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变啮合刚度的齿轮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时变啮合刚度的齿轮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 有限元法 齿轮动力学 非线性
【摘要】:动力伺服刀架作为加工中心的核心部件,研究分析其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对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提高有重要意义。由于啮合刚度的时变性,使得其成为啮合过程中的主要激励形式之一,因此在对齿轮动力学分析时,考虑时变啮合刚度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本文以渐开线直齿为对象,基于精确建模理论,通过材料力学方法进行齿轮刚度的计算。采用了最大变形量法来确定基点N,使齿轮变形量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将计算得到齿轮时变啮合刚度与机械学会、ISO标准对比,结果非常吻合。其次,用APDL语言进行齿轮参数化建模,计算齿轮的变形量。不同的约束方法得到的齿轮变形量意义不同。利用有限元法得到的单齿变形量与理论方法得到结果非常接近。最后,考虑时变啮合刚度与齿面摩擦,齿侧间隙等因素建立了齿轮扭转振动模型。采用理论计算方法计算时变啮合刚度,易于程序化,能够很好的与动力学计算相结合。编写了MATLAB计算程序,使用Newmark-P数值解法来进行求解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齿面摩擦以及转速对齿轮动态性能的影响,同时对齿轮动态传递误差进行灵敏度分析。
【关键词】:齿轮时变啮合刚度 有限元法 齿轮动力学 非线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H132.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研究背景9
- 1.2 齿轮系统动力学简介9-13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3-15
- 第二章 直齿圆柱齿轮刚度的计算15-37
- 2.1 直齿圆柱齿轮刚度的研究进展15-17
- 2.1.1 齿轮刚度的计算方法15-16
- 2.1.2 齿轮刚度的数值计算与理论计算的比较16-17
- 2.2 几种常用的齿轮刚度定义方法17-23
- 2.2.1 机械学会定义方法17-18
- 2.2.2 ISO标准(草案)18-19
- 2.2.3 石川刚度计算方法19-20
- 2.2.4 威伯-班纳斯切克(Weber-Banaschek)刚度计算方法20-23
- 2.3 基于材料力学求解齿轮刚度的公式推导23-31
- 2.3.1 渐开线齿轮精确建模理论23-26
- 2.3.2 齿轮模型的等效转化26-27
- 2.3.3 齿轮渐开线部分变形量的计算27-29
- 2.3.4 过渡圆角和基体部分的变形量的计算29-30
- 2.3.5 局部接触变形量的计算30-31
- 2.4 基于齿轮精确建模的齿轮变形量计算31-35
- 2.4.1 最大变形量法求解齿轮变形量31-35
- 2.5 本章小结35-37
- 第三章 齿轮变形量的有限元分析37-49
- 3.1 有限元法简介37-40
- 3.1.1 有限元法的发展37
- 3.1.2 有限元理论基础37-39
- 3.1.3 有限元分析ANSYS软件简介39-40
- 3.2 基于ANSYS的渐开线齿轮变形量分析40-47
- 3.2.1 APDL渐开线齿轮精确建模40-41
- 3.2.2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41
- 3.2.3 边界条件和载荷的处理41-42
- 3.2.4 ANSYS中结果的提取42-47
- 3.3 本章小结47-49
- 第四章 齿轮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分析49-69
- 4.1 一级齿轮传动的非线性扭转振动分析49-62
- 4.1.1 一级齿轮传动模型的建立49-53
- 4.1.2 摩擦力和摩擦力矩的计算53-54
- 4.1.3 传动轴的扭转阻尼和齿轮啮合阻尼的计算54-55
- 4.1.4 求解方法55-56
- 4.1.5 一级传动结果分析56-62
- 4.2 齿轮传动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62-67
- 4.3 本章小结67-69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69-71
- 5.1 结论69
- 5.2 展望69-71
- 参考文献71-75
- 致谢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奎晓;胡鹏;张义民;;基于渐开线齿轮精确建模的啮合刚度的数值计算[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3年02期
2 陈思雨;唐进元;;间隙对含摩擦和时变刚度的齿轮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3 圣国梁;;基于MATLAB的齿轮间隙非线性动力学仿真研究[J];电子机械工程;2008年05期
4 陈双桥;蒋学武;王基;;单对直齿轮考虑侧隙及摩擦情况下的动力分析[J];现代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5 唐进元;陈思雨;钟掘;;一种改进的齿轮非线性动力学模型[J];工程力学;2008年01期
6 雷镭;武宝林;谢新兵;;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的直齿轮接触应力分析[J];机械传动;2006年02期
7 颜海燕,唐进元,宋红光;直齿轮轮齿变形计算的数值积分法[J];机械传动;2005年02期
8 王建军,李其汉,李润方;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5年01期
9 王立华,李润方,林腾蛟,杨成云;齿轮系统时变刚度和间隙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13期
10 王建军,李润方;齿轮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体系[J];中国机械工程;1998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祁波;考虑摩擦和间隙的轮齿冲击行为建模与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2 桂建华;考虑齿侧间隙的轧机主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3 王龙宝;齿轮刚度计算及其有限元分析[D];江苏大学;2007年
4 宋少芳;齿轮副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朱秋玲;齿轮系统动力学分析及计算机仿真[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6 宋红光;考虑基于制造误差的大变位齿轮传动动力学建模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98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898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