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发动机与液力传动系车辆优化匹配软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15:47
【摘要】: 发动机与液力传动系的匹配计算是液力传动车辆开发及优化设计的前提。由于匹配过程涉及到多项因素,手工计算繁杂,利用计算机快速计算的优点,研究并开发发动机与液力传动系优化匹配的模拟计算软件具有实际的意义。 论文首先建立了发动机与车辆液力传动系统匹配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包括发动机模型、液力变矩器模型、机械传动系模型及匹配优化模型。通过分析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性能的特点,确定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及其输出特性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机械传动系模型确定液力传动车辆牵引特性的计算方法;采用VB语言作为开发平台,进行优化匹配计算软件的设计,包括软件的数据结构、软件的界面和各主要模块的程序设计等;最后,用某公司生产的两种型号的推土机验证了该优化匹配软件的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H137.332
【图文】:

主界面,软件,液力变矩器,数据


因此在本程序中,通过高级可视化编程语言的相关控件,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拟合到的数据存入数据库,或者是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调用l2e]。各模块数据连接框图见图3一2:发发动机使用夕隋性数据据据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数据据发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数据据 发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入特性数据据 牵牵引特性数据 据 共共同工作点特性数据及优化计算数据据 图3一2各模块数据连接框3.4软件界面设计本着方便使用者的原则,软件界面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进行界面设计3.4.1软件主界面启动程序,进入软件主界面窗口,主界面上有工具栏。利用工具栏上的按钮来控制整个软件的运行,该软件的使用过程为:输入发动机数据~绘制发动机使用外特性曲线并保存数据一输入液力变矩器数据一绘制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曲线并保存数据一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的匹配计算结果的输出以及数据的保存一输入整车及传动系参数一牵引特性计算的结果输出以及数据的保存~提取匹配最有工作点数据并进行中间传动比优化。

界面图,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界面图


{{{{{{{{{{{{{{{{{{{、 、 \\\ ;;;;;;;;;;;lll.一 一 .lll!lllllll {{{llllse~~叫 叫「’ ’ ’ ’ ’ ’ ’、 、义义JJJ.,户.州 .....................图4一3某发动机特性输入界面图将采得某一液力变矩器的数据输入软件,如图4一4所示:…一一…高置,吧·〕!L一竺竺一珊,.一!卜卜 卜权~~,, LLLLLLLLL户.,尸 尸 尸 LLLLL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蕊蕊 蕊 蕊 蕊~、、 、、 \\\<‘ ‘口产 产 产 \\\、、」」、、、、、 、 、 、

曲线,共同输入特性,发动机匹配,液力变矩器


图4一5某发动机匹配某一液力变矩器后共同输入特性曲线将计算所得数据经软件匹配计算得到某型号发动机匹配某型液力变矩器后共同输入特性曲线如图4一6所示:『『『 『 『 『 『 『 『 『 『 『户 户 户 户 户 户 户 户 户 户户州沪沪 111111111l}}}}}}}L_州 州卜一~曰 曰r~~一 一 一…….~一 {{{{{{{{{{{{{{{{{{{{{{{{{{{{{{{{{{{{{{{{{{{{{{{{{{{{{{{{{{{{{{{{{{{{{{{ \\\\\\\\\\\\\\\\\\\\////声呻户州一一 111\\\\\ ~~~~~~~~~~~~~~~~~~~~~~~~~~~~~~、卜 卜 卜 卜 \\\\\\\___、了了 //////////\\\、 、 ////////////\\\\、、、 、 、 、 \\\ //////////////、 、、\、 、、、 、 、 、 /////////////////、 、 \\\\\\ /////////////////////‘\‘ ‘ ///////////////////////图4一6某发动机匹配某一液力变矩器后共同输入特性曲线因推土机主要在一挡和二挡工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玉琳;;考考你(14)[J];中南汽车运输;1995年08期

2 屈大勇;杨信刚;武玉臣;梁成奇;;基于新型测试系统的发动机匹配测试方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解读双中间轴变速器的比较优势[J];汽车零部件;2011年01期

4 ;敞篷诱惑[J];汽车与运动;2011年08期

5 刘学军;张尔利;刘存香;;专业课程一体化的工程机械专业课程建设探索[J];西部交通科技;2011年06期

6 孙德臣;周斌;支琪;;MatrixVB在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动力匹配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1年18期

7 朱敬安;朱振华;鲍建军;贾燕波;;供油提前角对发动机冷却液传热量的影响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1年03期

8 叶巍;严国庆;;ATF对自动变速器工作性能的影响[J];汽车零部件;2011年01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凯华;阎清东;;车辆液力减速器仿真计算研究[A];第二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2年

2 刘有云;徐锐;张宗林;;某型无人机进气道出口流场与发动机匹配性分析[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明普;;矿井无轨辅助运输车辆液压驱动的研究应用[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4 刘仕平;;内燃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特性曲线的计算机绘制[A];水电科技论文集[C];1990年

5 韩玉恩;;叉车内燃电力传动系统的台架试验研究[A];中国的经济建设与21世纪的物料搬运技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韩玉恩;;内燃——电传动叉车发展前景[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专业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1988年

7 杨乃乔;;液力传动油的现状与发展[A];液压(液力)用油品质及污染控制技术论文集[C];2004年

8 梁斌;刘光大;;产品一致性和重复性水平的思路[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9 邓学寿;;动力分散型液力传动内燃动车组的微机重联控制系统[A];推进铁路新跨越加快经济大发展——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10 倪鸿礼;贺伟;贺元元;乐嘉陵;刘伟雄;;带动力缩比机体/推进一体化飞行器推阻特性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东怡;出手北京 杭发国Ⅲ机初战告捷[N];机电商报;2007年

2 ;细数东风日产的招牌技术[N];当代汽车报;2007年

3 刘佳;中华酷宝1.8T6MT上市[N];辽宁日报;2008年

4 秦淑文;日产SUV奇骏为什么迟迟不能国产[N];国际商报;2007年

5 记者 丁波;沪产轿车大念节油经[N];解放日报;2006年

6 白玉;中航二集团上半年汽车出口创佳绩[N];中国航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伟;攻守对抗[N];当代汽车报;2006年

8 尚兵;格尔发重卡获“节油车型”奖[N];现代物流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裴达军;匹配更合理 重汽动力市场看涨[N];中国商报;2006年

10 吴楚楚;斯堪尼亚全新产品登陆中国[N];中国交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邵建华;新型轴向移动可调喷嘴增压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997年

2 陈雷;轿车双质量飞轮动力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赵弘志;汽油机动力总成系统匹配标定及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发动机与液力传动系车辆优化匹配软件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2 杜洋;基于AMESim的装载机液力传动匹配的研究与特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蒋冬明;YC6112发动机匹配东风EQ4160G牵引车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周立迎;三元催化转化器及其与发动机匹配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王书帅;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与WD10柴油机的匹配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6 杜洋;心外科与心内科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评价[D];吉林大学;2012年

7 操剑锋;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仿真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姚国超;长城GW型柴油机与赛影底盘动力传动系统匹配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杨学光;自动化增压器性能试验台的研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晋杰;ATV车体结构分析与设计[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6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66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4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