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相连齿啮式快开结构强度分析及优化设计
本文关键词:整体相连齿啮式快开结构强度分析及优化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齿啮式快开结构 弹性应力分析 疲劳分析 优化设计 有限元方法
【摘要】: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Ansys分析软件平台对整体相连齿啮式快开结构进行弹性应力分析、疲劳分析,获得了齿啮式快开结构应力分布规律,通过接触单元法来模拟卡箍齿与啮的接触过程,在满足强度和抗疲劳性能的要求下,以齿啮式快开结构的质量最轻为目标函数,通过有限元优化设计分析方法对整体相连齿啮式快开结构进行优化,优化分析后质量降低了26.97%。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 齿啮式快开结构 弹性应力分析 疲劳分析 优化设计 有限元方法
【分类号】:TH49
【正文快照】: WANG Xing Wen DONG Jin Shan WANG Xue Ming HAO Yang(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816,China)引言整体相连齿啮式快开压力容器装置具有便于装卸物料、快速开启和关闭、承压能力较强的优点,所以其广泛地被用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启,段守敏;优化设计广义化的发展[J];矿山机械;2002年02期
2 于燕玲,叶春生;优化设计中的优化问题算法[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余民姚;张根保;刚号;梁淑明;;面向企业效益的产品质量优化设计[J];机床与液压;2006年10期
4 董良凤;;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设计[J];福建建筑;2010年01期
5 聂勇军;廖启征;;多学科优化设计在工程机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展望[J];起重运输机械;2011年08期
6 张纪元 ,沈守范;字盘案称结构尺寸的优化设计[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4期
7 余俊;最优化设计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近况[J];机械工程;1984年01期
8 陈福理;姚志新;;农房构件优化设计有显著经济效益[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84年05期
9 高荣;《优化设计基础》专题学习指导[J];煤矿机械;1985年05期
10 卓翔;λ型杆式溶液面清刮机的优化设计[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克难;蒋家勇;鱼胜利;;仪器基础支架的优化设计探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2 吴启霞;刘建东;;对项目优化设计的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3 蒙坤江;;型材利用率优化设计[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4 谈向东;王金锋;;从节能论冷库优化设计[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黄尧;龙连春;;机架结构优化设计[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尹胜文;朱建群;陈坚;;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发区分院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智慧;;一炉三线药用玻璃池炉优化设计及运行效果[A];2010年全国玻璃窑炉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录民;王有安;;桁架的正交基因优化设计[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9 严思炜;郝世强;;浅谈离合器分泵支架优化设计[A];“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论坛”暨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四届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华冰;杜家政;龙连春;;高温输油管道分析与优化设计[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晨 昊坤 宇闪;徜徉在真情铺就的回家路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邵杰;优化设计 加快建设[N];四平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吴林;“中国之家”技术特色[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4 ;《汽车优化设计理论方法》[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5 王泽斌;计算机辅助玻璃配主优化设计[N];中国建材报;2007年
6 综合;WLAN网络的优化设计[N];人民邮电;2003年
7 李俐娥 杨关;武仪公司通过优化设计丰富产品内涵[N];中国航空报;2007年
8 通讯员 陈骏;灾后重建 华电珙县分公司优化设计降能耗[N];中国电力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佳;把可持续发展落实到优化设计上[N];中华建筑报;2006年
10 侯伟;精彩人生路[N];中国航空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丁金华;机械结构有限元动力优化设计的逆摄动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吴镇;优化设计中的智能方法与可视化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舒信伟;基于CFD流场分析的多工况多约束条件的叶片优化设计方法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方耀楚;二级层级褶皱结构力学性能研究与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陈科;基于并行思维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6 李胜忠;基于SBD技术的船舶水动力构型优化设计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育全;基于ADAMS的八连杆冲压机构的优化设计与仿真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2 张腾慎;海上独立光伏系统优化设计与MPPT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陈孝玉;散热带轧波过程模拟及轧波刀优化设计[D];贵州大学;2015年
4 倪晓琴;热荷载作用下弹性薄板壳结构的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赵亮;大直径薄壁箱体结构力学分析与精细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贾瑞芬;可视化通用型优化设计系统的研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7 李强;基于三次设计理论的质量优化设计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代晋;硝酸四合一机组底座的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彭春雷;新型机外翼主体上壁板的优化设计[D];石河子大学;2007年
10 高巍;基于曲率模态分析的具有动应力约束的变截面悬臂梁优化设计[D];华侨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57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95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