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重载消防试验吊顶液压升降机械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0-08-05 11:53
【摘要】: 火灾伴随火的发现和利用而产生,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人员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和超大规模与复杂建筑增多,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能源的采用,增加了致灾因素与火灾风险。从国际与国内消防科技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为了精确而高效地研究火灾机理及灭火方案,挖掘新的耐火材料,需要进行能够完全真实再现火灾现场的实体消防实验。 大空间消防试验是最重要的火灾实体试验之一,通过升降系统对试验吊顶高度的精确控制,准确模拟实际建筑设施的空间构成,辅以其他设备,可以真实再现火灾现场,从而完成一系列的火灾实体试验。 本论文根据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大空间消防试验的要求,为其研制了一套消防试验吊顶液压升降机械系统,该系统可驱动面积为33m×33m、满载重量为75t试验吊顶按照一定的要求,在3米~24米高度行程范围内上下移动并停留在要求的位置,动态监测工作状态自动调整工作参数,具有运行速度比例可调和多点同步控制功能,并具有高可靠性、多功能性和高安全性,满足消防火灾实体实验的需要。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六章,现分述如下: 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消防试验发展趋势及升降系统相关技术研究现状,说明了进行实体消防试验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本升降系统的设计任务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分析了负载特点和技术要求,对比了齿轮齿条、卷扬、液压三种提升方式在大型重载工况下的应用特点,提出了五种整体结构布置方案,经过论证,最终确定了4液压缸侧置2:1机械配重组合的布置方案,提出了基于主从控制策略的电液比例同步方案,对升降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根据设计要求,对升降机械系统的机构部分进行了设计,升降系统机构主要由顶升、配重、起吊、安全保护四部分组成,利用CAD软件SolidWorks对系统机构进行了集成化设计。 第四章,利用有限元技术,对关键部件进行了仿真分析,提高了升降机械系统机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五章,对升降机械系统液压部分进行了设计和计算,介绍了液压部分的工作原理,并对液压元件进行了设计计算。 第六章,对全文进行了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21
【图文】:
美国UL公司的消防吊顶升降系统
浙江大学硕L学位论文吊顶的长度、宽度、提升高度、满载重量是衡量大空间消防试验几个主要指标。已知如下几家公司试验吊顶相应参数为:M公司,试验吊顶的长度和宽度均为25米,试验吊顶的高度调20米。L公司,试验吊顶的长度和宽度为33米,试验吊顶的高度调节米。
技术降系统多采用电力拖动,电力传动是利用电力设备并调节电参行控制。主要优点是:能量传递方便;信号传递迅速;标准化程自动化等。缺点是:运动平稳性差,易受外界负载的影响;惯性;成本较高;受温度、湿度、振动、腐蚀等环境影响较大。卷丝绳,受到卷扬机绳容量的限制,如果采用多台卷扬机,多台题需要解决。为了改善其传动性能,往往与机械或液压传动结合技术在大型重载工况中的应用有起重设备和升一船机等。卷扬提升称安装在塔柱顶部的多台卷扬机,通过卷筒上的钢丝绳使承船厢保证各卷筒的同步运行,在各卷筒之间加设闭环刚性同步轴。平置为重力平衡重和转矩平衡重。重力平衡重的钢丝绳通过塔柱顶厢相连;转矩平衡重的钢丝绳与卷筒相连,和提升钢丝绳的出绳力矩平衡。
本文编号:2781513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21
【图文】:
美国UL公司的消防吊顶升降系统
浙江大学硕L学位论文吊顶的长度、宽度、提升高度、满载重量是衡量大空间消防试验几个主要指标。已知如下几家公司试验吊顶相应参数为:M公司,试验吊顶的长度和宽度均为25米,试验吊顶的高度调20米。L公司,试验吊顶的长度和宽度为33米,试验吊顶的高度调节米。
技术降系统多采用电力拖动,电力传动是利用电力设备并调节电参行控制。主要优点是:能量传递方便;信号传递迅速;标准化程自动化等。缺点是:运动平稳性差,易受外界负载的影响;惯性;成本较高;受温度、湿度、振动、腐蚀等环境影响较大。卷丝绳,受到卷扬机绳容量的限制,如果采用多台卷扬机,多台题需要解决。为了改善其传动性能,往往与机械或液压传动结合技术在大型重载工况中的应用有起重设备和升一船机等。卷扬提升称安装在塔柱顶部的多台卷扬机,通过卷筒上的钢丝绳使承船厢保证各卷筒的同步运行,在各卷筒之间加设闭环刚性同步轴。平置为重力平衡重和转矩平衡重。重力平衡重的钢丝绳通过塔柱顶厢相连;转矩平衡重的钢丝绳与卷筒相连,和提升钢丝绳的出绳力矩平衡。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继伟;高大空间火灾模拟及探测平台电液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邹大军;升降装置用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宗伟;大型风力发电机叶片模具开合模翻转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1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781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