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超声减摩机理及转子系统摩擦抑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03:08

  本文关键词:超声减摩机理及转子系统摩擦抑制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为满足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要求,人们对机械设备的精度等工作参数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机械设备的摩擦问题就愈发明显。以旋转机械为例,为了提高效率,现代旋转机械转静子之间的间隙愈来愈小,从而可能在运行中出现转静子的接触和摩擦。接触面间的摩擦会导致接触面间产生磨损和发热,对转子系统将会造成很大的危害。超声振动引起的悬浮与减摩效应作为一种新颖的降低摩擦力的方法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弹性赫兹理论和摩擦学理论为依据,结合动力学分析法,分别对平面接触和圆柱面接触的超声减摩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将其减摩机理应用于发生摩擦热弯曲故障的转子系统中,对其抑制摩擦和振动的原理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超声减摩实验定性地验证了该理论结果。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了平面接触的超声减摩机制,研究了接触正压力、表面粗糙度、超声振动的频率和幅值等系统参数对减摩效果的影响;然后,将平面接触的减摩机制拓展到圆柱面间的接触中,同样研究了各系统参数对圆柱面接触下减摩效果的影响,包括圆柱面的半径差;再次,以发生摩擦热弯曲故障的转子系统为分析对象,将超声减摩机制应用于抑制转子系统的振动和摩擦中,研究了转子系统由于摩擦生热的温度变化、热变形量以及振动响应与稳定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超声振动的减摩效果,以及其在抑制转子系统的摩擦和振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超声减摩 转子系统 摩擦热弯曲 抑制振动与摩擦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17.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旋转机械摩擦抑制的研究12
  • 1.2.2 超声减摩机理研究现状12-14
  • 1.2.3 超声减摩的应用研究进展14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4-17
  • 第二章 平面接触减摩机理分析17-33
  • 2.1 摩擦学相关理论17-20
  • 2.1.1 表面形貌参数17-18
  • 2.1.2 表面形貌的统计参数18-19
  • 2.1.3 摩擦系数与滑动速度的关系19-20
  • 2.2 水平方向超声振动减摩机理20-23
  • 2.2.1 理论分析20-23
  • 2.2.2 数值模拟23
  • 2.3 垂直方向超声波振动减摩机理23-32
  • 2.3.1 粗糙表面的接触分析24-26
  • 2.3.2 等效力求解26-28
  • 2.3.3 各参数对减摩效果的影响28-29
  • 2.3.4 接触表面间的动力学分析29-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柱面接触减摩机理分析33-49
  • 3.1 圆柱面接触模型的建立33-38
  • 3.2 等效力分析38-42
  • 3.2.1 等效力求解38-40
  • 3.2.2 各参数对减摩效果的影响40-42
  • 3.3 接触表面间的动力学分析42-46
  • 3.3.1 动力学模型42-45
  • 3.3.2 各参数对平均摩擦系数的影响45-46
  • 3.4 本章小结46-49
  • 第四章 超声在转子系统摩擦抑制中的应用49-59
  • 4.1 概述49
  • 4.2 局部热弯曲转子系统建模49-51
  • 4.2.1 转子碰摩力50
  • 4.2.2 二维方法建模50-51
  • 4.3 热弯曲转子系统动力学建模51-53
  • 4.4 超声对摩擦热弯曲的影响分析53-57
  • 4.4.1 超声振动对转子系统时域响应的影响53-54
  • 4.4.2 超声对摩擦生热的影响54-55
  • 4.4.3 超声对转子系统稳定性的影响55-57
  • 4.5 本章小结57-59
  • 第五章 超声减摩实验59-71
  • 5.1 平面减摩实验59-62
  • 5.1.1 实验目的59
  • 5.1.2 实验设备59-60
  • 5.1.3 实验步骤60
  • 5.1.4 实验结果及结论60-62
  • 5.2 超声在转子摩擦与振动抑制中的应用实验62-70
  • 5.2.1 实验目的62
  • 5.2.2 实验设备62-63
  • 5.2.3 实验步骤63-64
  • 5.2.4 实验结果及结论64-70
  • 5.3 本章小结70-7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1-73
  • 6.1 结论71
  • 6.2 本文创新点71-72
  • 6.3 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7
  • 致谢77-7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银发;节能减摩剂及其对一些使用问题的看法[J];石油商技;1998年02期

2 张卫红;二硫化钼减摩胶试验研究[J];中国钼业;2002年02期

3 杨守礼;复合减摩材料机理及应用的研究[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4 林宜超;节能减摩剂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J];工程机械;1996年01期

5 V.L.Lashkhi ,G.I.Shor ,I.A.Buyanovskii ,L.V.Borenko ,S.D.Likhterov ,周春红;支配润滑油减摩添加剂选择的一些关系[J];固体润滑;1990年03期

6 刘永青,卢颂峰,王良御;液晶添加剂的减摩特性研究[J];润滑与密封;1991年02期

7 刘林林;李曙;刘阳;;高铼酸铅宽温度范围内的减摩行为[J];无机材料学报;2010年11期

8 张少丰;一种新型减摩复合剂的研制[J];合成润滑材料;1994年02期

9 杨光;安达减摩剂[J];有色冶金节能;1997年05期

10 郭亦明;;聚四氟乙烯型减摩剂减摩与抗磨效果的评定[J];公路交通科技;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罗新民;陈国需;董浚修;;一种硼型减摩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研究[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2 李静;刘玉峰;;一种新型有机钼减摩剂的性能研究[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静;姚文钊;;润滑减摩材料及技术的研究现状[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官文超;;水溶性高分子型减摩剂对钢/钢摩擦磨损行为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5 彭太江;伍晓宇;李积彬;王红志;梁雄;;超声波悬浮与减摩技术及应用[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彭太江;伍晓宇;李积彬;王红志;梁雄;;超声波悬浮与减摩技术及应用[A];2009年广东先进制造技术(佛山)活动周文集[C];2009年

7 左光汉;夏兰舫;焦明华;张炜德;桂长林;;改性环氧减摩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研究[A];摩擦学第四届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三册)[C];1987年

8 李诗卓;M.B.Peterson;S.F.Murray;;合金自生氧化膜高温减摩行为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9 陈大鹏;余波;;减摩节能剂摩擦系数测定方法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宋阳;机械减摩节能空间不小[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洪涛;油润滑条件下减摩织构表面的优化设计[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黄仁和;新型NanoG/BMI减摩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姚卓晨;超声减摩机理及转子系统摩擦抑制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2 姜中舰;振动减摩器对连续管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3 古忠涛;PPS基减摩复合材料的研究[D];西华大学;2006年

4 崔国明;内生颗粒增强Al-10Sn复合减摩材料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5 肖承丰;基于超声减摩原理的新型低摩擦气缸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超声减摩机理及转子系统摩擦抑制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44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f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