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Pr x O y 对铸造Al-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制

发布时间:2021-07-13 10:42
  目前,铝合金的强韧性、抗高温蠕变性和耐蚀性等性能还远远不能满足军工、航空航天与汽车等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研究了PrxOy对铸造Al-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制。为发展超高强韧、高抗蠕变、高耐蚀铸造Al-Cu合金提供数据和一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AlPrO3相作为初生α-Al相形核的异质核心,使细小枝晶合并形成细小的“蔷薇”状枝晶组织的变质观点。研究发现,1.5wt.%PrxOy变质铸造Al-Cu合金最高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同时分别达到520MPa和13.5%,比未变质合金分别提高9.5%和68.8%。提出了细小的“蔷薇”状枝晶组织和大量纳米尺寸θ′析出相(Al2Cu)有效地限制和阻止了位错启动和运动,使强韧性同时提高的观点。揭示了耐腐蚀性原因为:在PrxOy变质合金的整个表面(包括晶界和枝晶间)形成了连续的Al2O3和Pr2O3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Pr x O y 对铸造Al-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制


恒定应力条件下蠕变曲线

辊轮,设备图,快冷


铸造 Al-Cu 合金放入坩埚中加热,待合并搅拌均匀,保温 10~20 分钟,加入精钟,之后在金属型内浇注。喷铸实验金放置到玻璃管内,通过感应线圈加热);然后,在外界的压力作用下,使玻度快速旋转的铜辊轮上,设备如图 2.和宽度的 Al-Cu 合金薄带。采用如图 2.1 所示的喷铸设备上进行的5mm 和Φ5mm)的铜模具。将本研究所约为 830-850℃),然后将合金熔体喷注合金喷铸试样。

路线图,路线图,成分分析,Kα射线


图 2.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Fig. 2.2 The technical route of the present study金成分、相组成及微观组织分析金成分分析成分分析采用瑞士产 ARL4460 光谱分析仪,元素的分析精度可达 p金相组成分析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 XRD)在日本理学 X 射线衍射仪(D/MJapan)上进行。选用 Cu 耙 Kα射线;射线管工作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θ~2θ扫描的角步长为 0.05°(2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强变形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王涛,尹志民.  稀有金属. 2006(02)
[2]Zn含量对喷射成形7×××系高强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张永安,朱宝宏,刘红伟,张智慧,熊柏青,石力开.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5(07)
[3]砂型铸造ZL205A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J]. 舒群,陈玉勇,徐丽娟.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05(02)
[4]微量钪对Al-3%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徐国富,聂祚仁,金头男,荣莉,阮海琼,尹志民.  金属热处理. 2004(03)
[5]含有不同尺度量级第二相的高强铝合金拉伸延性模型[J]. 张国君,刘刚,丁向东,孙军,陈康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2(S1)
[6]Effects of aging in electric field on 2024 alloy[J]. 王秀芳,孙东立,武高辉,王美玲.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2(02)
[7]Al-Cu共晶合金熔体中稀土Ce与氢的相互作用[J]. 李卫红,边秀房,李海勇,段佑峰.  金属学报. 2001(08)
[8]Production of high strength Al-Zn-Mg-Cu alloys by spray forming process[J]. 韦强,熊柏青,张永安,石力开,朱宝宏.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01(02)
[9]含稀土镁合金的研究与开发[J]. 余琨,黎文献,李松瑞,谭敦强.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01(01)
[10]2090铝锂合金中稀土铈微合金化作用分析[J]. 赵志龙,张海南,刘林,陈铮.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0(05)

博士论文
[1]变质对过共晶铝硅合金中初生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D]. 许长林.吉林大学 2007
[2]高强度航空铝合金局部腐蚀的电化学研究[D]. 曹发和.浙江大学 2005
[3]高铝锌合金压蠕变行为研究[D]. 魏晓伟.四川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81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281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6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