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基于RobustICA的轮式装载机驾驶室噪声源识别及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09:20

  本文关键词:基于RobustICA的轮式装载机驾驶室噪声源识别及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噪声源 Robust ICA 小波分析 贡献度 噪声控制 装载机


【摘要】:噪声污染危害极大,成为继空气污染、水体污染之后又一个令人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壮大,其引发的噪声问题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危害操作人员身心健康。国内工程机械噪声限值新标准的实施,无疑也给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本研究是以校企合作项目“轮式装载机噪声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为研究背景展开的,对驾驶室进行噪声源识别及贡献度分析,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噪声控制策略,降低驾驶室噪声,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测试方案,对装载机室内噪声特性进行了了解;探讨了提取性能更佳的鲁棒独立分量分析(RobustICA)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装载机驾驶室噪声源分离提取,结合连续小波变换(CWT)对分离结果进行时频分析,找到对应的物理噪声源,利用小波包分析及贡献度分析,确定了驾驶室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制定了相应的降噪措施,并进行效果验证。目标轮式装载机驾驶室司机耳旁噪声声压级为87.4dB(A),满足现行国标第一阶段89 dB(A)的限值要求,但还不能达到即将实施的第二阶段的要求(86dB(A));室外空气噪声主要通过驾驶室壁板的孔缝泄露传播进入驾驶室内部;司机耳旁噪声主要由1000Hz以下低频成分构成。利用仿真信号对比验证了Robust ICA在盲源分离方面的优越提取性能,并结合小波分析对驾驶室噪声进行声源识别,结合小波包分析及贡献度分析,确定了驾驶室主要噪声来源。根据声源识别结果,制定了针对目标机型的驾驶室噪声控制措施,通过降噪效果测试验证,改造后的驾驶室司机耳旁声压级符合国标第二阶段的限值要求,达到降噪目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RobustICA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装载机驾驶室噪声源,为工程机械噪声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控制主要噪声源及提高驾驶室密封性能,可以有效降低驾驶室噪声。
【关键词】:噪声源 Robust ICA 小波分析 贡献度 噪声控制 装载机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24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1
  • 字母注释表11-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12-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6
  • 1.2.1 装载机噪声水平现状14-15
  • 1.2.2 噪声源识别研究现状15
  • 1.2.3 噪声控制研究现状15-16
  • 1.3 研究内容16-18
  • 第二章 驾驶室噪声产生机理、识别及控制18-32
  • 2.1 驾驶室噪声产生机理18-19
  • 2.2 噪声源识别方法19-29
  • 2.2.1 ICA问题的提出和发展20-21
  • 2.2.2 独立分量分析原理21-24
  • 2.2.3 Fast ICA算法24-26
  • 2.2.4 RobustICA算法26-28
  • 2.2.5 RobustICA算法分离仿真验证28-29
  • 2.3 装载机噪声控制29-31
  • 2.3.1 噪声源控制29-30
  • 2.3.2 传播路径控制30
  • 2.3.3 噪声接受者保护30-31
  • 2.4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驾驶室噪声测试及噪声特性分析32-44
  • 3.1 声振测试系统32-33
  • 3.1.1 噪声测量32-33
  • 3.1.2 振动测量33
  • 3.2 测试方案33-37
  • 3.2.1 测试方法33
  • 3.2.2 测试依据33
  • 3.2.3 测试环境33-34
  • 3.2.4 车辆条件34
  • 3.2.5 测试设备34-35
  • 3.2.6 测点布置及信号采集35-37
  • 3.2.7 驾驶室内部声场扫描37
  • 3.3 测试结果分析37-43
  • 3.3.1 司机耳旁噪声声压级测试结果37-38
  • 3.3.2 声场扫描结果与室内噪声特性分析38-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装载机驾驶室噪声源识别44-61
  • 4.1 小波基础理论44-48
  • 4.1.1 傅里叶变换到小波变换44
  • 4.1.2 小波定义44-46
  • 4.1.3 小波包分析46-48
  • 4.2 基于RobustICA的驾驶室噪声源识别48-50
  • 4.3 司机耳旁噪声小波包分析50-56
  • 4.4 主要噪声源贡献度分析56-59
  • 4.5 本章小结59-61
  • 第五章 装载机驾驶室噪声控制61-68
  • 5.1 吸声与隔声降噪措施61-65
  • 5.1.1 装载机密封状况61-63
  • 5.1.2 吸隔声方案及实施63-65
  • 5.2 噪声源控制65-66
  • 5.2.1 冷却风扇降噪措施65-66
  • 5.2.2 消声器降噪措施66
  • 5.3 效果验证66-67
  • 5.3.1 测试条件66
  • 5.3.2 测试结果66-67
  • 5.4 本章小结67-6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8-70
  • 6.1 全文总结68
  • 6.2 工作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3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73-74
  • 致谢74-75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宏骏;基于RobustICA的轮式装载机驾驶室噪声源识别及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69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969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d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