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波减速器的运动学动力学和多体接触有限元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30 05:30
普通减速器的性能在一些情况下已不能满足要求,研制新型高性能传动元件是传动机械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以其在适用功率、速比范围和工作条件等各方面的优越性,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机械传动方面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论文分析的就是一种在谐波减速器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结构小巧的少齿差行星减速器,该减速器具有传动比大、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密度大等特点。论文来源于国防科工委下达的项目,梁锡昌、王家序教授提出的新型特种滤波减速器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公开号:CN1699793.A)是用于特殊场合的一种新型的、特种减速器,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委托方提出的结构,对滤波减速器的机构运动特性、强度和刚度、以及动态特性等进行理论研究,为该减速器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支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I-DEAS对滤波减速器各个零件进行三维实体造型并完成结构的装配,生成减速器的装配模型动画;(2)基于结构的装配模型,对滤波减速器机构进行运动和动力仿真模拟,生成并输出关键零件的运动曲线和力矩曲线图谱,同时,生成机构的运动过程动画文件;(3)运用I...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差动行星齿轮机构示意图
(2.22)可得双联齿轮和输出齿轮的转速分别为:== 312.5cdω ωr /min; =18.75eω r/min由以上计算可知:滤波减速器的总传动比为 160,第一级传动比为-9.6,二级传动比为-50/3;双联齿轮的自转转速为-312.5 r /min,公转转速3000r/min;输出齿轮的转速为 18.75 r /min。2.3 滤波减速器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根据分析需要,应用软件 I-DEAS 建立滤波减速器各主要零部件的三维实模型如图 2.3~2.8 所示。
(2.22)可得双联齿轮和输出齿轮的转速分别为:== 312.5cdω ωr /min; =18.75eω r/min由以上计算可知:滤波减速器的总传动比为 160,第一级传动比为-9.6,二级传动比为-50/3;双联齿轮的自转转速为-312.5 r /min,公转转速3000r/min;输出齿轮的转速为 18.75 r /min。2.3 滤波减速器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根据分析需要,应用软件 I-DEAS 建立滤波减速器各主要零部件的三维实模型如图 2.3~2.8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计入内齿板变形的环式减速器弹性动力分析[J]. 宋轶民,张俊,张永新,张策. 机械工程学报. 2006(09)
[2]圆形活齿行星传动的研究[J]. 韩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05)
[3]活齿端面谐波齿轮啮合副受力状态的理论研究[J]. 张佑林,陈亮,王成刚,王清辉. 机械传动. 2006(02)
[4]活齿式谐波齿轮的设计与工作原理[J]. 刘彦臣,李战芬. 机械管理开发. 2005(05)
[5]曲柄摆块输入少齿差传动的运动分析[J]. 周洁琛,崔建昆. 机械. 2005(02)
[6]双环减速机振动噪声分析[J]. 谢永春,王立华,刘文,刘景浩.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7]三环式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内啮合变位[J]. 黄华梁,戴杜,龙有亮. 机械设计. 2004(01)
[8]机器人关节逆螺旋机构虚拟装配及运动学仿真[J]. 周阳,李润方,林腾蛟,梁锡昌.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1)
[9]齿轮接触有限元分析[J]. 杨生华. 计算力学学报. 2003(02)
[10]齿轮系统耦合振动响应的预估[J]. 李润方,林腾蛟,陶泽光.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3(02)
硕士论文
[1]新型两齿差外啮合行星齿轮传动的效率及寿命研究[D]. 叶友东.安徽理工大学 2005
[2]基于参数化的齿轮传动接触有限元分析[D]. 刘晖.大连交通大学 2005
[3]柴油机结构系统的模态分析[D]. 杨平.电子科技大学 2004
[4]机器人液螺关节的结构分析及运动学仿真[D]. 周阳.重庆大学 2004
[5]工程机械动力换档行星变速器计算机辅助分析[D]. 刘文.重庆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08337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差动行星齿轮机构示意图
(2.22)可得双联齿轮和输出齿轮的转速分别为:== 312.5cdω ωr /min; =18.75eω r/min由以上计算可知:滤波减速器的总传动比为 160,第一级传动比为-9.6,二级传动比为-50/3;双联齿轮的自转转速为-312.5 r /min,公转转速3000r/min;输出齿轮的转速为 18.75 r /min。2.3 滤波减速器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根据分析需要,应用软件 I-DEAS 建立滤波减速器各主要零部件的三维实模型如图 2.3~2.8 所示。
(2.22)可得双联齿轮和输出齿轮的转速分别为:== 312.5cdω ωr /min; =18.75eω r/min由以上计算可知:滤波减速器的总传动比为 160,第一级传动比为-9.6,二级传动比为-50/3;双联齿轮的自转转速为-312.5 r /min,公转转速3000r/min;输出齿轮的转速为 18.75 r /min。2.3 滤波减速器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根据分析需要,应用软件 I-DEAS 建立滤波减速器各主要零部件的三维实模型如图 2.3~2.8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计入内齿板变形的环式减速器弹性动力分析[J]. 宋轶民,张俊,张永新,张策. 机械工程学报. 2006(09)
[2]圆形活齿行星传动的研究[J]. 韩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05)
[3]活齿端面谐波齿轮啮合副受力状态的理论研究[J]. 张佑林,陈亮,王成刚,王清辉. 机械传动. 2006(02)
[4]活齿式谐波齿轮的设计与工作原理[J]. 刘彦臣,李战芬. 机械管理开发. 2005(05)
[5]曲柄摆块输入少齿差传动的运动分析[J]. 周洁琛,崔建昆. 机械. 2005(02)
[6]双环减速机振动噪声分析[J]. 谢永春,王立华,刘文,刘景浩.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7]三环式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内啮合变位[J]. 黄华梁,戴杜,龙有亮. 机械设计. 2004(01)
[8]机器人关节逆螺旋机构虚拟装配及运动学仿真[J]. 周阳,李润方,林腾蛟,梁锡昌.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1)
[9]齿轮接触有限元分析[J]. 杨生华. 计算力学学报. 2003(02)
[10]齿轮系统耦合振动响应的预估[J]. 李润方,林腾蛟,陶泽光.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03(02)
硕士论文
[1]新型两齿差外啮合行星齿轮传动的效率及寿命研究[D]. 叶友东.安徽理工大学 2005
[2]基于参数化的齿轮传动接触有限元分析[D]. 刘晖.大连交通大学 2005
[3]柴油机结构系统的模态分析[D]. 杨平.电子科技大学 2004
[4]机器人液螺关节的结构分析及运动学仿真[D]. 周阳.重庆大学 2004
[5]工程机械动力换档行星变速器计算机辅助分析[D]. 刘文.重庆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08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008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