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流泵叶轮和导叶数量匹配分析
【部分图文】:
为了能够真实地反映混流泵内部复杂的流动情况,对混流泵段的流体域进行了全流场数值模拟,将计算域分为进水直管段、叶轮室、导叶体、后导水锥和出水弯管段共5个部分。混流泵段的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进水直管段、后导水锥和标准60°出水弯管段3个计算域均采用ICEM软件进行结构化网格划分,网格质量达到0.4以上,符合计算要求。混流泵叶轮和导叶体在Turbo-Grid中进行结构化网格划分。基于CFX数值模拟软件,采用三维不可压缩N-S方程描述混流泵内部流动,选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封闭方程组。采用SIMPLEC算法求解不可压缩N-S方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壁面采用无滑移边界条件,近壁区域采用标准壁面函数处理,进口采用压力进口边界条件,出口采用质量出流条件。
改变叶轮叶片数来探究叶轮叶片数变化对混流泵性能的影响。分别取Z1=4、5和6,计算得出不同叶轮叶片数下叶轮的外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可知,当Q=0.8Q0时,叶轮的扬程随叶轮叶片数的增加而变大,叶片数越多,扬程越高,而效率变化不明显;Q=Q0时,扬程随叶轮叶片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叶轮叶片增加到6片时效率下降较为明显;Q=1.2Q0时,扬程增加并不明显,而效率下降显著,叶轮叶片数为6时的效率比叶轮叶片数为4时下降了约5%。在小流量工况下不同叶片数对效率影响不明显;在大流量工况下由于扬程降低,摩擦损失占比较大,因此不同叶片数对效率影响较大。总体来看,不同流量下叶轮的外特性随叶轮叶片数的增加变化趋势是不一致的,扬程在小流量下变化幅度大,效率在大流量下变化幅度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叶轮不同叶片数下的内部流动状况,取设计工况叶轮轮毂到轮缘span=0.6处的压力分布云图,如图3所示。可知,Z1=4时,叶片吸力面存在较大的低压区,在压力面靠近尾缘的位置存在较小范围的高压区;Z1=5时,叶片吸力面位置的低压区面积减小,叶轮出口位置高压区面积扩大十分明显,说明叶片做功能力明显增强;Z1=6时,叶轮压力面出口位置高压区面积增大,但增大量也不明显,说明叶片进一步提高做功能力有限。这也验证了外特性的变化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叶轮不同叶片数下的内部流动状况,取设计工况叶轮轮毂到轮缘span=0.6处的压力分布云图,如图3所示。可知,Z1=4时,叶片吸力面存在较大的低压区,在压力面靠近尾缘的位置存在较小范围的高压区;Z1=5时,叶片吸力面位置的低压区面积减小,叶轮出口位置高压区面积扩大十分明显,说明叶片做功能力明显增强;Z1=6时,叶轮压力面出口位置高压区面积增大,但增大量也不明显,说明叶片进一步提高做功能力有限。这也验证了外特性的变化趋势。结合图2、3来看,叶轮叶片数增加可以提高叶片做功能力,提高扬程;减小叶片吸力面的低压区面积,可以改善叶轮的汽蚀性能,但是也会致使叶轮的效率降低。并且,增加叶轮叶片数,叶轮的扬程并不是线性增加,汽蚀性能的改善也会随着叶片增多而减弱。另外,当叶轮叶片数增加时,会造成水流与叶片之间的摩擦损失相应增加,从而导致效率降低,这种现象在大流量工况下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新华;桑建国;李娟;刘厚林;;工程塑料泵叶轮强度计算[J];排灌机械;2007年02期
2 何希杰,劳学苏;混流泵叶轮叶片设计方法[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刘松;;燃油泵叶轮异常斑痕的形成原因分析[J];失效分析与预防;2018年06期
4 任晓雯;赵建树;;叶轮叶片的进口参数对水泵性能的影响[J];排灌机械;1984年03期
5 褚鹏飞;张育斌;薛倩倩;;基于ANSYS Workbench叶轮叶片流固耦合分析[J];价值工程;2015年15期
6 余琦;;轴流通风机叶轮叶片焊接工装设计改进及应用[J];风机技术;2015年03期
7 白志伟;;两级叶轮叶片数配合对风机性能的影响[J];机械管理开发;2018年09期
8 刘建强;;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叶轮叶片失效分析及改进方法[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2年06期
9 宋莉花;刘彦春;;混流泵叶轮切割规律的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07年04期
10 王建男;姚玉花;杨树桦;肖忠会;关振群;;超速预加载对叶轮疲劳性能的影响[J];机械强度;2017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桂超;混流泵叶轮的自动优化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2 李树鹏;叶轮叶片曲面的可展面近似及粗加工区域规划[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陆河权;冲压泵叶轮出口与导叶进口匹配的设计与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4 谢德正;轴流泵叶轮的自动优化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5 徐况来;旋转喷射泵叶轮和集流管设计研究及内部流动的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贾婉君;结构参数对旋涡泵内部流场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D];燕山大学;2014年
7 赵杭;复杂工况下离心压缩机叶片疲劳寿命预测[D];东北大学;2013年
8 高禹;CZ系列卧式离心泵叶轮叶片型线优化[D];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
9 朱柏林;基于遗传算法的离心泵优化设计及其性能分析[D];湘潭大学;2013年
10 赵信智;核主泵叶轮湿模态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79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7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