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导电滑环的接触力学特征与磨损寿命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6 16:14

  本文关键词:导电滑环的接触力学特征与磨损寿命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导电滑环是一种通过滑动接触来实现两个相对转动机构的图像、数据信号及动力传递的精密输电装置,广泛地运用于机械、电子、航天航空等领域。因此,选用适当的接触模型描述导电滑环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导电滑环的使用寿命不仅与外部因素有关,还与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以及接触表面的粗糙度等因素存在相应的联系。本文在借鉴已有的实验基础上,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建立纯力学接触模型和热-力-电多场耦合接触模型,对导电滑环摩擦副的接触力学特征与磨损寿命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其主要的工作如下: 1.从微观角度出发,通过利用塑性变形接触过程中微凸体接触单元体积守恒原理,,建立微凸体单元的弹塑性接触模型,得到了法向变形量与外加载荷、接触面积和平均接触压强之间的关系,为建立椭球微凸体接触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2.在考虑接触粘性的条件下,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建立了接触单元在单一外加载荷作用下的接触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导电滑环接触表面的真实接触面积与外加载荷的关系,利用此关系表达式,得到了导电滑环在粘着磨损状态下的机械磨损寿命方程。 3.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微凸体在电接触过程中的力学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接触单元在多场耦合下的接触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导电滑环在电接触磨损状态下的寿命方程,通过与机械接触磨损的对比,对导电滑环电接触磨损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与分析。
【关键词】:导电滑环 弹塑性接触 电接触 粘着磨损 磨损寿命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第1章 绪论8-16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8-9
  • 1.2 研究现状9-14
  • 1.2.1 电接触理论的研究进展9-12
  • 1.2.2 导电滑环摩擦磨损的研究进展12-13
  • 1.2.3 电接触材料的发展现状13-14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14-16
  • 第2章 热弹塑性接触理论16-31
  • 2.1 引言16
  • 2.2 椭球微凸体的弹塑性模型16-20
  • 2.2.1 椭球微凸体的弹性接触16-18
  • 2.2.2 椭球微凸体的塑性接触18-20
  • 2.3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方法20-24
  • 2.3.1 接触问题的基本数学模型20-22
  • 2.3.2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解法22-24
  • 2.3.3 接触问题的求解过程24
  • 2.4 热弹塑性问题的求解24-30
  • 2.4.1 屈服准则24-25
  • 2.4.2 热弹塑性应力应变方程25-28
  • 2.4.3 增量初应力法28-30
  • 2.5 小结30-31
  • 第3章 导电滑环机械磨损寿命计算31-46
  • 3.1 引言31
  • 3.2 椭球微凸体单元接触31-36
  • 3.2.1 有限元模型建立31-33
  • 3.2.2 结果与分析33-36
  • 3.3 两个粗糙表面的接触模型36-40
  • 3.4 导电滑环机械磨损寿命计算40-45
  • 3.4.1 导电滑环参数40
  • 3.4.2 机械磨损寿命计算40-43
  • 3.4.3 计算实例43-45
  • 3.5 小结45-46
  • 第4章 导电滑环电接触磨损寿命计算46-62
  • 4.1 引言46
  • 4.2 接触电阻方程的推导46-48
  • 4.3 电接触过程的控制方程48-50
  • 4.4 模拟结果及分析50-55
  • 4.4.1 接触单元的温度场分析50-53
  • 4.4.2 接触单元的电流密度分析53
  • 4.4.3 接触单元的应力场分析53-55
  • 4.5 电接触磨损寿命计算55-60
  • 4.5.1 两个粗糙表面的电接触55-58
  • 4.5.2 电接触磨损寿命计算58-60
  • 4.6 小结60-62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62-64
  • 5.1 本文研究工作的总结62-63
  • 5.2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63-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阳;陈燕玲;于志红;王小明;;导电滑环检测方法研究[J];宇航计测技术;2012年06期

2 邹新初;;轴承代替半滑环[J];地质与勘探;1980年08期

3 俞守耕;;精密瓷基导电滑环[J];贵金属;1981年03期

4 卢贤志;绕线式异步电动机滑环烧损的修复[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1年01期

5 李传纪;关彦华;高智群;林佑祥;;发电机滑环发热原因及防范措施[J];冶金动力;2011年04期

6 肖文贵;;增强塑料滑环整流子的修理[J];中小型电机;1986年01期

7 鲍科祥;发电机滑环材料的研究[J];华东电力;1989年09期

8 ;发电机滑环的修理[J];山东农机化;1995年02期

9 李华;;发电机滑环发热冒火原因探讨及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07年05期

10 姜在欣;李硕;;发电机滑环表面缺陷引发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电力设备;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发电机滑环发热冒火原因探讨及对策[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六届发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小全;王智勇;;精密导电滑环主要检测参数的分析[A];2007年度中国航空学会计量技术专业委员会计量与质量专题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贾新民;秦小红;;2.0MW风力发电机滑环质控点确认理由探讨[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3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4 赵文成;郭保安;;新型变极起动无滑环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A];第八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陈书林;;两种CT滑环性能的比较[A];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第九届放射诊疗专业学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伟;陈绍红;;发电机整流子和滑环的技改要点[A];全国水电厂技术改造学习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济娟;孙功国;;330MW机组励磁强励功能与滑环安全的完善[A];《电站信息》2013年第2期[C];2013年

8 李超;;星载盘式滑环设计[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杨铁立;高冬梅;李峥;;XX-44型精密导电滑环的研制[A];2005年惯性器件材料与工艺学术研讨暨技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胡志栋;姜继海;;基于有限元法的静压滑环结构设计[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彦波;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能力[N];中国航天报;2009年

2 黑龙江 古铁钧;发电机滑环磨损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N];电子报;2013年

3 黑龙江 古铁钧;发电机滑环过热的处理[N];电子报;2014年

4 殷肖华 张品荣;排除万难克时艰 齐心协力出成果[N];中国船舶报;2011年

5 武汉金路达电机有限公司 赵文成 郭保安 崔海龙;无滑环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在粉磨设备上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8年

6 通讯员 黄毅;六三五四所导电滑环助民族飞天梦圆[N];中国船舶报;2011年

7 张宝 王倩;中信重机“挑战”滑环驱动电机极限[N];中国冶金报;2007年

8 武汉 王绍华;介绍一种光控自动窗帘开闭电路[N];电子报;2013年

9 戚兴国;小小导电环 转出大市场[N];中国航天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文韬;导电滑环的接触力学特征与磨损寿命分析[D];湘潭大学;2014年

2 唐拥林;静压滑环间隙流场特性及其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3 黄维;推进电机电刷滑环结构减振降噪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导电滑环的接触力学特征与磨损寿命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28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a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