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器流固耦合传热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盘式制动器流固耦合传热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流固耦合传热仿真分析重点在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和固体传热有限元(FEA)。将制动器各个零件构成一个流固耦合传热系统进行研究,采用分区求解、边界耦合形式进行求解。此法将难以确认的单个零件传热外部边界转化为内部边界,计算时可只定义外部边界,更加切于实际便于计算。通过数据对比结果表明:仿真分析数据与试验测量结果相吻合。因而,采用此法模拟制动器的热传导和对流换热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单位】: 辽宁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制动器 流固耦合传热 边界耦合 多物理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1351) 基础产品创新科研计划(20146404)
【分类号】:TH136
【正文快照】: 0引言盘式制动器是工程车辆安全性能评估的重要部件,制动稳定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关乎车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而这些问题都跟制动器的温度场特性息息相关。制动器在制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摩擦热,容易导致摩擦表面的温度梯度过大,这样会使摩擦片产生永久性变形进而失效,制动器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延忠;魏彬;吴向宇;宁克焱;韩明;沈蓉;;微造型结构表面流体动力润滑分析[J];润滑与密封;2012年12期
2 王延忠;魏彬;吴向宇;宁克焱;韩明;沈蓉;钱浩;;大功率重载摩擦元件磨损率的分形预测方法[J];润滑与密封;2012年10期
3 郑源,张德虎,刘益民,乘鸣声,夏军,殷新建;贯流泵装置能量特性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03年02期
4 汤淑春,文传源;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一致性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红;苏国营;郭超;王延忠;;盘式制动器流固耦合传热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J];机械传动;2016年09期
2 蔡发达;潘伶;杜华;高诚辉;王巍琦;;考虑双电层力时微纳间隙动压润滑边界滑移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6年02期
3 王秋景;郑源;阚阚;;竖井贯流泵装置进出水流道优化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5年08期
4 李玲玉;郑源;陈洋;周大庆;;灯泡体前置或后置对微水头灯泡贯流式水轮机水力性能的影响[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5年02期
5 王延忠;魏彬;宁克焱;韩明;沈蓉;;Cu基粉末冶金材料表面表征与图像阀值接触分析[J];表面技术;2014年01期
6 王延忠;魏彬;宁克焱;韩明;沈蓉;;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调速制动摩擦系数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7 曾红;徐家帅;王延忠;魏彬;;湿式摩擦片径向梯形槽油槽倾角对温度分布的影响[J];润滑与密封;2013年09期
8 金燕;梁豪杰;刘超;周济人;;前置灯泡贯流泵装置内部流动数值模拟[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9 金燕;刘超;周济人;;贯流泵扩管内流场的三维LDV测量[J];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09期
10 徐磊;陆林广;陈伟;王刚;;竖井贯流泵装置水力设计方案比较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1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元凯;朱华;唐玮;张文谦;;往复运动下圆凹坑形表面织构减摩性能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2年03期
2 汪家道,陈大融,孔宪梅;规则凹坑表面形貌润滑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3年01期
3 郑源 ,李平 ,陈新方 ,王超;水力机械多功能模型试验台循环管路系统水力设计[J];流体机械;2001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金志浩;;输流管道流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分析[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王征;吴虎;贾海军;;流固耦合力学的数值研究方法的发展及软件应用概述[J];机床与液压;2008年04期
3 李艳华;柳贡民;马俊;;考虑流固耦合的典型管段结构振动特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0年06期
4 贾明章,吴士冲;流固耦合计算及导管振动研究[J];中国造船;1986年01期
5 徐博侯 ,王清;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结构辐射条件[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6期
6 冯维明;程德林;郑效忠;;流固耦合动态测试的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1990年02期
7 孟庆国;马钧;袁文清;;液体罐箱多欧拉域流固耦合碰撞过程数值模拟[J];工程力学;2009年S1期
8 苏波;钱若军;袁行飞;于猛;;利用能量守恒和径向基函数插值的流固耦合界面数据传递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9 陈坚红;周天情;盛德仁;李蔚;陈辉;;充流管道单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自动化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10 陈文元;赵雷;;坝体考虑流固耦合的动力特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尔杰;;流固耦合力学研究与应用进展[A];钱学森科学贡献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士召;何国威;张星;;柔性体涡诱导振荡的流固耦合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国斌;;单细胞受剪切流变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苏波;钱若军;;流固耦合方程的建立及耦合数据传递[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鲍麟;余永亮;;粘弹性蜻蜓型翼挥拍的流固耦合求解途径初探[A];非定常空气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7年
6 文聘;叶红玲;刘海宏;;输流管流固耦合模态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乐;吴健康;;细胞通过微孔隙时的大变形流固耦合和表面切应力变化特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王从磊;任伟伟;孙建红;;平面圆形伞初始充气阶段的流固耦合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洋;柏云清;汪卫华;赵小敏;张学伟;FDS团队;;基于双向流固耦合的中国铅基研究反应堆地震响应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王建省;董勤喜;;热流固耦合动态边界理论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涛;流固耦合正反散射问题的数值方法[D];重庆大学;2015年
2 周忠宁;对旋轴流风机流固耦合特性研究及其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孙芳锦;膜结构风振流固耦合效应和风致雪压的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雷凡;水下柔性结构流固耦合动力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自明;油藏热流固耦合模型研究及应用初探[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6 金景旭;汽车碰撞人体头部流固耦合模型及伤害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法特;基于高阶有限差分法的管道瞬态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高平;大型渡槽的二维半流固耦合模型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鲁丽;非线性板状结构流固耦合复杂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石代嗯;搅拌槽内流固耦合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向学;基于流固耦合物理模拟技术的顶板突水机理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5年
2 冯伟;流固耦合效应下离心压气机叶片响应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5年
3 康楠;流固耦合界面信息传递技术分析与数值风洞计算程序研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梅媚;微芯片塑封过程热—流—固耦合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介少龙;基于流固耦合的含夹层盐岩储库渗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张强;基于动边界技术的单向张拉膜结构流固耦合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王恒宇;高塔流固耦合振动特性分析及结构改进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8 曾志平;汽油机冷却系统流固耦合传热分析与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9 邓艳波;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及流固耦合分析[D];湘潭大学;2015年
10 张亦农;基于流固耦合的鸡蛋跌落冲击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D];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盘式制动器流固耦合传热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477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