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粉末对金属表面的摩擦修复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9 15:22
【文章来源】: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1 引言
1.2 摩擦自修复技术研究概况
1.2.1 摩擦成膜自修复
1.2.2 原位摩擦化学自修复(ITCS)
1.2.3 摩擦自适应修复
1.2.4 跑合自适应
1.2.5 微流变塑性整平技术
1.2.6 场效应渗镀整平技术
1.3 抗摩自修复添加剂
1.3.1 纳米铜抗摩修复添加剂
1.3.2 有机铜抗摩修复添加剂
1.3.3 含铅抗摩修复添加剂
1.4 纳米抗摩自修复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1.4.1 软修复作用
1.4.2 硬修复作用
1.5 陶瓷涂层的摩擦学性能
1.6 摩擦修复效应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 国外先进金属摩擦修复材料的剖析
2.1 引言
2.2 某国金属表面摩擦修复材料分析
2.2.1 试验用材料
2.2.2 试验用仪器
2.2.3 试验分析内容
2.1.3 PBCⅡ摩擦修复材料分析
2.1.4 修复机理分析探讨
第三章 金属表面摩擦自修复材料的制备
3.1 修复剂超微粉末材料的制备
3.1.1 自修复材料设计
3.1.2 粉末细化加工
3.1.3 粉末与载体的配合
第四章 摩擦修复试验过程及修复效果分析
4.1 振动线摩擦试验及修复效果分析
4.2 金属表面间的转动摩擦试验及修复效果分析
4.3 金属球高速滚动摩擦试验及修复效果分析
4.4 金属球在金属管内高速滑动摩擦试验及修复效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稀土对Fe基合金激光熔覆层抗磨性能的影响[J]. 赵高敏,王昆林,李传刚. 摩擦学学报. 2004(04)
[2]减摩修复添加剂的研制及发动机台架考核[J]. 史佩京,乔玉林,徐滨士,马世宁.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4(03)
[3]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的功能特点和应用前景[J]. 周平安. 中国表面工程. 2004(01)
[4]表面粗糙度对纳米润滑添加剂摩擦学性能影响的研究[J]. 郭志光,顾卡丽,徐建生,李健,赵源. 润滑与密封. 2003(05)
[5]纳米颗粒及其在润滑油脂中的应用[J]. 刘维民. 摩擦学学报. 2003(04)
[6]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J]. 董伟达.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3(05)
[7]影响硫磷钼化合物极压抗磨性能的因素[J]. 文庆珍,朱金华,姚树人,张宝真. 润滑与密封. 2003(02)
[8]激光熔覆Zr-Al-Ni-Cu复合涂层组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J]. 李刚,夏延秋,王彦芳,王存山,夏元良,董闯,吕晋军. 摩擦学学报. 2002(05)
[9]摩擦副材料对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添加剂摩擦学特性的影响[J]. 张瑞军,李生华,崔小浩,金元生. 摩擦学学报. 2002(05)
[10]电弧喷涂7Cr13涂层的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机理[J]. 乔玉林,徐滨士,马世宁,池俊成,于军. 中国机械工程. 2002(19)
本文编号:3445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44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