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叶片泵改进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07:55
叶片泵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提高叶片泵的研究和设计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节约能源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叶片泵作为现代液压系统的重要工作泵,其功能是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向作业系统提供压力油液进行驱动、传输、升压等工作,属于液压动力元件。在众多液体传动输送领域中,叶片泵是在近代液压技术发展史上最早使用的一种液压泵。叶片泵因噪声低、寿命长、压力脉动小、自吸性能较好而优越于其它泵类。但是在加工制造和维修中,我们不难发现叶片泵的定子和转子加工工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不便于维修。另一方面,虽然叶片泵的脉动小,但是依然存在。介于以上原因,本文以双作用叶片泵作为研究对象,在不改变其性能的情况下以降低叶片泵的制造成本、便于维修为研究目的,对叶片泵进行了改进。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简要总结了国内外叶片泵的类型,阐述了叶片泵设计的基本理论。2、对叶片泵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转子的曲线和整体结构。3、对改进后的泵进行性能测试,采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测出不同油温时的流量和压力。4、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以后叶片泵的设计及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探讨的是对叶片泵进行改...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叶片泵工作原理图
N0510M30%把数控加工程序输入数控铣床就可以把转子加工出来了如图3一7。图3一7转子实物转子在数控机床上装夹定位时,使两转子的键槽成90度,这样加工出来的转子在安装时互成90度(如图3一l),才能消除脉动。当一转子从容腔截面积最小逐渐变至最大时,
定子的内表面跟转子能形成封闭的密封腔,内孔的直径大小取决于转子的最大直径。改进后的叶片泵,叶片在定子上滑动,利用两片叶片的伸缩和转子的旋转来改变密封腔的大小。通过叶片槽的两边进、出油孔完成吸油和出油,具体结构如下图3一8。图3一8定子实物3.3泵的整体结构与原理泵的各零件,见图3一9。在安装时两转子装在主轴上,中间用隔板把两转子隔开,见图3一10。然后装入两定子壳内,在盖板里放入弹簧,在定子壳上放入叶片,装上盖板,形成两个双作用叶片泵,见图3一11。图3一9泵的各零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asterCAM在叶片泵数控加工中的应用与开发[J]. 杨昌明,张健伟. 机床与液压. 2007(09)
[2]高压叶片泵的现状及其展望[J]. 马文澄. 流体传动与控制. 2006(06)
[3]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叶片泵失效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王倩.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4]刚性转子式叶片泵最佳过渡曲线的研究[J]. 王天祥,何利民,任吉娟. 流体机械. 2006(03)
[5]叶片泵制造的研究[J]. 郑开. 液压与气动. 2006(02)
[6]双作用叶片泵自动变量控制系统研究[J]. 李岚,马晓军. 机械传动. 2005(06)
[7]大排量叶片泵的研究[J]. 张吉平,安源.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9)
[8]粗糙度对轴流泵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 李龙,王泽. 农业工程学报. 2004(01)
[9]叶片泵高压化中的低噪声问题研究[J]. 黄谊,吴白羽,金瑞棣,张海平. 液压工业. 1986(01)
[10]1511型有梭织机噪声源的鉴别[J]. 李毅民. 噪声与振动控制. 1985(03)
本文编号:3456972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叶片泵工作原理图
N0510M30%把数控加工程序输入数控铣床就可以把转子加工出来了如图3一7。图3一7转子实物转子在数控机床上装夹定位时,使两转子的键槽成90度,这样加工出来的转子在安装时互成90度(如图3一l),才能消除脉动。当一转子从容腔截面积最小逐渐变至最大时,
定子的内表面跟转子能形成封闭的密封腔,内孔的直径大小取决于转子的最大直径。改进后的叶片泵,叶片在定子上滑动,利用两片叶片的伸缩和转子的旋转来改变密封腔的大小。通过叶片槽的两边进、出油孔完成吸油和出油,具体结构如下图3一8。图3一8定子实物3.3泵的整体结构与原理泵的各零件,见图3一9。在安装时两转子装在主轴上,中间用隔板把两转子隔开,见图3一10。然后装入两定子壳内,在盖板里放入弹簧,在定子壳上放入叶片,装上盖板,形成两个双作用叶片泵,见图3一11。图3一9泵的各零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asterCAM在叶片泵数控加工中的应用与开发[J]. 杨昌明,张健伟. 机床与液压. 2007(09)
[2]高压叶片泵的现状及其展望[J]. 马文澄. 流体传动与控制. 2006(06)
[3]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叶片泵失效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王倩.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3)
[4]刚性转子式叶片泵最佳过渡曲线的研究[J]. 王天祥,何利民,任吉娟. 流体机械. 2006(03)
[5]叶片泵制造的研究[J]. 郑开. 液压与气动. 2006(02)
[6]双作用叶片泵自动变量控制系统研究[J]. 李岚,马晓军. 机械传动. 2005(06)
[7]大排量叶片泵的研究[J]. 张吉平,安源.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9)
[8]粗糙度对轴流泵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 李龙,王泽. 农业工程学报. 2004(01)
[9]叶片泵高压化中的低噪声问题研究[J]. 黄谊,吴白羽,金瑞棣,张海平. 液压工业. 1986(01)
[10]1511型有梭织机噪声源的鉴别[J]. 李毅民. 噪声与振动控制. 1985(03)
本文编号:3456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456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