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17:27
传统的摆线针轮减速器通常采用两片相同的摆线轮以偏心相差180°布置的结构。这种结构型式不仅转臂受力大,而且内外圈相对转速高于输入轴的转速,使得摆线轮与偏心套之间的转臂轴承成为整个机构中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转臂轴承的尺寸受输出结构大小的影响,使得减速器传递的功率受到限制。为了克服传统结构摆线针轮减速器的上述缺陷,提高传递功率、传动效率和承载能力,本文采用了三片偏心方向相距120°的摆线针轮新型行星传动结构。论文围绕这种新型减速器的设计方法、理论分析、传动试验等若干问题展开深入系统地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介绍新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基本结构、特点和运动原理,确定了摆线轮的偏心方向和修形方法,完成了摆线针轮减速器的总体方案和结构设计。2.建立了新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数学模型,并详细计算了样机的各个主要参数。3.具体分析了针齿与摆线轮、输出机构的柱销套与摆线轮、转臂轴承的作用力情况,并建立其计算方法;分析摆线轮与针齿间表面和输出机构柱销的主要失效形式,从而建立其强度计算方法;利用计算方法输出计算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4.利用Pro/ENGINEER软...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针齿和针齿壳卧枕式结构
转臂轴承受力从m一Fi在水平方向的合力艺凡和垂直方向的合力艺F口为:
根据第二章的计算分析结果,采用 Pro/ENGINEER以特征化的方式呱4。、43〕建立其它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再对所有零件进行装配,形成装配图。图5.2是转臂轴承的剖面图,图5.3是FA45一59机型三维实体造型装配图,图5.4是其装配图的爆炸图,图5.5是三维实体造型剖面图。第41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的试验研究[J]. 李力行,何卫东,王秀琦,李瀛,葛宰林,鲍君华.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5(01)
[2]新型摆线针轮减速器[J]. 夏正权. 通用机械. 2004(10)
[3]2K-V型摆线针轮减速器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J]. 戚厚军,孙涛,刘继岩,李充宁. 机械传动. 2004(02)
[4]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的优化设计[J]. 于影,于波,陈建新,胡胜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04)
[5]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动态理论回转误差的计算与分析[J]. 单丽君,关天民. 机械传动. 2002(02)
[6]摆线针轮行星传动中摆线轮最佳修形量的确定方法[J]. 关天民. 中国机械工程. 2002(10)
[7]超小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及其受力分析的研究[J]. 关天民,孙英时.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1(05)
[8]2K—V型行星传动中摆线针轮啮合的传动精度研究[J]. 李充宁,刘继岩,孙涛. 机械工程学报. 2001(04)
[9]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可靠性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J]. 关天民. 机械传动. 2001(01)
[10]多齿差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齿形及啮合特性的理论分析[J]. 高兴岐,黄秋波. 机械传动. 2000(04)
硕士论文
[1]双电机驱动双曲柄四环板针摆行星传动的优化设计[D]. 鲍君华.大连铁道学院 2004
[2]FA传动齿形优化和齿面接触状态有限元分析[D]. 张东生.大连铁道学院 2004
本文编号:2965002
【文章来源】:国防科技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针齿和针齿壳卧枕式结构
转臂轴承受力从m一Fi在水平方向的合力艺凡和垂直方向的合力艺F口为:
根据第二章的计算分析结果,采用 Pro/ENGINEER以特征化的方式呱4。、43〕建立其它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再对所有零件进行装配,形成装配图。图5.2是转臂轴承的剖面图,图5.3是FA45一59机型三维实体造型装配图,图5.4是其装配图的爆炸图,图5.5是三维实体造型剖面图。第41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曲柄环板式针摆行星传动的试验研究[J]. 李力行,何卫东,王秀琦,李瀛,葛宰林,鲍君华.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5(01)
[2]新型摆线针轮减速器[J]. 夏正权. 通用机械. 2004(10)
[3]2K-V型摆线针轮减速器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J]. 戚厚军,孙涛,刘继岩,李充宁. 机械传动. 2004(02)
[4]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的优化设计[J]. 于影,于波,陈建新,胡胜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04)
[5]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动态理论回转误差的计算与分析[J]. 单丽君,关天民. 机械传动. 2002(02)
[6]摆线针轮行星传动中摆线轮最佳修形量的确定方法[J]. 关天民. 中国机械工程. 2002(10)
[7]超小型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及其受力分析的研究[J]. 关天民,孙英时.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1(05)
[8]2K—V型行星传动中摆线针轮啮合的传动精度研究[J]. 李充宁,刘继岩,孙涛. 机械工程学报. 2001(04)
[9]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可靠性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J]. 关天民. 机械传动. 2001(01)
[10]多齿差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齿形及啮合特性的理论分析[J]. 高兴岐,黄秋波. 机械传动. 2000(04)
硕士论文
[1]双电机驱动双曲柄四环板针摆行星传动的优化设计[D]. 鲍君华.大连铁道学院 2004
[2]FA传动齿形优化和齿面接触状态有限元分析[D]. 张东生.大连铁道学院 2004
本文编号:2965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965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