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设计领域动词属性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2-01-23 02:29
在语言学当中,动词跟受其支配的语义成分可以构成一个最基本的语义结构,动词与这些成分之间蕴含着语义以及语法关系。本文从这一研究成果出发,结合已有的几种知识表示方法,提出了动词属性的概念,并详细讨论其意义、相关分类以及动词属性结构的语义特征。然后阐述了汉语自然语言理解系统中有关动词属性结构的理解实现,分析了动词属性结构与自然语言理解系统中“动的”结构的联系与区别,较好地解决了这两种结构之间存在耦合的现象。最后将其结论运用于自然语言处理模型的具体实践当中,通过对以自然语言形式表达的用户需求中动词属性结构进行理解和分析,将最终分析结果转化成概念设计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语义网络Is-a链图
等动词又可以作为“跑”的子节点。另外根据运动使用的载具还可以将“乘”、“骑”、“坐”等动词以另一角度归纳在树根“运动”之下。其概念从属树如图 3.1 所示:图3.1 运动类动词概念从属树
加丰富具体,是动词属性的可选项。动词属性分类示意图如图 3.2 所示:图3.2 动词属性分类示意图动词属性的分类在动词分类的基础之上又更加突出了各类动词的特点。对自然语言处理时关于叙述领域的确定以及段落篇章的汇聚都有着重要帮助。3.3 “动的”结构概述从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动词属性结构与“动的”结构在句法组成上很相似。我们在这里对“动的”结构做一个介绍。“的”字结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结构。其中“的”字是一个结构助词,是一个后附性粘着语素,可以出现在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成分(包括区别词)和名词性成分之后,其语法功能是[+转指][+转类][41]。就是说名词、形容词、动词三大词类几乎能平等地与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但他们在“的”字结构主语句中的出现频率很不一样,“V的”最高,“A的”次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义网、语义网格和语义网络[J]. 李洁,丁颖.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7(07)
[2]汉语教学与格语法的运用[J]. 彭国庆,王芙菱.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7(01)
[3]自然语言理解综述[J]. 刘小冬.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7(02)
[4]汉语动词配价研究综述[J]. 尹戴忠. 韶关学院学报. 2007(02)
[5]动词的语义特征及其在句子加工中的心理现实性[J]. 冯丽萍. 语言文字应用. 2006(S2)
[6]概念从属树——一种新的树模型设计[J]. 吴中兴,赵克,胡钢伟,许威. 计算机应用. 2004(S1)
[7]基于特定任务域的自然语言生成系统实现方法[J]. 黄友能,谭琳琳.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4(11)
[8]机械设计与CAD的发展[J]. 张伟萍. 现代技能开发. 2002(08)
[9]自然语言理解研究综述[J]. 郭艳华,周昌乐.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0(01)
[10]“动+的”短语的表意功能[J]. 裘荣棠. 修辞学习. 1999(01)
硕士论文
[1]汉语理解动词知识库建立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D]. 刘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2]产品设计中汉语“V的”结构复合句语义理解[D]. 郑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3]现代汉语“的”字短语研究[D]. 王艳芳.四川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03411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语义网络Is-a链图
等动词又可以作为“跑”的子节点。另外根据运动使用的载具还可以将“乘”、“骑”、“坐”等动词以另一角度归纳在树根“运动”之下。其概念从属树如图 3.1 所示:图3.1 运动类动词概念从属树
加丰富具体,是动词属性的可选项。动词属性分类示意图如图 3.2 所示:图3.2 动词属性分类示意图动词属性的分类在动词分类的基础之上又更加突出了各类动词的特点。对自然语言处理时关于叙述领域的确定以及段落篇章的汇聚都有着重要帮助。3.3 “动的”结构概述从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动词属性结构与“动的”结构在句法组成上很相似。我们在这里对“动的”结构做一个介绍。“的”字结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结构。其中“的”字是一个结构助词,是一个后附性粘着语素,可以出现在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成分(包括区别词)和名词性成分之后,其语法功能是[+转指][+转类][41]。就是说名词、形容词、动词三大词类几乎能平等地与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但他们在“的”字结构主语句中的出现频率很不一样,“V的”最高,“A的”次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义网、语义网格和语义网络[J]. 李洁,丁颖.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7(07)
[2]汉语教学与格语法的运用[J]. 彭国庆,王芙菱.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7(01)
[3]自然语言理解综述[J]. 刘小冬.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7(02)
[4]汉语动词配价研究综述[J]. 尹戴忠. 韶关学院学报. 2007(02)
[5]动词的语义特征及其在句子加工中的心理现实性[J]. 冯丽萍. 语言文字应用. 2006(S2)
[6]概念从属树——一种新的树模型设计[J]. 吴中兴,赵克,胡钢伟,许威. 计算机应用. 2004(S1)
[7]基于特定任务域的自然语言生成系统实现方法[J]. 黄友能,谭琳琳.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4(11)
[8]机械设计与CAD的发展[J]. 张伟萍. 现代技能开发. 2002(08)
[9]自然语言理解研究综述[J]. 郭艳华,周昌乐.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0(01)
[10]“动+的”短语的表意功能[J]. 裘荣棠. 修辞学习. 1999(01)
硕士论文
[1]汉语理解动词知识库建立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D]. 刘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2]产品设计中汉语“V的”结构复合句语义理解[D]. 郑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
[3]现代汉语“的”字短语研究[D]. 王艳芳.四川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03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360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