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复杂结构和运动方式机械部件的离散元法分析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23:02

  本文关键词:复杂结构和运动方式机械部件的离散元法分析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计算机仿真 离散元法 UG/OPEN AFT 多刚体系统运动学


【摘要】:在设计制造领域,传统的机械部件设计是通过反复的设计、试验、修改设计过程来得到想要的结果,这样既费时又费力,而且不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目标。而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将机械部件的设计转移到计算机仿真平台上,不仅能够解决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还使机械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然而,对于机械部件工作过程的仿真,由于工农业生产中存在大量颗粒材料,如农作物种子、粒状肥料、药物颗粒等,采用连续介质动力学方法不能很好的分析颗粒的运动状况。离散元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Cundall提出的,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研究颗粒群体动力学问题的方法。离散元法的基本思想是,把颗粒群体简化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质量的颗粒集合,然后赋予接触的各个颗粒之间以及颗粒和边界之间某种接触力学模型和模型中的参数,用以考虑颗粒和颗粒之间及颗粒和边界之间的接触作用,颗粒与边界的不同物理性质。离散元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接触力学模型分析不同的过程,使其在不同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进行离散元法分析时,除了需要建立颗粒材料模型外,还需要建立机械部件的离散元法分析模型。但是至今在离散元法分析方法中对边界建模的关注还是比较少,主要集中在颗粒的几何模型和接触力模型等相关方面。为此,本文在课题组研究的基于Pro/E软件建立边界的离散元法分析模型基础上,研究在UG环境下建立边界分析模型的方法,同时,重点探索了关于复杂运动方式机械部件的离散元法分析方法。 对于边界CAD模型中的基本图形,如平面、球面、圆柱面和圆锥面等,它们可由初等解析函数来表示,只要根据这种图形的几何特性,就可以建立其边界模型。而复杂结构机械部件的边界无法用初等解析函数来表示,本文应用UG软件二次开发中的UG/OPEN开发工具,采用基于AFT(Advancing Front Technique,,推进波前法)的直接法对复杂曲面进行网格剖分,以此为复杂结构的机械部件建立离散元法分析模型。 由于工农业生产中的机械部件,除了简单的运动方式如平动、转动及平动和转动的复合运动外,往往还会有复杂的运动方式参与其中,这种复杂的运动方式在机械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复杂运动方式的计算仿真却不能像简单运动方式那样,直接用简单的数学方法来实现运动规律。为此,本文采用多刚体系统运动学分析方法,来建立复杂运动方式机械部件的分析模型,通过线性及非线性的数值分析计算得到运动过程的数据,并结合OpenGL三维图形库实现复杂运动方式机械部件的仿真,然后根据课题组研究的离散元法分析技术,进一步实现复杂运动方式机械部件的离散元法计算仿真。目前,对于复杂运动方式机械部件的离散元法分析方法的研究在国内外还未见报导。 本文在上述理论和方法及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设计需求,根据软件设计流程,开发了基于不同CAD软件模型的复杂结构机械部件的离散元法分析建模软件,以及根据多刚体系统运动学分析方法设计了复杂运动方式机械部件的离散元法计算仿真功能。同时,给出了程序编写过程中有代表性的测试用例,对复杂结构边界的离散元法分析模型及复杂运动方式边界的离散元法分析进行了实例验证,进一步证明了软件的正确性、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文建立的离散元法边界建模方法具有一定通用性,能够方便的为不同的复杂结构机械部件建立离散元法分析模型,而设计的复杂运动方式的离散元法计算仿真功能有了较好的效果,接近实际结果,初步证明本文建立的方法和开发的软件是实际可行的。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 离散元法 UG/OPEN AFT 多刚体系统运动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P391.7;TH1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7
  • 1.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12-13
  • 1.2 有限元网格生成算法发展及研究现状13-14
  • 1.3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14-15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15-17
  • 第2章 复杂结构机械部件的离散元法边界建模方法17-36
  • 2.1 引言17
  • 2.2 基于 AFT 的网格生成方法简介17-19
  • 2.2.1 AFT 的基本概念17-18
  • 2.2.2 基于 AFT 的网格生成算法描述18-19
  • 2.3 UG 二次开发在机械部件建模中的应用19-20
  • 2.3.1 二次开发工具 UG/OPEN19-20
  • 2.3.2 MFC 在 UG 二次开发中的应用方法20
  • 2.4 基于 UG 软件的复杂结构机械部件的边界建模方法20-26
  • 2.4.1 UG 实体模型的自动识别及读取20-21
  • 2.4.2 网格生成的实现细节21-23
  • 2.4.3 运动属性和材料特性的添加23
  • 2.4.4 建模方法流程23-26
  • 2.5 网格的优化和加密处理26-27
  • 2.5.1 网格的优化26-27
  • 2.5.2 全局网格的加密27
  • 2.6 边界建模方法的扩展和改进27-35
  • 2.6.1 流固耦合时边界提取27-30
  • 2.6.2 复杂运动方式边界提取30-32
  • 2.6.3 输送机边界的提取32-33
  • 2.6.4 几种功能的改进和添加33-35
  • 2.7 本章小结35-36
  • 第3章 复杂运动方式机械部件的离散元法分析方法36-51
  • 3.1 引言36
  • 3.2 平面多刚体系统描述36-37
  • 3.3 复杂运动方式机械部件的运动学分析37-45
  • 3.3.1 运动学分析原理37-39
  • 3.3.2 各类约束方程的建立39-43
  • 3.3.3 约束方程的组集43-45
  • 3.4 多刚体系统求解过程45-46
  • 3.5 离散元法与多刚体动力学方法的耦合46-50
  • 3.5.1 复杂运动边界的位置及速度更新46-48
  • 3.5.2 颗粒与边界的相对位移48-49
  • 3.5.3 复杂运动边界的仿真实现49-50
  • 3.6 本章小结50-51
  • 第4章 软件的需求分析与设计51-63
  • 4.1 引言51
  • 4.2 需求分析51-54
  • 4.2.1 需求陈述51-52
  • 4.2.2 系统行为模型的建立52-54
  • 4.3 软件总体设计54-58
  • 4.3.1 对象模型的建立54-56
  • 4.3.2 功能模型的建立56-58
  • 4.4 软件中关键技术的实现58-62
  • 4.4.1 网格划分中闭合曲面的处理方法58-59
  • 4.4.2 复杂运动方式的数据库设计59-60
  • 4.4.3 多刚体计算结果的文件读写60-61
  • 4.4.4 复杂运动的离散元法计算61-62
  • 4.5 本章小结62-63
  • 第5章 软件测试与实例验证63-81
  • 5.1 引言63
  • 5.2 复杂结构边界建模软件的功能测试63-70
  • 5.2.1 复杂边界的提取测试63-65
  • 5.2.2 网格优化和网格加密的测试65-67
  • 5.2.3 扩展功能的提取测试67-70
  • 5.3 复杂运动方式的离散元法计算仿真软件的测试70-80
  • 5.3.1 静止筛面的测试70-72
  • 5.3.2 复杂运动边界运动过程的测试72-78
  • 5.3.3 复杂运动边界的离散法计算测试78-80
  • 5.4 本章小结80-81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81-83
  • 6.1 全文工作总结81-82
  • 6.2 后续工作展望82-83
  • 参考文献83-88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88-89
  • 致谢8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宏;吕游;徐静;黄山;于建群;;非规则曲面的离散元法分析模型建模软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苏静波;殷佩生;邵国建;;工程中有限元网格生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工程图学学报;2008年06期

3 钟士培;;注塑机双曲肘合模机构运动仿真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0年03期

4 金建海;冷文浩;;船舶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技术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09年11期

5 张明敏,潘志庚,郑文庭,石教英;散乱点集Delaunay三角剖分的分布并行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0年07期

6 关振群 ,宋超 ,顾元宪 ,隋晓峰;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研究的新进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3年01期

7 刘荣,郑永红,游亚戈;二维有限元网格自动自适应生成[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年11期

8 关振群,隋晓峰,顾元宪,李云鹏;复杂三维组合曲面的有限元网格生成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3年04期

9 付宏;乌兰;黄万风;于建群;;基于图元的三维离散元法边界建模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年12期

10 贾慧敏;王安强;;基于边界二维CAD模型的三维离散元法边界建模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宋超;非结构化自适应有限元网格生成的AFT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单菊林;自适应有限元网格生成算法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梁义;自适应表面网格生成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欢;基于虚拟样机的大型船用甲板起重机结构动力学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邵辉;基于虚拟分解的六面体网格生成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王楠;大规模散乱数据插值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王炎欢;机构仿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商慧;三维离散元法计算仿真软件开发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樊祥阔;基于节点的局部有限元法并行机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高树清;多刚体系统运动分析及基于AS的建模与动态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00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800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d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