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端面部分微孔机械密封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21:55
   端面微孔机械密封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机械密封技术,它是在普通机械密封的端面上加出微米级的小坑孔,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密封性能。然而,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是针对端面全部开孔的情况,并且对动力学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端面部分微孔机械密封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机械密封,它既具有端面微孔机械密封润滑性能好的特点,又能克服泄漏量大的缺点。本文从端面部分微孔机械密封端面间的流体动力学分析入手,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方法,深入研究了密封端面间的压力分布以及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密封系统受到轴向扰动时的振动模型,研究了该类机械密封在受到微小轴向扰动时静环和端面间液膜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建立了端面部分微孔机械密封端面间流体动力学分析模型,根据对称性的特点,一个孔栏上的液膜压力分布可表征整个密封面上的液膜压力。通过对密封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的无量纲化,得到了无量纲形式的稳态液膜压力控制方程及其边界条件。 2.采用有限差分法对得到的无量纲稳态液膜压力控制方程进行求解,运用VB语言编制了求解计算程序,并利用Matlab软件显示端面间的液膜压力分布。 3.利用编制的程序对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影响端面部分开孔机械密封性能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得到如下具体结果:(1)微孔密度在0.2左右、深径比在0.02左右时端面的平均压力值最大;(2).几何参数微孔密度、深径比、端面开孔区的宽度与密封环宽度的比值分别在0.2左右、0.015~0.02、0.5~0.6范围内密封性能比较好;(3)当转速、粘度分别大于2000r/min、0.015Pa.s时密封性能较好;(4)与端面全开孔的情况对比,发现虽然开启力、液膜刚度都稍小一些,但在泄漏率方面要比全开孔的情况小很多。 4.建立了密封的轴向振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解析求解。得出密封系统受到强迫振动时,密封环和液膜间隙的变化规律。在计算密封环的运动规律时,对考虑液膜阻尼和不考虑液膜阻尼两种情况作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分析液膜轴向强迫振动时,由于液膜的阻尼系数比气膜的大很多,所以不能忽略液膜阻尼的影响,还发现尽管扰动振幅达到了300微米,液膜的变化量最大值不超过0.5微米。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TH136
【部分图文】:

机械密封,基本结构,动环,静环


偿机构弹力(或磁力)的作用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而构成的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是流体机械旋转轴密封最为主要的类型,使用量很大,应用面很广。图1.1为最常见的普通机械密封结构,它主要由静环、动环和补偿机构(弹簧)等组成。静环静止不动,而动环随旋转轴一起回转并与静环紧密贴合以阻止密封介质的泄漏。动环和静环端面作相对滑动,由于密封端面间的互相摩擦必然会产生磨损,此时动环由于补偿机构的作用可以作轴密封端面间的良好接触,以保证流体不会从密封端面泄向移动,从而保持漏。另外,辅助密封圈与其接触部分无相对运动,属于静密封,施加一定预紧力可保证各密封点紧密不漏。入 入入入 入 \\\\/、一}}}一一「 「「「一一T一 ]]]1.动环座;2.弹簧;3、4动环辅助密封圈;5.动环;6.静环;7.静环辅助密封圈图1.1机械密封基本结构由于机械密封具有密封性能良好、工作可靠、泄漏量小、使用寿命长、功率消耗少、对轴或轴套几乎无磨损,抗震性强等一系列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泵、压缩机、搅拌反应釜、搅拌器、转盘塔等旋转机械上

端面,机械密封,微孔


摩擦功耗又远低于普通机械密封。综上所述可知螺旋槽的研究及应用己经相当成熟且密封性能也比较好,但是其制造成本比较高、.计算杂,一直以来,各国研究都想研究出一种新型的机械封使其成本降低,计算简便。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机械封—端面微孔机械密封,它制造成本低、计算简便,密封性能能满足要求。图1.IOY字3端面微孔机械密封国内外研究进展3.1端面微孔机械密封的理论研究进展端面微孔机械密封是在普通机械密封的端面上加工出微米级的小坑孔端面微孔机械密封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整个静环端面或动环端,如图1.11所示;另一类是仅在部分端面区域加工微孔,如图1.12所

端面,微孔,机械密封,理论研究


端面微孔机械密封是在普通机械密封的端面上加工出微米级的小坑孔。目前常见的端面微孔机械密封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整个静环端面或动环端面均加工微孔,如图1.11所示;另一类是仅在部分端面区域加工微孔,如图1.12所示图1.fl端面全开孔图1.12端面部分开孔端面微孔机械密封最早的理论研究源于1989、1990[72, 73]年Kanenko关于多孔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军煜;;聚合釜机械密封的改进[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1年08期

2 刘斌;车万慧;;机械密封中急冷的作用[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10年04期

3 贺爱侠;;柴油泵机械密封泄漏分析[J];煤炭技术;2011年07期

4 陈湘田;;论旋转设备中的机械密封效用及故障的方法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6期

5 刘彦军;;机械密封泄露原因及原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6 刘斌;;泵用机械密封故障分析及对策[J];机电信息;2011年18期

7 尹夏冰;谢涵;赵荣;;浅谈离心泵机械密封常见故障及控制措施[J];机电信息;2011年18期

8 李爱贤;;机械密封失效的原因及其改进策略探究[J];机电信息;2011年18期

9 李站丰;孙继锋;;机械密封失效原因与改进措施[J];氯碱工业;2011年05期

10 刘星;童金侠;马莉;;机械密封泄漏原因分析与对策[J];辽宁化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华;张守森;张凯;;多相泵机械密封的性能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陈月环;毛文忠;赵彩虹;;热油泵高压端机械密封的改造[A];2000年晋冀鲁豫鄂蒙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0年

3 王双年;;机械密封改进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A];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二分册)[C];2003年

4 廖和滨;杨晓翔;刘康林;郭金泉;;机械密封静环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A];第二届全国工业摩擦学大会暨第七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叶有楠;刘晓辉;;GPA95机械密封国产化问题及对策[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劲;;沉没辊机械密封失效分析与对策[A];2004年全国炼钢、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04年

7 荆志巍;;汽车涂装工厂机械密封问题分析解决[A];设备管理与维修实践和探索论文集[C];2005年

8 马雪峰;;常用机械密封的设计计算[A];2002年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王盈;朱震东;;低沸塔底料泵机械密封的改造[A];2004年全国化工、石化装备国产化暨设备管理技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朱健;;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发电机定子冷却水泵机械密封的改进研究[A];中国核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烨辉;我国成功掌握核级泵机械密封技术[N];中国工业报;2010年

2 特约记者 张敬霞;八成新 九成熟 十分绝[N];中国石油报;2011年

3 通讯员 张敬霞;石化“十大绝招绝技”十分绝![N];大庆日报;2011年

4 山西原平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窦宏庆;泵用机械密封的泄漏分析及检修[N];山西科技报;2009年

5 吴宏富;驰骋在微纳米、机械密封王国[N];经理日报;2009年

6 王秋 整理;把个人钻研变成一群人的事业[N];工人日报;2011年

7 沈文;国产化需新思路新技术新工艺[N];中国石化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成吉昌;追求机械密封技术的最高境界[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9 刘伊婷;机械密封件实物质量合格率99.5%[N];中国质量报;2008年

10 张德志;机械密封件产品抽查 合格率99.5%企业被曝光[N];中国工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鑫;核主泵用流体动静压型机械密封的性能研究与端面型槽优化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2 孙见君;机械密封泄漏预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3 王和顺;干气密封运行状态稳定性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万轶;表面织构与合金化改善密封材料摩擦学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任婕;泡沫镍/聚四氟乙烯机械密封复合材料及摩擦学行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胡志栋;端面油膜密封缝隙变粘度流体流动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丁雪兴;干气密封螺旋槽润滑气膜的稳、动态特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高;端面部分微孔机械密封特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佘志刚;基于MATLAB的端面微孔机械密封性能参数计算及优化[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3 汤新雄;三种不同端面几何形貌机械密封的性能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刘云;变速调节机械密封实验系统的研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5 高洪岩;新型机械密封实验装置研发[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赵龙;泵用机械密封工作环境及其改善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周亚军;机械密封在机泵上的应用及故障处理[D];山东大学;2011年

8 汪义高;余热排出泵机械密封系统设计及热力特性研究[D];西华大学;2010年

9 任宝杰;机械密封在线监测及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魏琳宗;核电站冷却剂主泵机械密封的流固热耦合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6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26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5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