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遗传算法的贯流风机蜗壳型线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4 15:03
  建立了贯流风机蜗壳型线的自动优化平台,结合遗传算法和数值模拟,以贯流风机静压Ps作为优化目标,对贯流风机的蜗壳型线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蜗壳周向位置θ0对风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蜗壳型线与主流区气流更加贴合,风机静压略有提升。蜗壳周向位置θ0减小时,风机静压增加,效率先升后降;θ0越小,效率特性曲线越陡。蜗壳间隙下游涡流区随着θ0的减小而增大,随着流量的降低而增大。存在一个最优的θ0值获得较高的风机静压和效率。 

【文章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41(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基于遗传算法的贯流风机蜗壳型线优化研究


图2参数化蜗壳型线示意图??Fig.?2?Parametric?rear?wall?profile??

示意图,蜗壳,型线,示意图


黄驰等:基于遗传算法的贯流风机蜗壳型线优化研究??1111??5期??本数董与分布。??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应用遗传算法,探讨??建立起蜗壳型线与风机性能更直接的对应关系,以??获取相对于拟合近似函数法拥有更高准确性的蜗壳??型线优化途径;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蜗壳??周向位置对贯流风机性能的影响。??1数学与物理模型??1.1几何模型??本文计算的原始模型采用Punker公司开发的??一款风机1141,其蜗壳型线为单圆弧,进出口为直??线段,如图1所示?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的优??化蜗壳将原始蜗壳的单圆弧段和出口直线段改为样??条曲线,进口直线倾斜角度不变,而周向位置可变。??样条曲线从图示A点到出口?D点位置,一共取8??个控制点,极坐标分别为(n,氏),i取0?7,其中??01?=?(02?-?0〇)?/2,?02?07为定值,B点、C点为蜗壳??尺寸控制点,如图2所示。因本文只考虑蜗壳型线??对风机性能的影响,故优化蜗壳仍匹配原叶轮,且??蜗舌侧型线不变,同时保持蜗壳间隙不变(即^不??变),蜗壳出口位置不变(即D点不变)。同时考虑到??风机几何尺寸的限制,优化蜗壳整体尺寸不超出原??始蜗壳。样条曲线控制点参数取值范围如表1所示,??蜗壳间隙角^和n?r6取值不同即可得到不同的??蜗壳型线。??图1原始蜗壳型线示意图??Fig.?1?Original?rear?wall?profile??1.2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计算采用三角形网格,二维RANS方程、/c?-?e??湍流模型和标准壁面函数,计算转速1000?r.min-\??进出口采用速度进口压力出口条件^??图2参数化蜗壳型

网格图,无关性,网格,静压


r\/D2??T2?=?T2/D2??r3?=?rs/D2??120??150??0.58??0.64??0.67??0.69??0.74??0.80??U?=?U/D2??rg"?=?r*5/D2??re?=?tq/D2??0.85??0.92??0.92??1.00??0.97??1.17??2优化方法??2.1评价指标??风机静压Ps是贯流风机气动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本文以风机静压为优化目标,应用遗传算法??确定蜗壳型线。??2.2网格无关性及计算可靠性验证??图3给出了计算模型在不同网格总数下的风机??静压。由图可知,网格数达到八万时计算结果趋于??稳定,故本文计算均采用八万的网格总数。??图3网格无关性验证??Fig.?3?Grid?independence?verification??图4为原型机实验(EXP-ORI)M与本文计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贯流风机流场模拟与性能分析[J]. 胡俊伟,丁国良,赵力,张春路.  机械工程学报. 2004(04)
[2]空调器多翼离心风机蜗壳型线的试验研究[J]. 黄宸武,区颖达,张吕超,陈金球.  流体机械. 2001(12)
[3]分体空调室内体贯流风机蜗舌间隙对气动特性的影响[J]. 区颖达,游斌.  风机技术. 2001(04)
[4]影响横流风机性能的各几何因素[J]. 游斌,区颖达.  风机技术. 1997(06)

硕士论文
[1]控制周向截面积分布的风机蜗壳设计方法及分析[D]. 李佳峻.华中科技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2650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2650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a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