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面向并行工程的供应商协同设计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3 18:25
  产品作为生产与市场的结合点,既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物质载体,也是组织市场营销的主要依托。产品中大部分构成竞争力的要素,都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确定的,所以产品设计是决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阶段。论文以国内摩托车设计为工程应用背景,针对摩托车制造企业产品设计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地分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对面向并行工程的协同设计理论进行丰富,提出了面向并行工程的供应商协同设计方法,并初步建立一个摩托车协同设计系统的框架模型。论文研究内容以及成果如下:1、论文对并行工程和协同设计的产生背景、研究现状作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产品的异地协同设计是产品并行工程的内在要求,是设计理论自身的发展趋势;同时产品的并行开发也是协同产品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同设计的必然要求。并行工程和协同设计已经利用对方优势来发展、扩充自身理论,彼此逐渐融会贯通。同时指出面向并行工程的协同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面向并行工程的设计思想和基于网络的协同设计。2、论文对协同产品商务的产品背景、研究现状作了全面的分析,指出协同产品商务是基于协同进行产品开发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技术实现体系,同时它也是客观需求、管理理...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面向并行工程的供应商协同设计机理研究


下面对产品轴协同轴和商务轴分别进行论述便于各实体参与/异构系统统

流程图,产品,零件分类,后根


立组织域和流程域的工作要点 establishing Organization Doma意事项 内容 织的长期效性供应商参与零部开发 逐步实现开发的企业集成习型的产团队关注零部件发况 参与零件开意收集零进行产品价值和全生命周期分析部件的标通用化进行模块化管理步实现电子商务强对不同类型零部件的管理

产品零部件,分类标准,零部件


图 2.4 产品零部件分类标准 图 2.5 四类零部件发展方向下面通过对摩托车的化油器 离合器 减震器 铝轮 轮胎 电机和电装七个零部件的分类来对上述内容加以说明 七个零部件的具体分类情况如下由于化油器是摩托车的关键零部件 容易发生质量问题 且该零部件价比较高 且产品的技术含量高 所以定为战略合作类零部件减震器价值比较高 是联系车体和车轮的关键部件 对整车质量性能有对影响 并且容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 所以定位战略合作类零部件离合器和铝轮价值比较高 但目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质量比较稳定以定为高价值低风险类零部件电装品价值比较低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 产品变形多 例如一种电可能有很多接口形式 并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特别是不同电装品之间的性能配上存在问题 所以定为独特类零部件电机和轮胎技术比较成熟 质量比较稳定 并且产品通用性强 所以Figure 2.4 The standard ofclassifying parts and componentsFigure 2.5 The development offour kinds of parts and componen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产品开发域的产品开发方法[J]. 桂佰文,刘伟,李明,徐晓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
[2]面向经营的制造系统设计[J]. 李明,李军,张彼德,李继军,刘伟,桂伯文,曾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
[3]摩托车技术发展趋势与市场预测[J]. 范叶,邓永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S1)
[4]一种量化的产品定义方法[J]. 陈亚华,刘伟,桂佰文,曾莉,范家祥.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6)
[5]基于Web的异地并行设计与制造系统研究[J]. 赖朝安,孙延明,王知衍,徐学军,郑时雄.  机床与液压. 2001(04)
[6]协同产品商务[J]. 高亮,邵新宇,张洁,李培根.  中国机械工程. 2001(02)
[7]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质量驱动产品开发研究现状及进展[J]. 商建东,陈康宁.  机械设计. 2000(04)
[8]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设计及其环境研究[J]. 曹健,张友良,黄双喜,周心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999(05)
[9]面向CSCW的CAD/CAM系统设计[J]. 黄双喜,张友良.  中国机械工程. 1999(03)
[10]并行工程的研究概况综述[J]. 陈晓川,张暴暴,刘晓冰,冯辛安.  机械制造. 1999(03)

硕士论文
[1]网络环境下支持协同设计的辅助工具的研究与实现[D]. 李波.西北工业大学 2001
[2]面向并行工程的网络协同设计系统的研究[D]. 景韶宇.西北工业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514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514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5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