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管十字臂旋转夹持叠垛装置的设计
【部分图文】:
叠垛机构位于缠绕段,每叠垛一层叠垛机构下降一个不锈钢管高度,直至叠满10层或5层,再一起下降,将叠好的不锈钢管放在缠绕段输送带上向前输送。如图1所示,拟定两种叠垛方案将不锈钢管从放料段移动到叠垛机构上。方案一如图1(a)所示,由行走小车、升降机构、夹持机构、叠垛机构组成,升降机构固定在行车小车上,当行走小车位于实线位置时,升降机构带动夹持机构下降,夹持机构从两端夹住不锈钢管,然后升降机构上升,行走小车运动倒虚线位置处时,升降机构下降,夹持机构将不锈钢管叠垛,之后升降机构上升,行走小车返回实线位置,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方案二如图1(b)所示,在放料段和缠绕段之间,采用十字旋转臂机构,在十字臂1和十字臂2上均固定了夹持机构,当十字臂1处于水平位置时,其上的夹持机构从两端夹紧一层10根不锈钢管,十字臂顺时针旋转900,十字臂2处于处于水平位置,十字臂2上的夹持机构从两端夹紧一层10根不锈钢管,十字臂顺时针继续旋转900,十字臂1上夹持机构松开不锈钢管,将一层不锈钢管放在叠垛机构上,之后十字臂再顺时针旋转900,开始下一个工作循环。第一种方案中行走机构、升降机构、夹持机构的设计难度不大,但由于涉及多个动作,如小车往复运动、升降机构的上升与下降、抓取机构的夹紧与松开,叠垛效率较低。第二种方案采用十字臂旋转夹持机构,十字臂一端夹紧不锈钢管,另一端松开不锈钢管进行叠垛,叠垛效率较高,但该方案难点在于十字臂旋转过程的准确定位,且每个十字臂上夹持机构夹紧及松开时不能互相影响。通过以上分析,方案二叠垛效率高于方案一,解决十字臂旋转过程的精确定位,并准确控制夹持机构夹紧及松开,选择方案二较优。
十字臂旋转夹持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十字臂1、十字臂2、主轴、气缸、步进电机、单向轴承、带座轴承、电刷、气管接头和机架等;十字臂及每个臂上的气缸固定座通过焊接加工在一起,两个十字臂通过键连接分别安装在主轴的两端,每个十字臂的四个臂端上,通过气缸固定座分别固定一个TN系列双轴气缸,各个气缸的工作部位固定一块硅胶板,以用来增大摩擦夹紧不锈钢管,通过气缸固定座条形孔调节气缸的固定位置,以适应不同规格不锈钢管的夹持;主轴通过步进电机驱动旋转,在步进电机和转轴之间设置减速机,减速机通过键连接和安装座分别安装在转轴和机架的中间部位。主轴的两端通过带座轴承、中间通过两个单向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电刷用来切换气缸的通电状态,使气缸在放料段夹紧不锈钢管,在叠垛段松开不锈钢管;气管接头与气管的进气口滑动接触,使十字臂转动时气管接头始终与各气缸的进气口、排气口连通。为了解决十字臂旋转过程的精确定位,并准确控制夹持气缸夹紧及松开,该机构做了如下创新设计:
(1)选用110BYG步进电机,减速机选用减速比大且具有反向自锁功能的涡轮蜗杆减速机,型号为NMRV9040-80B5。因主轴直径为?40、长度为1658mm,为了加强对主轴的支撑,设计如图3所示的单向轴承座,每个单向轴承座安装两个单向轴承。(2)采用的电刷包括5路集电环及碳刷,将4个电磁阀的正极分别通过碳刷接在5路集电环的4个触头上,将4个电磁阀的负极均接在5路集电环的1个触头上,实现电源信号传送以控制气缸的夹紧及松开,电刷安装在位于十字臂和带座轴承之间的主轴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开源;陈思涛;戚春晓;彭一航;;一种新型不锈钢管叠垛与输送装置的设计与实现[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年10期
2 高泽普;蒋艳灵;章志峰;李建国;;流体系统用不锈钢管路的污染控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2年10期
3 杜锋;;日本开发成功空调连接用不锈钢管[J];上海金属;2008年05期
4 ;日本开发成功空调连接用不锈钢管[J];安徽冶金;2008年03期
5 ;高性能不锈钢管[J];武钢技术;2002年03期
6 ;低成本的不锈钢管[J];炼钢;2002年05期
7 孙伟;史伟峰;;大型不锈钢管连续生产线液压站降温改造[J];机床与液压;2012年18期
8 韩建伟;日本锅炉用新型不锈钢管的开发[J];焊接;2002年06期
9 苗玉刚;王刚;金洪吉;刘翠;;一种绿色节能的复合夹紧系统[J];机械制造;2017年07期
10 聂丹;杨全勇;胡冠之;;双轴剪刀自锁夹紧扫齿机构设计[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甄亮;整体多层夹紧式高压容器预应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朱晓;无摩擦气缸及高精度气动负载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高焓;弹性密封振动减摩特性及其在气缸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国良;气缸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褚凌鹏;气缸动力学与缓冲性能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3 舒浩;多级双作用玻璃钢气缸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符昊;气缸自调整缓冲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5 郭世军;直线气缸的位置控制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6 邝靖雅;负载对气缸缓冲性能影响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刘欣岩;气缸低速爬行时建模与仿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8 尚昊亮;基于高速开关阀的气缸控制策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9 安佰军;摆动制动气缸研制及位置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张天泽;高速气缸的缓冲结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64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6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