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啮合四圆弧齿廓齿轮的弯曲应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9 18:08
本文关键词:内啮合四圆弧齿廓齿轮的弯曲应力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四圆弧齿廓齿轮用于外啮合传动的研究工作已有文献进行了大量阐述。而该新型齿轮用于内啮合传动的研究工作尚在起步阶段。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着重对四圆弧及双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进行弯曲应力分析,并且就齿根弯曲应力与渐开线内啮合齿轮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主要工作包括:四圆弧内啮合齿轮的齿廓设计过程、该类齿轮的啮合原理证明及参数计算;啮合特性分析;相同工况下四圆弧内啮合齿轮与双圆弧、渐开线内啮合齿轮的有限元应力分析比较。 首先分析研究了由单圆弧外啮合齿廓到单圆弧内啮合齿廓的设计过程以及双圆弧齿轮由外啮合齿廓到内啮合齿廓的设计过程,证明了双圆弧内啮合齿轮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并在单、双圆弧外啮合齿轮以及内啮合齿轮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用基于节线的方法设计出了四圆弧内啮合齿轮齿廓,对主要几何参数作了详细说明,给出了合理的参数计算方法,证明了四圆弧内啮合齿廓满足齿轮啮合基本定理。 然后对单圆弧齿轮、双圆弧齿轮、四圆弧齿轮的啮合特性进行了细致系统的分析,得出了三者的多点啮合系数以及多齿啮合系数,为下面分析它们的弯曲强度提供了重要依据;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着重对四圆弧及双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进行弯曲应力分析,并且就齿根弯曲应力与渐开线内啮合齿轮进行了初步分析比较。采用的分析方法是:(1)在啮合点直接加椭圆形法向均布力,对双圆弧及四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弯曲应力进行分析;(2)以内啮合齿轮副运动形式,对渐开线、双圆弧及四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弯曲应力进行分析比较;(3)在双圆弧及四圆弧内齿轮轮齿上直接施加法向均布力对前面得出的结论进行验证,进而得出最终结论。
【关键词】:四圆弧齿廓齿轮 内啮合齿轮 啮合原理 弯曲应力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32.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6
- 第一章 概述6-20
- 1.1 前言6-16
- 1.2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16
- 1.3 圆弧齿轮研究现状16-18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8-20
- 第二章 内啮合四圆弧齿廓齿轮传动的啮合原理20-32
- 2.1 单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齿廓的设计方法20-21
- 2.2 双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的齿廓设计及啮合原理21-22
- 2.3 四圆弧齿廓内啮合齿轮的齿廓设计及啮合原理22-32
- 第三章 圆弧齿轮啮合特性32-59
- 3.1 单圆弧齿轮的啮合特性32-33
- 3.2 双圆弧齿轮啮合特性33-41
- 3.3 四圆弧齿轮啮合特性41-59
- 第四章 内啮合四圆弧齿廓齿轮弯曲应力分析59-78
- 4.1 接触区面积计算59-65
- 4.2 最危工况下内啮合四圆弧齿廓齿轮与内啮合双圆弧齿廓齿轮的有限元应力分析比较65-72
- 4.3 渐开线、双圆弧以及四圆弧内啮合齿轮副弯曲应力分析比较72-77
- 4.4 双圆弧、四圆弧内啮合齿轮弯曲应力的分析验证77-7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78-79
- 5.1 结论78
- 5.2 不足与展望78-79
- 参考文献79-82
- 致谢82-84
- 个人简介84
- 发表论文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玉成,王建军,李润方;直齿轮接触有限元分析及轮齿热弹变形[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2 李润方,汤庆平,陈大良;啮合轮齿接触有限元分析网格自动生成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3 任重义;段建中;;基于ANSYS的四圆弧齿轮齿形优化[J];机床与液压;2009年11期
4 杨生华;齿轮接触有限元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2003年02期
5 H.Winter;朱梦周;;齿轮承载能力计算的进展(齿轮计算方法的进展)[J];齿轮;1986年06期
6 李润方;陈大良;;斜齿轮三维有摩擦接触应力分析及前后处理方法[J];齿轮;1990年01期
7 任重义;段建中;;四圆弧齿轮的啮合特性[J];机械传动;2010年01期
8 任重义;段建中;;圆弧齿轮传动中心距误差敏感的正确解释[J];机械工程师;2008年11期
9 龙慧,张光辉,欧恒安;渐开线直齿轮啮合过程中载荷及应力的计算机模拟[J];机械工程学报;1995年05期
10 任重义;段建中;;四圆弧齿廓齿轮的设计及数字化加工[J];煤矿机械;2009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内啮合四圆弧齿廓齿轮的弯曲应力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5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