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叶顶间隙扩压叶栅附面层抽吸研究
本文关键词:具有叶顶间隙扩压叶栅附面层抽吸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扩压叶栅 叶顶间隙 附面层抽吸 泄漏流 旋涡结构
【摘要】:借助实验校核CFD方法对具有叶顶间隙扩压叶栅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探究了叶顶开槽、吸力面端部开槽及叶顶-吸力面端部组合开槽进行附面层抽吸对其性能的影响,并从旋涡结构角度阐述其控制机理。结果表明,叶顶抽吸可以推迟泄漏涡的生成,有效抑制泄漏流的发展,降低其损失,端部抽吸则可以吸除角区低能流体团,减小端部损失,通过二者的组合,叶栅总压损失显著降低,气流折转能力加强。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关键词】: 扩压叶栅 叶顶间隙 附面层抽吸 泄漏流 旋涡结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2061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1121251200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o.3132014049)
【分类号】:TH45
【正文快照】: 0引言轴流风扇/压气机中,动叶叶尖及可调导叶端部间隙内存在着复杂的三维黏性流动,间隙泄漏流、端壁附面层和主流相互干涉构成了风扇/压气机损失的重要部分,Denton等W研究发现泄漏损失约占压气机总损失的三分之一。泄漏流诱导壁面涡量源形成泄漏涡并卷吸流体产生堵塞效应严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春华,王立成;用多层网格法解二维无粘跨音叶栅流动[J];航空动力学报;1989年03期
2 周正贵,胡骏;H型叶栅通道流计算网格的改进[J];推进技术;2003年05期
3 吴铭岚;;环形透平叶栅里气体流动的某些特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63年04期
4 周盛,沈孟育,林保真;跨音叶栅流场的相仿律[J];北京航空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5 翁泽民;在半测地座标下用有限元法对任意透平叶栅气动性能的计算[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1年05期
6 王仲奇,韩万今,徐文远,夏训忠;叶片倾斜对小径高比环形叶栅下游流场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7年03期
7 蔡睿贤;轴流式叶栅完全反问题工程解[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8年01期
8 孙锡九,张卫伟;振荡叶栅非定常流场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8年04期
9 李海滨;王正宾;;叶栅出口流动偏离分析计算方法的探讨[J];内燃机车;1988年09期
10 刘前智,严汝群;轴向密流比对叶栅性能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198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劲松;侯安平;周盛;;扩压式叶栅非定常分离流机理研究的时域分析[A];第七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钟兢军;弯曲叶片控制扩压叶栅二次流动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1996年
2 陈焕龙;采用缝隙射流技术的弯曲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肖翔;对转冲压压气机冲压叶轮内部流动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8年
4 张华良;采用叶片弯/掠及附面层抽吸控制扩压叶栅内涡结构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清波;透平叶栅流动和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张永刚;透平叶栅气动特性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3 赵莲维;气动涡轮式喷涂主轴喷嘴与叶栅气动设计及流场能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赵岩;不同宽度小翼对矩形扩压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5 王靖超;端部开槽叶栅流场及强度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阚晓旭;矩形扩压叶栅中应用叶尖小翼的性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林伟春;亚声速附面层抽吸式扩压叶栅气动/结构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曾荣鹏;超音速叶栅内的激波系及其与附面层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9 卢牛;超音速压气机叶栅试验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10 司锐;缝隙叶片分离流控制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988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898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