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非线性振动系统非共振振动自同步特性

发布时间:2017-05-30 20:07

  本文关键词:非线性振动系统非共振振动自同步特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理论计算、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三个方面研究一类平面单质体非线性振动系统在非共振工作时的振动同步特性。首先,以反向回转双电机驱动的振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其弹性元件的非线性因素,采用拉格朗日法建立其动力学模型;其次,基于Hamilton原理求出系统实现自同步的条件,利用一次近似判别法求出系统稳定同步运行的条件;然后,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采用4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仿真,对理论推导的自同步条件及稳定性条件进行计算;最后,对一单质体振动样机进行实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该非线性振动系统可以实现稳定的0相位自同步运动。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仿真结果以及实验结果的相互对比,验证该非线性振动系统同步特性理论的准确性。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关键词】非线性 非共振 振动系统 振动同步 同步稳定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08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130803301) 辽宁省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计划(201506003) 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分类号】:TH113.1
【正文快照】: 引言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对自同步振动机械系统的机电耦合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关键性的成果。文献[1-3]建立了电机系统和振动机械系统的机电耦合数学模型,从机电耦合的角度定量再现了系统的机电耦合同步机理。侯勇俊等[4]采用Matlab/Simulink对三电机驱动自同步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皇青龙;;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时序分析[J];火控雷达技术;1993年01期

2 韩景龙,朱德懋;非线性振动系统的规范形与平均法[J];振动工程学报;1996年04期

3 杨世平,吴晓;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渐近解[J];佳木斯工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4 李以农,郑玲,闻邦椿;一类具有参数慢变的非线性振动系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5 陈洪奎,李萍;非线性振动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6 王建平,刘宏昭,原大宁,苏志霄;利用状态空间法对一类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数值方法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7 黄其柏;王勇;周明刚;胡溧;;局部非线性振动系统参数识别的空间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期

8 郝淑英;王炜;张琪昌;;研究两自由度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规范形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9 闫俊霞;刘初升;张阳;;非线性振动系统分析软件的设计及应用[J];机电信息;2011年09期

10 张琪昌;赵蔷薇;王炜;;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通用化求解程序及应用[J];振动与冲击;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银山;徐新喜;;研究生力学教材改革的新尝试——介绍《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和混沌理论》[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陈树辉;;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定量分析及其研究进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3 张新华;;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模态与频响函数[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琪昌;王炜;赵津扬;;规范形方法判断一类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异宿分岔[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刘延彬;陈予恕;;非线性振动系统中典型的平面哈密顿系统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王炜;张琪昌;赵津扬;;规范形方法判断一类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异宿分岔[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冯长水;朱位秋;;计及执行器饱和的宽带激励下非线性振动系统的随机最优控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甘春标;叶辉;;随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混沌吸引子与随机分形[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张义民;;基于矩的单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义民;;基于矩的单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小号;非线性振动系统锐共振振动同步与控制同步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2 张琪昌;Hopf分叉范式理论及其在非线性振动系统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199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蔷薇;求解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通用化程序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2 钟学平;非线性振动系统参数识别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王忠峰;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4 杨如铭;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时滞减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5 丁勇;多频激励下一类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岔[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6 李叶;双机驱动平面单质体非线性振动系统的自同步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7 沈仙华;一种求解强非线性振动系统解的转迁集表达式的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8 赵彩凤;谐波共振中非线性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马米花;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同步与控制[D];漳州师范学院;2007年

10 彭珊;多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动力学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非线性振动系统非共振振动自同步特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407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6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