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快速成形制造关键工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19:21
【摘要】: 快速成形制造(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技术是由CAD、激光、精密机械、数控及新材料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技术,是先进制造领域的发展前沿。在快速成形制造工艺中,普遍存在零件变形、翘曲、坍塌等问题,易导致成形失败,即使加工成功也会对成形后零件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开展快速成形制造关键工艺的研究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快速成形制造研究水平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分别从快速成形制造工艺中的支撑工艺、扫描方式以及扫描系统数据处理三个关键部分进行重点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在支撑工艺研究方面,针对基于STL格式的实体模型支撑区域拾取算法速度慢、效率低且不易识别裂缝等问题。本文提出采用递归方式搜索模型表面来快速拾取支撑区域。具体为利用模型中所有三角面片数据构造拓扑信息,通过面片相邻和边重合关系递归搜索,对每个满足条件的三角面片只搜索一次,因此提高了生成速度,其算法效率达到O(n),效率高。并能够轻易的识别出STL文件的裂缝,搜索完成后自动生成三维区域轮廓边界环。对于复杂形状的STL模型,针对支撑生成时支撑线与实体模型的相交计算复杂的问题,采用标识计算的原理,实现每条支撑线与其对应三角面片作一次三维相交计算,优化后的算法大幅度提高效率,并在实际中得到检验。以上算法为基础,应用在网格支撑的生成算法中,降低了支撑生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高了支撑的生成效率。 在扫描方式研究方面,针对逐行或分块变向扫描方式加工复杂零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引起翘曲变形的问题,通过采用“基于Voronoi图的螺旋扫描”方式,减少扫描矢量方向和垂直扫描矢量方向上的应力,降低翘曲变形的趋势,然后应用在复杂零件的选择性激光熔化工艺中,解决逐行或分块变向扫描方式加工复杂零件容易引起翘曲变形等关键问题,加工出零部件。针对圆盘型具有内部空腔特征的零件的选择性激光熔化工艺,提出“基于复合环形算法的扫描”方式,该扫描方式能够在每一层熔化成形同时进行预热扫描,解决了逐行或分块变向扫描方式加工圆盘型零件的翘曲变形问题。 在快速成形扫描系统数据处理方面,通过对扫描过程中扫描行程和空行程之间的连接过渡进行优化、二维振镜几何校正快速算法、对激光扫描进行延迟处理以及扫描体系采用双线程传送扫描数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优化并完善了扫描系统。 在选择性激光熔化工艺研究方面:针对加工复杂零部件时易翘曲变形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型子工艺以及工艺的优化:针对变形累积效应,提出在加工过程中动态改变层厚工艺;针对选择性激光熔化工艺中零件底部添加支撑的问题,研究了体支撑的应用方式和算法;加工方向上,即垂直方向(Z向)和水平方向的摆放问题,对加工方向进行了实验研究,提出在Z向上应保持底部面积大,顶部面积小的正金字塔方向,在水平摆放上应使零件的长边与铺粉辊的运动方向平行;针对复杂零件Z向上有空腔时导致一些层面直接在粉床上熔化易翘曲变形的问题,作者提出一种新型的反变形支架结构来抑制这种变形;最后对于减少零件内应力的退火工艺也进行了简单的研究。通过对上述加工子工艺的实验与应用表明,在加工复杂零部件时能够抑制翘曲变形,保证顺利加工。 通过分析上述问题的产生机理,采用对扫描数据进行优化处理、优化支撑工艺、采用上述提出的两种新型扫描方式来解决零件变形、翘曲、坍塌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金属零件的选择性激光熔化工艺进行研究,提出了若干子工艺,减少选择性激光熔化工艺中的翘曲变形问题,提高选择性激光熔化的研究水平。 通过本论文的系统研究,解决了快速成形制造工艺中的一些关键工艺问题,为快速成形制造工艺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H166
【图文】:

支撑区域,射线


图2.1支撑区域内部填充支撑射线然后将所有的支撑射线延伸至加工平台(基平面x一y),若其间被实体表面相交,则在交点处截断,并取z向最大交点为其下端点,不必将支撑的端点延伸至加工平台,从而适应对夹层区域的支撑生成;支撑的上端点为支撑环中对应点的z值。如图2.2所示的简化模型,设支撑环中某一点A,以A为支撑射线起点,沿一z向作射线,与实体求交,得交点B与C,由于B点可以以实体面作为支撑平台,故取最大交点B为支撑线的另一端点,得线段AB。线段AB即为A点的支撑线段。确定所有区域的支撑线段以后,按照支撑的类型参数,如支撑的嵌入深度、支撑的锯齿形状等,生成相应的支撑结构,并将支撑结构保存相应的存储文件,便于及时加载。支撑结构

支撑线,端点,交点


则在交点处截断,并取z向最大交点为其下端点,不必将支撑的端点延伸至加工平台,从而适应对夹层区域的支撑生成;支撑的上端点为支撑环中对应点的z值。如图2.2所示的简化模型,设支撑环中某一点A,以A为支撑射线起点,沿一z向作射线,与实体求交,得交点B与C,由于B点可以以实体面作为支撑平台,故取最大交点B为支撑线的另一端点,得线段AB。线段AB即为A点的支撑线段。确定所有区域的支撑线段以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屹立;;基于RP原型的硅橡胶模具制造工艺探索[J];机电工程技术;2011年07期

2 贾林玲;;汽车门把手的快速原型制作[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8期

3 温来生;;激光加工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J];现代制造;2010年44期

4 袁智慧;李涤尘;田小永;胡亚文;代伟;汪宏;;利用光固化快速成形技术和凝胶注模工艺制备变周期电磁晶体[J];电加工与模具;2011年04期

5 陈斐;黄因慧;田宗军;刘志东;沈理达;王桂峰;;喷射电沉积快速成形金属零件新技术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8期

6 赵磊;李涤尘;吴海华;陈晓杰;李瑜;樊永欣;;基于光固化原型的燃气轮机涡轮叶片整体式陶瓷铸型设计与制备[J];电加工与模具;2011年04期

7 王屹立;;技工学校快速成型技术教学实践[J];中等职业教育;2011年14期

8 ;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先进激光技术[J];现代制造;2010年31期

9 余东满;李晓静;高志华;;快速成型技术工艺特点及影响精度的因素[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7期

10 朱季平;;快速成型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以赴;黄因慧;余承业;;快速成形技术中的材料科学问题[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杨伟东;颜永年;钟敏霖;张人佶;;直接制造金属型的RP方法探讨[A];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刘洁;芦刚;伍志刚;史玉升;;基于ANSYS软件的注塑模随形冷却流道的热分析[A];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朱小东;李国兵;徐弘;帅大平;王政;;基于RP技术的纸浆模塑衬模电铸成形工艺研究[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剑峰;黄因慧;;射流电沉积快速成型技术基础试验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颜永年;陈立峰;王笠;;快速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黄树槐;王从军;;快速市场响应的有力工具——快速成形技术[A];新世纪科技与湖北经济发展——2001首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颜永年;魏大忠;单忠德;;快速模具制造[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9 张安鸿;徐人平;;快速成形与个性因子[A];2004年十一省区市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尚晓峰;刘伟军;张凯;;金属粉末激光成形扫描间距优化方法[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望剑 通讯员 熊世华;宜昌制造业将推广快速成形技术[N];三峡日报;2006年

2 记者 张平阳邋实习生 李宁 康榜进;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项目落户航空基地[N];西安日报;2007年

3 记者 杭晓宁;全面提升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快速响应能力[N];中国航空报;2005年

4 苓文;我国将建快速制造工程研究中心[N];中国冶金报;2007年

5 刘莹清;“神七”航天员“坐垫”探秘[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6 功山;我国初步建成快速原型技术的制造体系[N];中国工业报;2005年

7 雷辉邋顾大炜;我国第二个工业设计园将落户顺德[N];中国质量报;2008年

8 向杰;“材”有价“才”无价[N];科技日报;2006年

9 陈曼丽;Email成就Yoomba辉煌[N];中国企业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亮;我脚,当然穿我鞋[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波;快速成形制造关键工艺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魏s

本文编号:2714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14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6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