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CAD技术的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06:38
【摘要】: 蜗杆传动是机械传动重要形式之一,主要用于传递空间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它具有传动比大、工作平稳、噪声低、结构紧凑等优点,因此在机床、冶金、提升设备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尽管如此,蜗杆传动仍然存在效率低,易发热,蜗轮制造需要贵重的减磨性有色金属、制造成本高等突出问题,限制了其在生产实际中的进一步应用。尤其是环面蜗杆传动,由于其一些独特的啮合特性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现代制造技术不仅要求产品有图像、图纸的表达,更需要有产品的三维模型。由于CAD技术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实体建模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实体建模是机械产品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虚拟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建立的模型应力求尽可能地描述产品的所有特征。 此外对重载工作条件下的蜗杆传动来讲,对其传动过程中的实际齿面接触情况作出准确的预测也是蜗杆设计和加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了蜗杆的三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蜗轮蜗杆传动的三维接触分析对提高蜗杆副的设计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是一种新型的环面蜗杆传动,它既具有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可以淬火磨削、制造工艺较易实现的特点,又具有直廓环面蜗杆可避免蜗杆边齿齿顶变尖和根切的优点。目前这种传动在我国已经用于生产,但磨头支座结构较为复杂,还未全面推广使用。论文对基于CAD技术的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围绕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利用CAD软件实现其精确三维造型和仿真加工。有了其精确三维造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蜗轮蜗杆传动的三维接触分析。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1.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副的实体造型 三维几何造型又称三维几何建模或三维体素造型等,它是为适应CAD、CAM的发展而在近阶段发展与不断完善的一种用计算机系统来表示控制、分析和输出三维实体的研究方法。实体造型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求接触点的精度并最终影响到接触线和刀具廓形的精度。本文以AUTOCAD为平台,以Visual Basic 6.0为二次开发工具,实现了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实体造型。 2.基于三维模型的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接触分析 有了蜗轮蜗杆的三维模型,不但可以依据传统的啮合分析方法,找到一般意义下的接触点和接触线,而且可以进行全齿面的啮合分析,在设计过程中,或者在实际加工之前及时发现由于设计错误或切削参数选取不当所造成的齿面干涉等问题,同时可以使齿面的强度和润滑设计更有针对性。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132.44
【图文】:

二次包络,环面蜗杆,锥面,三维实体模型


endPoint(0)二76.1414:endPoint(1)=109.1954:endPoint(2)=0# solidobj2.Rotate3DstartPOint,endPoint,40*3.1415926/180图3一4加工刀具的三维造型3.4.2.3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制造法三维造型在完成了蜗杆毛坯和加工刀具的三维造型以后,为了进行制造法造型还必须按照如图2一4的要求,将蜗杆和刀具分别放置在加工开始的位置,然后通过程序模拟蜗杆毛坯与加工刀具之间的切削运动,并在每一个相对位置处使蜗杆毛坯实体与刀具实体进行布尔“差”运算。这样最终就可以得到如图3一5所示的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三维实体模型。图3一5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三维实体模型

加工刀具,三维造型,蜗杆,二次包络


图2一4的要求,将蜗杆和刀具分别放置在加工开始的位置,然后通过程序模拟蜗杆毛坯与加工刀具之间的切削运动,并在每一个相对位置处使蜗杆毛坯实体与刀具实体进行布尔“差”运算。这样最终就可以得到如图3一5所示的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三维实体模型。图3一5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三维实体模型

蜗轮,二次包络,锥面,环面


3.4.3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的制造法造型3.4.3.1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毛坯的三维造型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毛坯如图3一6所示,它同样是一个回转体,因此也可以采用回转法造型。其间也会遇到与蜗杆毛坯造型时同样的难点,即在其轴截面面域的边界中存在圆弧边界与直线边界的求交问题,因此可以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加以解决。图3一6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毛坯如图3一6所示,本文所使用的蜗轮毛坯的圆柱面己预先开了环槽,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小后续蜗轮齿面制造法造型的工作量,以使得造型过程更加流畅。3.4.3.2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的制造法三维造型与上述锥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的制造法造型的最大不同是,在进行锥面二次包络环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倩,邵定山;复杂零件的实体造型及技巧[J];矿山机械;1995年08期

2 许益民,王有远,聂瑞华;液压集成块 CAD 系统[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97年03期

3 倪正顺,帅词俊,钟掘;基于ANSYS的实体造型技术及其在模具设计中的实现[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年01期

4 刘净;螺纹实体造型方法研究[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鹿元香;;基于UG的齿轮坯体实体造型[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0年01期

6 薛茂权;;基于MasterCAM的弯板锻件的实体造型[J];精密制造与自动化;2010年02期

7 郭云,李建蜀,钟先信;应用于实体造型中的装配算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8 沈自林;沈庆云;范彦斌;;整体叶轮产品造型和数控加工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6年05期

9 陈志洋;罗康;刘辉;;基于SolidWorks的平面拉刀实体造型[J];工具技术;2010年10期

10 段卫垠,王启富,周济;Sweeping体的拓扑结构与精确B-Rep反算策略[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哲书;刘援越;曲仕茹;高满屯;;实体造型技术教学内容和方法[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高潮;李荣叶;尹忠强;李宁;;基于MDT平台的三维锻造CAD/CAM系统的研究与开发[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高潮;李荣叶;尹忠强;李宁;;基于MDT平台的三维锻造CAD/CAM系统的研究与开发[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哲;胡迎锋;;齿轮建模与接触应力分析[A];12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湖北省论文集[C];2006年

5 王琪;王明珠;;AUTO CAD实体造型技术的开发[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陈堂功;崔芮华;李玲玲;孟庆龙;;参数化实体造型系统的研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低压电器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洪武;顾元宪;钟万勰;;传热与接触两类问题耦合作用的有限元分析[A];计算力学研究与进展——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葛轶强;张其林;;接触分析在扣合式板承载力分析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哲;彭俊生;;斜交地道桥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受力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10 荆菁;陶学恒;冯少岭;苗苗;;基于Inventor新型双半球形滚子齿式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实体造型[A];全国印刷、包装机械凸轮、连杆机构学术研讨会(第6届全国凸轮机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世亚太 马骏;新一代混合刚柔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rDyn[N];中国航空报;2005年

2 ;CAD[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3 陈文龙 本报记者  龚仁智;大金龙获奖车型的背后[N];中国交通报;2007年

4 傅筱;从二维到三维[N];中华建筑报;2008年

5 李健;“金银花”——香自苦寒来[N];科技日报;2000年

6 记者 洪鸿;中望CAD进军三维领域[N];经理日报;2006年

7 储备 蔡青;协同呼唤NCAD[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8 记者 黄征;湖北省3人入选[N];长江日报;2007年

9 李朝辉;给科技插上金色翅膀[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10 陈素白;城市家庭媒介偏好与媒介共享接触分析[N];中华新闻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霞;小倾角船用齿轮箱接触分析及动态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陈锦江;轴承数字化设计及其在高速陶瓷球轴承结构设计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3 刘泗岩;基于细分曲面的医学假体CAD关键造型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4 库祥臣;异形弹簧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范久臣;汽车鼓式制动器多物理场仿真研究及数字化分析平台[D];吉林大学;2009年

6 陆波;基于热弹耦合大功率船用齿轮箱动态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段芳莉;橡胶轴承的水润滑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8 李苏红;基于实体模型的工程图样数字化设计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杨洪秀;活塞缸套系统仿生非光滑界面摩擦与润滑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新宇;基于网格的三维造型和处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振;隧道式锚碇受力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熊菲;基于不同表面纹理的UHMWPE磨损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刘海蓉;冷却运输机滚子输送链的有限元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4 沈法鹏;大型井架拆装专用设备的研制[D];山东理工大学;2006年

5 秦志文;复合材料加筋板螺栓连接结构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李永胜;钢丝绳试验台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7 李呼斯勒;基于ANSYS的齿轮运动副有限元结构分析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年

8 费国标;船用斜齿轮三维动力接触及温度场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覃小雄;有限元接触分析及其在飞机投放挂架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柳溪;接触压力对微动疲劳行为的影响及寿命预测[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66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66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a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