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治与协商机制的柔性制造车间智能调度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21:09
柔性制造环境下车间生产调度问题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多目标、多约束、多资源相互协调等特点。鉴于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一直以来是生产管理和组合优化领域的重点和难点课题。本论文在充分吸收近十余年间基于Agent或Holon的非集中式生产调度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具有生产加工柔性的、多单元、离散作业型(Job Shop)制造车间为研究对象,围绕基于Holon的协商与自治调度关键技术(实体封装、控制体系结构、协商机制和核心算法)展开研究,提出了基于Holon概念模型的、集成强化学习机制的合同网协议和改进过滤定向搜索算法的自治与协商智能调度技术,以提供实用有效的求解方法、改善柔性制造车间适应内部动态环境和外部市场快速变化的能力。具体地,本文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首先从基于Agent或Holon的自治与协商调度的关键技术(实体封装、控制体系结构、协商机制和核心算法)角度详细综述了近些年间基于Agent或Holon的自治与协商生产调度、核心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引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意义;2.针对可靠性、可扩展性和适应性等要求,提出了基于Holon的柔性制造车间控制体系结构,描述了组件Hol...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车间业务层次
54图 3-12. MWB 死锁分析界面Fig. 3-12. The interface of the deadlocks analysis in MWB.
实例问题4×5/12的仿真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虚拟生产系统的自适应动态调度机理及算法[J]. 李琳,江志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09)
[2]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优化研究[J]. 吴秀丽,孙树栋,余建军,张红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05)
[3]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机器人合作行为获取[J]. 李冬梅,陈卫东,席裕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5(08)
[4]基于AOCPN的半导体生产线多代理交互协议建模技术[J]. 翟文彬,张洁,严隽琪,马登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5(07)
[5]Agent通信语言综述[J]. 王世进,周炳海,陶丽华,奚立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21)
[6]一种基于分布式强化学习的多智能体协调方法[J]. 范波,潘泉,张洪才. 计算机仿真. 2005(06)
[7]基于Pi-演算的Web服务组合的描述和验证[J]. 廖军,谭浩,刘锦德. 计算机学报. 2005(04)
[8]作业车间动态调度研究[J]. 潘全科,朱剑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5(02)
[9]基于混合微粒群优化的多目标柔性Job-shop调度[J]. 夏蔚军,吴智铭. 控制与决策. 2005(02)
[10]生产调度理论和方法研究综述[J]. 徐俊刚,戴国忠,王宏安.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4(02)
博士论文
[1]基于MAS技术的焦炉集气管压力智能解耦与协调控制研究[D]. 秦斌.中南大学 2006
[2]敏捷供应链协同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 孙永军.浙江大学 2003
[3]分布式系统形式化建模技术研究[D]. 郑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 2003
[4]基于π演算的软件体系结构形式化研究[D]. 任洪敏.复旦大学 2003
[5]Holonic制造系统模型及控制技术研究[D]. 袁红兵.南京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65301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车间业务层次
54图 3-12. MWB 死锁分析界面Fig. 3-12. The interface of the deadlocks analysis in MWB.
实例问题4×5/12的仿真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虚拟生产系统的自适应动态调度机理及算法[J]. 李琳,江志斌.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09)
[2]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优化研究[J]. 吴秀丽,孙树栋,余建军,张红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05)
[3]基于强化学习的多机器人合作行为获取[J]. 李冬梅,陈卫东,席裕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5(08)
[4]基于AOCPN的半导体生产线多代理交互协议建模技术[J]. 翟文彬,张洁,严隽琪,马登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5(07)
[5]Agent通信语言综述[J]. 王世进,周炳海,陶丽华,奚立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5(21)
[6]一种基于分布式强化学习的多智能体协调方法[J]. 范波,潘泉,张洪才. 计算机仿真. 2005(06)
[7]基于Pi-演算的Web服务组合的描述和验证[J]. 廖军,谭浩,刘锦德. 计算机学报. 2005(04)
[8]作业车间动态调度研究[J]. 潘全科,朱剑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5(02)
[9]基于混合微粒群优化的多目标柔性Job-shop调度[J]. 夏蔚军,吴智铭. 控制与决策. 2005(02)
[10]生产调度理论和方法研究综述[J]. 徐俊刚,戴国忠,王宏安.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4(02)
博士论文
[1]基于MAS技术的焦炉集气管压力智能解耦与协调控制研究[D]. 秦斌.中南大学 2006
[2]敏捷供应链协同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 孙永军.浙江大学 2003
[3]分布式系统形式化建模技术研究[D]. 郑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 2003
[4]基于π演算的软件体系结构形式化研究[D]. 任洪敏.复旦大学 2003
[5]Holonic制造系统模型及控制技术研究[D]. 袁红兵.南京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2965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96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