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高速摄影的点接触润滑流场的观测及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3 05:25

  本文关键词:基于高速摄影的点接触润滑流场的观测及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点接触 脂润滑 流动特性 图像处理


【摘要】:机械零件间点接触区域润滑情况长期以来一直是摩擦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对零件润滑性能要求的提高,润滑状态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各种新兴技术手段被用到润滑情况的试验研究上。 本文主要针对点接触区域润滑剂的动态流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设计了一种点接触流场观测仪,用于模拟在不同工况下点接触区域的润滑状态,并利用高速摄影技术捕捉润滑剂的实时流动情况。 对不同工况下的点接触区域润滑脂的流动状态进行了试验观测。试验中通过调节钢球及玻璃盘的转速来获得不同的卷吸速度,通过调节施加在钢球上载荷来获得不同的接触应力。利用高速相机对点接触区域的纯脂润滑状态进行直接观测,并捕捉添加示踪粒子后的润滑脂流动过程,得到大量图像数据。 开发了点接触区域图像信息处理程序,用于提取点接触区速度场信息及油膜形状信息,为试验结果的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分析了卷吸速度及接触应力对点接触区域润滑脂速度场的影响,从结果中发现:润滑脂在点接触区域工作时基本上处于层流状态,且平均流速略低于卷吸速度,变化量随接触应力的增加而减小。在接触区域入口处,润滑脂出现少量聚集现象,,流过接触区域时向两侧分离,这种聚集及分离的程度随卷吸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润滑脂在接触区域附近的流速与其所处的位置有关,在出口附近流速变化较大。对点接触区域润滑脂油膜形状的分析表明,脂润滑状态与油润滑状态的油膜形状具有相似性。
【关键词】:点接触 脂润滑 流动特性 图像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17.2;TP391.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 点接触区域弹流润滑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国内外在点接触弹流润滑理论方面的研究10
  • 1.2.2 国内外在点接触弹流润滑试验方面的研究10-12
  • 1.3 高速摄影技术的应用现状12-13
  • 1.4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13-14
  • 1.5 主要研究内容14-15
  • 第2章 点接触流场观测仪总体设计15-29
  • 2.1 引言15
  • 2.2 点接触流场观测仪设计思路15-16
  • 2.3 点接触流场观测仪结构设计16-28
  • 2.3.1 圆盘驱动系统17-19
  • 2.3.2 钢球驱动及加载系统19-21
  • 2.3.3 角度调节系统21-23
  • 2.3.4 观测系统23-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点接触区域润滑脂流动性能的试验观测29-39
  • 3.1 引言29
  • 3.2 试验材料及观测系统拍摄参数的选择29-32
  • 3.3 润滑剂流动性能的相关参数计算32-33
  • 3.3.1 润滑剂卷吸速度的计算32-33
  • 3.3.2 点接触区域接触应力计算33
  • 3.4 润滑脂流动性能的试验研究及图像观测33-38
  • 3.4.1 润滑脂流动性能的试验方案设计33-35
  • 3.4.2 润滑脂流动性能的试验操作规范35-36
  • 3.4.3 润滑脂流动性能的观测图像初步分析36-38
  • 3.5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点接触区域图像信息的提取39-50
  • 4.1 引言39
  • 4.2 数字图像处理39-40
  • 4.3 速度场信息提取40-45
  • 4.3.1 观测图像噪声分析40-41
  • 4.3.2 单幅图像粒子位置信息的提取41-43
  • 4.3.3 粒子迹线及速度场信息的获取43-45
  • 4.4 接触区油膜形状信息的提取45-48
  • 4.4.1 提取原理45-46
  • 4.4.2 油膜形状信息的提取46-48
  • 4.5 观测系统拍摄精度分析48-49
  • 4.6 本章小结49-50
  • 第5章 润滑脂流动性能的图像处理结果分析50-60
  • 5.1 引言50
  • 5.2 速度场分析50-57
  • 5.2.1 润滑脂流动状态的判别50
  • 5.2.2 接触应力对速度场的影响50-55
  • 5.2.3 卷吸速度对速度场的影响55-57
  • 5.3 油膜形状信息分析57-59
  • 5.4 本章小结59-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6
  • 致谢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洪恩,袁艳;介绍一种瞬态非接触的测试技术——高速摄影技术[J];测试技术学报;1996年03期

2 翟文杰,张鹏顺;点接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数值求解[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3 韩兴;薛冉;李昌;;等温点接触弹流润滑典型特征的数值分析[J];机械传动;2011年02期

4 肖华平;刘书海;郭丹;路新春;雒建斌;;高接触压力下齿轮油润滑特性[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5 钱林茂,雒建斌,张伟,温诗铸;自适应微摩擦综合测试仪的研制与纳米润滑实验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6 杨沛然,温诗铸;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回顾与展望——纪念润滑理论的基本方程Reynolds方程发表一百周年[J];润滑与密封;1986年06期

7 孙文龙;马丽然;李刚;郭东明;路新春;;弹流润滑点接触Hertz区温度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9年03期

8 张美莹;夏伯乾;;一种适用重载点接触弹流润滑问题的新的直接迭代法[J];润滑与密封;2011年10期

9 陈斌;李松生;陈剑;鲁豫鑫;;球轴承点接触区油膜阻尼系数的计算与理论分析[J];润滑与密封;2013年02期

10 李贵山;梁妮;;显微高速摄影技术及其在血液微流变学研究中的应用[J];蛇志;1991年04期



本文编号:665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665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c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