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是指通过电子元器件控制转向系统的机械元件来代替传统转向系统中的机械或者液压式的转向方式来实现转向,并将驾驶员的转向输入数据和车辆的转角、速度、转向所受阻力等数据用传感器记录,再将这些数据传递给转向控制器,控制器按照已有的控制数据及算法计算输出转向控制信号,实现转向。 装载机线控转向原理可以描述为:装载机转向装置上的传感器检测转向盘的转向输入,通过数据传输将转向输入数据传递给装载机上的控制器,转向控制系统发出反馈信息,同时转向控制系统也从转向输入机构获得转向指令,此时的转向情况通过数据总线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这些信息综合分析,指挥整个转向系统完成转向。 转向装置和路感反馈装置的使用,是本设计的创新之处。ECU根据转向的角度、车速等信息,控制电液比例阀做出相应动作,实现转向。与此同时,ECU根据转向油缸压力,控制路感反馈装置,实现路感反馈。 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中方向盘的转动角度范围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节,在高速行驶工况时,方向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范围为900°,单方向连续转动900°时,,达到车辆右全转向或左全转向位置,在低速装载作业时,方向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范围为180°,单方向连续转动180°时,达到车辆右全转向或左全转向位置。 该线控转向系统采用8051单片机等电子器件,取代了机械或者液压转向系统。通过程序控制各个部件,实现转向的实时控制,转向传动比可调,路感反馈。
【关键词】:装载机 线控转向 转向装置 反馈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2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7
- 1.1 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0-11
- 1.1.1 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的现状10
- 1.1.2 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10-11
- 1.2 几种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及存在的问题11-14
- 1.2.1 传统机械转向系统11
- 1.2.2 液压转向系统11-13
- 1.2.3 线控动力转向系统13-14
- 1.3 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4-15
- 1.4 研究内容15
- 1.5 本章小结15-17
- 2 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方案设计17-23
- 2.1 引言17
- 2.2 装载机线控转向原理17-19
- 2.2.1 装载机线控转向原理概述17-19
- 2.2.2 电液比例阀19
- 2.3 液压油路原理19-21
- 2.4 ECU 内部程序框图21-22
- 2.5 本章小结22-23
- 3 装载机线控转向方向盘装置的设计23-35
- 3.1 内啮合齿式方向盘装置23-29
- 3.1.1 内啮合齿式方向盘装置设计背景23-24
- 3.1.2 内啮合齿式方向盘装置原理24-29
- 3.2 行程挡块式方向盘装置29-34
- 3.2.1 行程挡块式方向盘装置设计背景29-30
- 3.2.2 行程挡块式方向盘装置原理30-34
- 3.3 本章小结34-35
- 4 路感反馈35-42
- 4.1 路感及路感反馈概述35
- 4.2 传统路感反馈35-36
- 4.3 新型路感反馈方案36-41
- 4.3.1 齿轮油泵式路感反馈原理36-37
- 4.3.2 直流电机式路感反馈原理37-39
- 4.3.3 磁粉刹车器式路感反馈原理39-41
- 4.4 本章小结41-42
- 5 装载机线控转向电路设计42-54
- 5.1 Protel 99SE42-44
- 5.1.1 Protel 99SE 的系统组成42-43
- 5.1.2 Protel 99SE 的功能特性43
- 5.1.3 Protel 99SE 部分快捷键43-44
- 5.2 利用 Protel 99SE 绘制原理图44-46
- 5.3 利用 Protel 99SE 制作 PCB 电路板46-48
- 5.4 Proteus 仿真电路48-52
- 5.4.1 Proteus 软件介绍48-50
- 5.4.2 Proteus 绘制电路图50-52
- 5.5 本章小结52-54
- 6 程序的编写与调试54-70
- 6.1 Keil 软件54-55
- 6.2 软件所操作芯片的介绍55-58
- 6.2.1 8051单片机55-57
- 6.2.2 ADC083257-58
- 6.3 Keil 编程58-69
- 6.3.1 主函数58-60
- 6.3.2 ADC0832 读取油缸压力与位移程序60-62
- 6.3.3 液晶显示程序62-63
- 6.3.4 位移、压力、转角与转矩的实时写入程序63-65
- 6.3.5 键盘程序65-67
- 6.3.6 转向程序67-69
- 6.4 本章小结69-70
- 总结与展望70-72
- 参考文献72-76
- 附录76-87
- 致谢87-8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88-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和平;钟绍华;;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J];上海汽车;2006年11期
2 汪珊;何天明;张久然;;双前桥线控转向系统的应用研究[J];北京汽车;2009年02期
3 杨文兴;杨俊智;周强;刘建民;;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3年11期
4 杨文兴;杨俊智;周强;;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J];机械制造;2013年09期
5 朱华;;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研究综述[J];汽车与安全;2011年09期
6 王剑;;“转向”何方 线控转向系统(Steering-By-Wire)将量产[J];汽车消费报告;2013年02期
7 于蕾艳;林逸;施国标;;线控转向系统的角传动比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08期
8 于蕾艳;林逸;施国标;;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分析[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8年04期
9 于蕾艳;林逸;施国标;;遗传算法优化线控转向系统角传动比的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8年08期
10 田红涛;杨明忠;;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应用和发展[J];机械制造;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杰;陈宁;高翔;;车辆线控转向系统的分数阶鲁棒控制研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吴定才;;汽车线控转向系统SBW研究[A];四川省第九届(2009年)汽车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罗石;线控转向系统主动安全预测控制策略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杨胜兵;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何磊;基于FlexRay总线的线控转向系统双电机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祥;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双向控制及变传动比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胡静波;装载机容错线控转向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国章;电动代步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重庆大学;2007年
2 薛兆俭;线控转向系统实验台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欧阳海;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唐绍丰;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永;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蔡英武;线控转向系统参数与整车匹配设计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邢海涛;汽车线控转向系统补偿控制方法研究和验证[D];吉林大学;2013年
8 沙飞;线控转向系统电控单元的开发与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9 汤传军;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线控转向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
10 田争芳;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装载机线控转向系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5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5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