路、港口、农田基本建设和露天矿山工程中,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移动转场自由快速、价格便宜、维修容易等优点。 转向系统是装载机最为重要的系统之一,它操纵车辆的行驶方向,既要保持车辆沿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又要保证车辆转向的灵活性。装载机的转向性能是保证车辆安全,减轻驾驶人员劳动强度和提高作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目前工程车辆大多采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对液压系统要求既能够完成规定的动作循环和满足静态特性,又能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本文介绍了装载机转向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现状,对目前大型装载机广泛使用的流量放大转向系统做了详细介绍,对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分析:根据系统工作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对流量放大阀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验证;根据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建立实验台架,进行实验,并分析实验数据。 本文对装载机流量放大转向系统的设计改进具有一定意义,而且同样适用于其他采用流量放大转向系统的大型工程车辆。
【图文】:

助力转向,工作原理,转向缸


第一章 绪 论转向缸三者之间的相互位置可分为整体式和分置式两种。三为整体式,否则为分置式。整体式具有结构紧凑、管路简单要求承受较大的载荷,在转向桥负载很大的情况下采用这种置困难,一般用于转向桥负荷不很大的车辆。分置式结构简便于在原来装有机械转向装置的车辆进行改装,目前在重型分置式液压转向系统还可分为半分置式、联阀式和联杆式,器上的称为半分置式,控制阀装在转向缸的称为联阀式,控和转向缸之间拉杆上的称为联杆式。压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如图 1.1 所示)。转动方向盘的操接迫使车轮或车架偏转的力,而是使转向助力器的转向阀(或作,去控制转向液压缸活塞杆的伸出与收缩去偏转车轮或车向。

循环式,转向器,螺杆,螺母


我国第一代 ZL50 型装载机全都采用螺杆螺母循环球式转向器(如图1.2)直接带动转向阀的机械式转向系统,并设有带随动杆的机械反馈。其主要缺点是部件多、结构不紧凑、布置困难、操作力大、装卸维修困难,行走时容易出现蛇行现象。该系统与全液压转向系统相比,,转向力及油压压力损失都较大,且可靠性也相对差一些,因此目前已基本上被淘汰,逐渐被全液压转向装置取代。2.普通全液压转向系统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没有机械联系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称为全液压转向系统。全液压转向系统一般由液压油的容积定量机构(即计量马达)、机械操纵的控制转阀和转向动力油缸和液压油泵等组成。其中至少有两部分之间没有机械联系。工程机械等行走机械的转向系统中,广泛应用着由摆线转阀式全液压转向器构成的液压转向系统。图 1.2 螺杆螺母循环式转向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H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维利;肖飞岭;;2009款奥迪A4L动态转向系统结构原理与检修(三)[J];汽车维修技师;2009年07期

2 陈森;工程机械新型全液压转向系统[J];工程机械;1994年08期

3 姚修水;3Y12/15光轮压路机转向系统的改进设计[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1995年03期

4 池建伟,方匡阳,郑志驶;轮式装载机转向液压系统节能问题探讨[J];建筑机械;1998年02期

5 张明;推土机转向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2年04期

6 王仁强;;装载机转向失灵[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7年01期

7 燕来荣;;叉车转向系统的维护与检修[J];现代零部件;2007年09期

8 胡景煌;;车辆转向与制动系统联合仿真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9 曾红;张志华;陈静;;基于ADAMS的横置液压缸式叉车转向系统参数化建模与仿真[J];起重运输机械;2008年04期

10 陆刚;;工程车辆制动和转向系统零部件的维护[J];现代零部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峰;杨二卫;;乘用车转向系统怠速振动问题解决方法探讨之模态分离[A];建筑声学设计与环境噪声控制暨新材料、新产品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梁建平;王文博;;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A];第七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万福新;陈惠卿;;汽车助力转向系统及其对油品的要求[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周强;陈慕忱;;叉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性能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专业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8年

5 翁建生;LOH Wei-yi;胡海岩;;消除刹车不平顺性车辆底盘-转向系统的半主动控制[A];第八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摘要[C];2003年

6 孙辉;郑建;谢巍婷;;基于微型客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前景[A];第六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伟光;李慧祺;王元聪;;汽车电动助力式转向系统的现状与发展[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8 刘昕晖;张杨;;铰接式工程机械车辆转向振摆现象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9 陈磊;张银东;纪玉龙;;汽车转向泵节能降耗仿真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何绍韩;;CD1042轻型汽车转向系的设计与试验(摘要)[A];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一届二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茁;捷达GT轿车转向系统故障[N];中国汽车报;2001年

2 杨继祥邋张臻颖;全球转向系统巨头海沧设厂[N];厦门日报;2007年

3 常撷;杭州欲成全球转向系统生产中心[N];浙江日报;2006年

4 通讯员 容成权 本报记者 顾艳伟;广西消委会协调消费者获赔偿[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5 谭金红 庞慧敏;追寻“世界柳工”的梦想[N];工人日报;2010年

6 谭金红 庞慧敏;曾光安:现代化管理助推“世界柳工”梦[N];经理日报;2010年

7 程京文;挖掘机转向迟缓的排除方法[N];中国交通报;2008年

8 刘彬彬;新BMW6系中国首发[N];中国工业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管学军;透过配置看开迪定位[N];中国工业报;2005年

10 王佳扬;豪情H Q203A技术领先型[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朝胜;重型载货汽车底盘性能设计参数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同建;装载机线控转向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薛玉春;电动汽车驱动和转向系统的振动与驱动电机的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小江;全地面起重机转向性能仿真和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卞学良;基于R-W方法的独立悬架和转向系统性能仿真及优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王威;汽车整车与转向系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控制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王威;汽车整车与转向系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控制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胡静波;装载机容错线控转向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逄淑一;面向主观评价的汽车动力学建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郑宏宇;汽车线控转向路感模拟与主动转向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悦;装载机流量放大转向系统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郁明;变结构控制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3 方志刚;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与整车的匹配[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惠晓丹;汽车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仿真[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5 李红海;汽车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6 谢鹏;基于虚拟样机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动力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刘永;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廖丹;重型汽车双前桥转向系统的优化设计及仿真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9 胡康博;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陈可;电磁式助力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94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694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5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