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液压振动台振动环境模拟的控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3 12:10
   振动环境模拟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国防军事等领域,目前已成为检测和提高装备可靠性的必备手段。通过使用特定的振动模拟设备和控制技术模拟产品在使用,运输以及存储等过程中所受到的振动激励,可以检测设计上的不足和缺陷,为及时地修正设计提供依据。 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液伺服仿真及试验系统研究所承接的“单水平向液压振动台数控系统改造”为项目背景,对模拟随机和正弦两类振动环境涉及的关键控制技术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于充分发挥液压振动台在振动环境模拟方面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液压振动台实时控制单元由伺服控制器和振动控制器两部分组成。伺服控制器实现运动平台的数字闭环控制,它是实现各类振动环境模拟的控制基础。本文针对液压振动台动力机构固有频率比较低、阻尼比很小的特点,引入三参量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拓展系统频宽。同时,文中应用根轨迹设计法对控制器参数进行设计,充分考虑了伺服阀动态特性对激振器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高斯随机振动环境是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类振动环境,功率谱密度通常作为此类振动环境模拟的等价条件。而驱动平台运动的激励信号必须为时域信号,因此如何完成功率谱密度至时域信号的转换是此类振动环境模拟的首要工作。本文首先对该类振动环境的数值模拟技术进行了系统地论述,提出了基于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参数模型和Ziggurat高斯随机数生成算法的数值模拟方法。实时构造的AR模型对平稳、各态历经和独立的高斯白噪声进行滤波,从而实现了对驱动功率谱密度的精确时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仅模拟精度高,而且计算量小,计算简单,同时能够保证时域驱动信号的各项统计特征要求。另外,该方法支持xPc Target快速控制原型技术,极大地简化了驱动信号的生成过程。在随机过程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考虑到激振器和负载特性的影响,为保证足够的功率谱密度再现精度,需要对驱动功率谱进行迭代控制。控制点处的响应功率谱密度估计值是迭代控制过程中的反馈量(也称为被控制量),其估计精度与响应信号测量的统计自由度密切相关。为此,通过详细分析响应信号功率谱密度估计时的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功率谱平均方法,,该方法不仅提高了响应信号功率谱估计的置信度和精度,而且缩短了功率谱再现迭代控制中的回路时间,进而提高了控制过程的实时性。 传统的频谱均衡控制算法(无论是线性域积分控制还是对数域积分控制)均采用控制误差直接补偿的闭环控制策略,其稳定性受到反馈增益和外界干扰的影响。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通常需要选择较小的反馈增益,但是这样做却导致均衡时间变得很长。为了克服这种缺陷,本文提出了频域X滤波变步长LMS算法,基于此算法构造了随机振动功率谱再现的自适应控制律。在实时闭环控制的同时,阻抗函数(系统频响函数的逆)在频域内被不断修正,改善的阻抗函数可以允许更高的反馈增益,从而使均衡时间缩短而又不失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传统的频谱均衡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控制精度。 正弦扫频振动试验既可以确定样品的共振频率和导致样品失效的危险频率,还可以进行扫频耐久性试验。本文针对正弦扫频信号实质上为瞬态信号的本质特性,提出了基于相位函数解析解的信号综合算法,并基于此信号综合算法设计了一种数字跟踪滤波器。该信号综合算法不仅可以提高输出波形的精度,而且可以与外差操作紧密结合,将响应信号在当前频率点的频谱平移至直流分量附近,该直流分量包含响应信号在当前频率点的基频幅度信息。直流中频检测器通过选择适当的低通滤波器释放出直流分量,即可实现跟踪滤波处理。仿真表明这种数字跟踪滤波器特别适合于正弦扫频信号的时变谱分析。另外,传统的幅度控制算法采用固定的压缩比,它无法解决对不同频段和不同系统特性的适应性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引入优化概念,设计了一种分频段变压缩比积分控制器,提高了的正弦扫频振动控制的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控制技术的优越性。 基于xPc Target快速控制原型技术开发了用于随机振动功率谱再现和正弦扫频振动的多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并针对各种控制策略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仿真研究的结论,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各种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TH113.1
【部分图文】:

振动环境,液压振动台,模拟系统,组成框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模拟技术概述拟技术主要研究各种自然振动环境及诱发振动环初期,为了提高装备在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水平,始从事振动环境模拟技术的研究。图 1-1 给出了基系统的基本组成,它主要由机械平台、液压源、伺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计算机系统一般包含监控管。监控管理单元实现人机对话,实时控制单元实现杨志东:液压振动台振动环境模拟的控制技术研究

功率谱密度,原理框图,振动控制


Fig.1-3 Principle of PSD replication 70 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以小型机为核心的数字式随机C-500、美国 HP 公司的 5427A 等。其随机振动试验功B,均衡时间亦减小为几秒至几十秒,但芯片集成度低、性差、维修困难,而且价格非常昂贵。 80 年代出现了功能更全、性能更高的系统,如美国 GGR-2514,SD 公司的 SD-1700 和 SD-1500,英国 Solatro品。数字式振动控制器的发展使振动试验进入了新的发 80 年代中期,Tebbs 和 N.Hunter 发表了一篇论文,介动试验控制系统,对振动信号在频域的分析与处理方频率分辨率的确定和频域随机化技术等。美国 UD 公 和 DSP 的振动控制器——UD400AT,它采用了当时 DSP 芯片 TMS320C10,这是数字式振动控制系统向,IMV、LDS、SD、DP 等振动试验设备厂商分别开的新型数字式振动控制系统。 80 年代之后,振动控制器的研究开始向多轴控制器上

公司,多轴


第 1 章 绪论目前,多轴振动控制技术被几家国外振动测试与控制专业厂家所垄国 STI 公司、Wyle 实验室、MTS 公司、Data Physics(DP)公司、mic(SD)公司和比利时的 LMS 公司等。DP 公司的振动控制器 Sign轴和多轴两类,如图 1-5 所示。美国 STI 公司和 Wyle 实验室各自动控制器是功能较为完善的两种控制系统。可以进行多轴随机振动)控制、多轴正弦扫频振动(含定频正弦振动)控制、多轴瞬态振动(包全文数据库 2011年 第11期 工程科技Ⅱ辑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万凯;王萍;朱冬云;;电液振动台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仪器仪表用户;2012年04期

2 宫海彬;苏建;徐观;王兴宇;张志国;王星;;三自由度疲劳振动台的设计及固有频率分析[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肖长志;地震模拟试验系统控制技术研究(学术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伟;两自由度液压振动台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曲颖;六自由度振动试验台伺服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马军辉;吊篮刚度对离心机振动台控制特性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齐伟;液压振动台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2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882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