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mega128L的交流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3 10:35
伺服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地应用于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器、电动汽车、家用电器等多种产品。随着大功率的开关器件、数字专用集成电路的问世,以及控制理论的不断进步,交流伺服系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正逐步取代直流调速系统。现代工业发展对伺服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制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交流伺服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中以ATmega128L为核心,设计了一种交流伺服控制系统。文中提出了伺服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采用模块化设计,构造了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并给出了仿真结果:设计了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其中包括PWM滤波电路、电平转换电路、隔离电路、编码器接口电路等,开发了基于C语言的下位机控制软件,并给出了程序流程图。研制了交流伺服系统的实验样机,利用dSPACE RTI1103半物理仿真平台开发了交流伺服系统的速度闭环和位置闭环的模块化程序,并进行了硬件电路和系统性能实验。实验证明交流伺服控制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系统的工作性能稳定,控制精度良好,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安川MP2300在间歇式印刷机上应用的系统结构图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如图1.3和图1.4是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分别在大型五轴联动落地铣床和塑料机械中的应用l’5一l0]:此外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在冷弯成型机和多色胶印轮转机中都有应用案例l‘7一,sl。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如图1.3和图1.4是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分别在大型五轴联动落地铣床和塑料机械中的应用l’5一l0]:此外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在冷弯成型机和多色胶印轮转机中都有应用案例l‘7一,sl。图 1.2SMARTS几P交流伺服系统在食品包装机中的应用图1.3交流伺服系统在五轴联动落地铣床中的应用;!.1诀呱份图1.4交流伺服系统在塑料机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 陈荣. 电气时代. 2005(09)
[2]频谱无混叠采样和信号完全可重构采样[J]. 丁志中,叶中付.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05(03)
[3]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 肖倩华,廖世海. 科技广场. 2005(06)
[4]一种异步电动机SPWM变频调速的新方案[J]. 刘国光.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5(01)
[5]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发展前景[J]. 许晓华. 微电机(伺服技术). 2004(06)
[6]基于数字PID控制的传动试验台自动测控系统设计[J]. 崔学政,李晓军. 机电工程. 2004(10)
[7]基于Matlab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建模[J]. 纪志成,薛花,沈艳霞. 系统仿真学报. 2004(03)
[8]PWM控制的气液联控伺服系统的实现与试验研究[J]. 徐秀芬,赵克定,许宏光,吴盛林. 液压与气动. 2004(01)
[9]基于模糊控制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发展概述[J]. 刘国荣,胡浩明.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3(06)
[10]数控系统伺服电机控制技术发展动向[J]. 谭建成. 机电工程技术. 2003(05)
博士论文
[1]交流伺服驱动系统新型控制策略研究[D]. 王瑞明.浙江大学 2005
[2]交流传动系统的新型控制策略[D]. 葛宝明.浙江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 姜飞荣.浙江大学 2006
[2]基于DSP交流运动伺服系统的设计[D]. 郑洁.河海大学 2006
[3]下肢康复机器人的重心控制系统研究[D]. 王建.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4]基于DSP的交流伺服位置控制系统的研究[D]. 李海涛.山东大学 2005
[5]人机合作机器人零重力操作控制研究[D]. 赵红菊.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95068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安川MP2300在间歇式印刷机上应用的系统结构图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如图1.3和图1.4是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分别在大型五轴联动落地铣床和塑料机械中的应用l’5一l0]:此外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在冷弯成型机和多色胶印轮转机中都有应用案例l‘7一,sl。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如图1.3和图1.4是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分别在大型五轴联动落地铣床和塑料机械中的应用l’5一l0]:此外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在冷弯成型机和多色胶印轮转机中都有应用案例l‘7一,sl。图 1.2SMARTS几P交流伺服系统在食品包装机中的应用图1.3交流伺服系统在五轴联动落地铣床中的应用;!.1诀呱份图1.4交流伺服系统在塑料机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 陈荣. 电气时代. 2005(09)
[2]频谱无混叠采样和信号完全可重构采样[J]. 丁志中,叶中付.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05(03)
[3]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 肖倩华,廖世海. 科技广场. 2005(06)
[4]一种异步电动机SPWM变频调速的新方案[J]. 刘国光.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5(01)
[5]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发展前景[J]. 许晓华. 微电机(伺服技术). 2004(06)
[6]基于数字PID控制的传动试验台自动测控系统设计[J]. 崔学政,李晓军. 机电工程. 2004(10)
[7]基于Matlab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建模[J]. 纪志成,薛花,沈艳霞. 系统仿真学报. 2004(03)
[8]PWM控制的气液联控伺服系统的实现与试验研究[J]. 徐秀芬,赵克定,许宏光,吴盛林. 液压与气动. 2004(01)
[9]基于模糊控制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发展概述[J]. 刘国荣,胡浩明.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3(06)
[10]数控系统伺服电机控制技术发展动向[J]. 谭建成. 机电工程技术. 2003(05)
博士论文
[1]交流伺服驱动系统新型控制策略研究[D]. 王瑞明.浙江大学 2005
[2]交流传动系统的新型控制策略[D]. 葛宝明.浙江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 姜飞荣.浙江大学 2006
[2]基于DSP交流运动伺服系统的设计[D]. 郑洁.河海大学 2006
[3]下肢康复机器人的重心控制系统研究[D]. 王建.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4]基于DSP的交流伺服位置控制系统的研究[D]. 李海涛.山东大学 2005
[5]人机合作机器人零重力操作控制研究[D]. 赵红菊.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95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2995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