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三维设计系统开发
发布时间:2021-01-22 22:55
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产品已实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其传统设计的主要工作是选型设计和线路布置。随着设计生产技术不断增强以及CAD/CAE技术的广泛应用,三维图形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带式输送机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此发展出的带式输送机模块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带式输送机现代设计的主要趋势。本课题研究开发的DTⅡ(A)带式输送机三维设计系统分为选型设计部分、零部件参数化建模及整机柔性自动装配部分和数据库部分等三大部分。设计选型部分根据DTⅡ(A)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和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GB50431-2008在Access2007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建立DTⅡ(A)型带式输送机标准参数和部件型谱数据库,使用Visual Basic6.0作为开发平台,采用循环迭代的设计思想,通过ADO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了整机选型设计及计算的程序化;零部件的参数化建模及柔性装配部分使用SolidWorks二次开发技术并结合标准参数数据库,采用程序驱动和尺寸驱动的二次开发方法以及模块化设计思想实现了零部件参数化建模和整机柔性自动装配。本课题研究开发的三维设计系统,主要由选型设计模块...
【文章来源】: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带式输送机常见分类Fig1.1ThecategoryofBeltConveyor现代带式输送机中,在结构形式与功用方面的典型代表有:为适应输送量不断增大
知识的带式输送机设计软件 BELCON,该软件在带式输送机的优化设计与安全方面突出[12]。同时,国外输送机行业或企业也开发了功能较为全面的带式输送机设计软件市场上得以推广并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Helix Technologies 公司开发的输送设计 HELIX delta-T[13]是目前最为先进、最为成功的行业设计软件。该软件在 Microsisual Studio 开发环境中采用 ISO5048、CEMA 和 VISCO(粘弹性理论)三种主要计法进行驱动功率与张力的计算,允许设计人员通过控制不同的启制动状态(启动转速控制、启动速度时间控制、恒转矩制动、制动速度时间曲线控制)进行动态设计态分析。软件覆盖了带式输送机全部零部件的设计选型,真正实现了任意线路布置意运行状态的智能化设计。目前,该软件最新版本为 HELIX delta-T6 软件界面如.2 所示。
第二章 带式输送机三维设计系统整体设计2.1 带式输送机结构原理及主要部件2.1.1 带式输送机结构原理带式输送机是通过作为整机挠性牵引和承载构件的输送带的运动,输送其上承载物料的一种连续输送设备。带式输送机工作时由驱动装置提供运行动力,驱动传动滚筒与输送带间产生作为运行牵引力的摩擦力,牵引输送带向前运行,输送带上承载的物料随带一起运动到达指定卸料点。其结构组成如图 2.1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VB的SolidWorks自动装配技术研究[J]. 易炳刚,汪雪.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3(01)
[2]基于ObjectARX的发电厂输煤带式输送机三维数字化建模研究[J]. 罗小华,巫世晶,于双江,王晓笋. 煤矿机械. 2011(07)
[3]带式输送机软启动技术分析与展望[J]. 沈卫娜,程秀芳,程相文. 煤矿机械. 2008(12)
[4]基于SolidWorks二次开发的微小尺寸解决方法的探讨[J]. 赵韩,陈兴玉,董玉德,朱长江.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7(09)
[5]SolidWorks的二次开发方法比较[J]. 王晓丽,季忠.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06(02)
[6]带式输送机的研究进展[J]. 宋伟刚,张尊敬,王鹰. 起重运输机械. 2004(02)
[7]面向行业应用CAD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J]. 黄翔,李迎光,沈建新. 中国机械工程. 2003(23)
[8]带式输送机设计和选型专家系统的研究[J]. 王建华,许纪倩. 起重运输机械. 2001(04)
[9]工程约束表示模型与求解算法研究[J]. 刘晓平,黄永红,金文华,唐卫清,刘慎权. 计算机学报. 1999(11)
博士论文
[1]大型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研究及其应用[D]. 董大仟.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
[2]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D]. 侯友夫.中国矿业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三维参数化选型系统设计与研究[D]. 易炳刚.太原科技大学 2011
[2]DX型系列带式输送机总图的参数化设计[D]. 张翼.太原理工大学 2011
[3]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三维设计系统研究[D]. 银明.太原科技大学 2009
[4]带式输送机数据库的建立与设计选型软件开发[D]. 高英.太原科技大学 2009
[5]DTII型带式输送机CAD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于朋展.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
[6]带式输送机滚筒参数化有限元分析[D]. 张晓冬.吉林大学 2006
[7]DTⅡ型带式输送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制[D]. 邓春晓.安徽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94054
【文章来源】: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带式输送机常见分类Fig1.1ThecategoryofBeltConveyor现代带式输送机中,在结构形式与功用方面的典型代表有:为适应输送量不断增大
知识的带式输送机设计软件 BELCON,该软件在带式输送机的优化设计与安全方面突出[12]。同时,国外输送机行业或企业也开发了功能较为全面的带式输送机设计软件市场上得以推广并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Helix Technologies 公司开发的输送设计 HELIX delta-T[13]是目前最为先进、最为成功的行业设计软件。该软件在 Microsisual Studio 开发环境中采用 ISO5048、CEMA 和 VISCO(粘弹性理论)三种主要计法进行驱动功率与张力的计算,允许设计人员通过控制不同的启制动状态(启动转速控制、启动速度时间控制、恒转矩制动、制动速度时间曲线控制)进行动态设计态分析。软件覆盖了带式输送机全部零部件的设计选型,真正实现了任意线路布置意运行状态的智能化设计。目前,该软件最新版本为 HELIX delta-T6 软件界面如.2 所示。
第二章 带式输送机三维设计系统整体设计2.1 带式输送机结构原理及主要部件2.1.1 带式输送机结构原理带式输送机是通过作为整机挠性牵引和承载构件的输送带的运动,输送其上承载物料的一种连续输送设备。带式输送机工作时由驱动装置提供运行动力,驱动传动滚筒与输送带间产生作为运行牵引力的摩擦力,牵引输送带向前运行,输送带上承载的物料随带一起运动到达指定卸料点。其结构组成如图 2.1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VB的SolidWorks自动装配技术研究[J]. 易炳刚,汪雪.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3(01)
[2]基于ObjectARX的发电厂输煤带式输送机三维数字化建模研究[J]. 罗小华,巫世晶,于双江,王晓笋. 煤矿机械. 2011(07)
[3]带式输送机软启动技术分析与展望[J]. 沈卫娜,程秀芳,程相文. 煤矿机械. 2008(12)
[4]基于SolidWorks二次开发的微小尺寸解决方法的探讨[J]. 赵韩,陈兴玉,董玉德,朱长江.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7(09)
[5]SolidWorks的二次开发方法比较[J]. 王晓丽,季忠.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06(02)
[6]带式输送机的研究进展[J]. 宋伟刚,张尊敬,王鹰. 起重运输机械. 2004(02)
[7]面向行业应用CAD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J]. 黄翔,李迎光,沈建新. 中国机械工程. 2003(23)
[8]带式输送机设计和选型专家系统的研究[J]. 王建华,许纪倩. 起重运输机械. 2001(04)
[9]工程约束表示模型与求解算法研究[J]. 刘晓平,黄永红,金文华,唐卫清,刘慎权. 计算机学报. 1999(11)
博士论文
[1]大型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研究及其应用[D]. 董大仟.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
[2]带式输送机动态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D]. 侯友夫.中国矿业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三维参数化选型系统设计与研究[D]. 易炳刚.太原科技大学 2011
[2]DX型系列带式输送机总图的参数化设计[D]. 张翼.太原理工大学 2011
[3]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三维设计系统研究[D]. 银明.太原科技大学 2009
[4]带式输送机数据库的建立与设计选型软件开发[D]. 高英.太原科技大学 2009
[5]DTII型带式输送机CAD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于朋展.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
[6]带式输送机滚筒参数化有限元分析[D]. 张晓冬.吉林大学 2006
[7]DTⅡ型带式输送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制[D]. 邓春晓.安徽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94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99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