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生命周期的设备动态预防性维护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向生命周期的设备动态预防性维护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设备预防性维护理论在不断的发展,但其合理性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基于时间的周期性维护方式忽略了实际中各种变化因素,易造成维护的不足或过剩。以故障预测为主的状态维护中,没有一种方法能保证可预测到所有的故障模式,同时,针对预测到的故障,由于设备处在不同的状态,故障的危害性不同,若采取同样的维护内容,势必造成维护的过剩或不足。本文提出面向生命周期的设备动态预防性维护方法,在引入生命周期概念的基础上,对上述两类维护方式的有效结合及不同故障危害下的差异性维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为: 提出设备生命周期阶段评价方法;针对设备实际运行状态的科学化描述问题,本文引入生命周期概念来定性的区别与描述设备的年龄与健康状态,建立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设备生命周期阶段进行评价,得到设备所在的生命周期阶段。 提出设备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故障模式危害等级的划分方法;针对故障模式在设备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危害性存在差别的问题,在获知设备所在的生命周期阶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设备及故障关联组件的生命周期阶段作为加权因子,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同一故障模式在不同设备生命周期阶段的危害等级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得到某一故障在设备某个生命阶段的故障危害等级。 建立动态生成规则模型;在获知设备所在的生命周期阶段,故障模式危害等级的基础上,以其为约束条件,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维护费用为目标建立动态生成规则模型,有效结合周期性维护方式与基于故障预测的状态维护方式,针对故障模式危害等级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维护等级,实现差异性的精细化维护。 生成预防性维护任务单;在动态生成规则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结合设备全生命周期故障维护相关知识,应用动态生成规则模型实现预防性维护任务单生成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得到预防性维护任务单,确定维护条目。 同时,本文以半导体设备为例,对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案例分析与结果验证。本文所提方法可一定程度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维护费用,达到最低的维护成本,并有效的防止维护的过剩与不足。
【关键词】:动态预防性维护 设备生命周期 故障危害等级 动态生成规则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165.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11-14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14-16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16-18
- 第二章 设备生命周期阶段评价方法研究18-34
- 2.1 生命周期阶段概念的引入18-20
- 2.2 设备生命周期阶段的评价层次结构的建立20-22
- 2.3 设备生命周期阶段的评价等级的建立22-24
- 2.4 设备生命周期阶段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4-26
- 2.4.1 指标选取原则24
- 2.4.2 指标体系的建立24-26
- 2.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26-29
- 2.5.1 评价方法的选取及概述26-27
- 2.5.2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27-29
- 2.6 算例分析29-33
- 2.7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设备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故障模式危害等级的划分34-43
- 3.1 故障模式危害性分析相关理论34-36
- 3.2 问题描述36-37
- 3.3 设备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的故障模式危害等级划分方法37-40
- 3.3.1 方法整体分析37-39
- 3.3.2 方法详解39-40
- 3.4 算例分析40-42
- 3.5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动态生成规则模型的建立43-65
- 4.1 引言43-45
- 4.2 问题描述45
- 4.3 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45-47
- 4.4 模型分析47-55
- 4.4.1 模型整体分析47-48
- 4.4.2 设备生命周期阶段及故障模式危害等级分析48-49
- 4.4.3 周期性预防性维护方式分析49-50
- 4.4.4 基于故障预测的状态维护分析50-51
- 4.4.5 目标函数的确定51-55
- 4.5 动态生成规则模型构建55-60
- 4.5.1 模型分步构建55-58
- 4.5.2 模型整体构建58-60
- 4.6 算例分析60-63
- 4.7 本章小结63-65
- 第五章 预防性维护任务单生成及结果验证65-75
- 5.1 引言65-66
- 5.2 设备全生命周期故障维护相关知识的描述66-67
- 5.3 动态维护任务单生成67-69
- 5.4 算例分析与结果验证69-74
- 5.4.1 算例分析69-71
- 5.4.2 结果验证71-74
- 5.5 本章小结74-7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5-77
- 6.1 本文总结75-76
- 6.2 展望76-77
- 致谢77-78
- 参考文献78-81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府;任羿;曾声奎;冯强;;基于TOPSIS的故障模式危害性决策方法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8年11期
2 陈政平;付桂翠;赵幼虎;;改进的风险优先数(RPN)分析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3 康锐,郑涛;危害性分析中的模糊数学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4 汤光华,曾宪报;构建指标体系的原理与方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5 薛文星;秦俊奇;贾长治;李伟;薛广楼;杜秀菊;;FMADM供输弹系统故障模式危害性分析[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年08期
6 黄燕;宋保维;;UUV导航系统故障模式危害性灰色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03期
7 宾光富;李学军;李萍;;一种构建机械设备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7年12期
8 李鹏;俞国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9年04期
9 奚立峰,周晓军,李杰;有限区间内设备顺序预防性维护策略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年10期
10 廖雯竹;潘尔顺;奚立峰;;基于健康指标的设备动态预防维护策略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颖;基于退化隐式半马尔科夫模型的设备健康预测及系统性维护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3 王玉玲;机械可靠性维修性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太立;基于RCM理论的维修决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刘蓉;城轨车辆设备维修策略优化与决策模型[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孙月;基于FMECA和FTA的无人机起降系统可靠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面向生命周期的设备动态预防性维护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3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443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