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A零部件制造企业单件流生产方式的研究与实施

发布时间:2017-10-04 09:22

  本文关键词:A零部件制造企业单件流生产方式的研究与实施


  更多相关文章: 精益生产 单件流 生产线平衡 管理系统 文化系统


【摘要】: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零部件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国外零部件快速加入中国市场,使得国内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更加的激烈,导致各个企业获得的利润空间是越来越小。因此,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通过实施精益生产来不断减少浪费、逐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最为有效的应对措施。 本文在精益生产的背景下,把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理念、实施工具、实施手段、实施方法以及管理工具综合运用起来。通过生产运营系统单件流和生产线平衡的实施以及文化和管理系统的支持,用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天润公司进行了精益生产方式的适用性分析,并以天润公司众多生产线其中的一条典型生产线为例对其实施单件流生产方式提出了实施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法及前提条件和管理层面的支持。 本文主要从四个章节开展,主要内容有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目前国内外对精益生产以及单件流等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同行业的实践推行情况;从天润公司的现状、生产、现场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为指导对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和精益生产实施适应性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天润公司的实际情况综合利用精益生产的“单件流”和生产线平衡、拉动式生产等方面从运营、文化和管理三个系统,多个角度,对天润曲轴的生产线进行了单件流生产方式的设计;通过重新布局生产线,实现了生产线的平衡,通过对薪酬体系、质量管控体系以及设备维修体系等管理和文化的系统的改善。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了单件流的精益生产方式适合运用在天润曲轴,并应该在全公司进行推广。 本文的创新点就在于,一是注重考虑工具在推广过程中的前提条件,除了运营系统之外,还从管理和文化系统的角度上考虑如何在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上对运营系统工具的实施提供支持。二是在工具实施的过程中不死搬教条,而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运用和拓展。这点在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上体现的尤为突出。这两点在国内同行业的推广过程中都是极其容易被忽视的,需要特别注意。
【关键词】:精益生产 单件流 生产线平衡 管理系统 文化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H18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1
  • 1.3 研究方法11-12
  • 1.4 研究内容12
  • 1.5 研究创新点12-14
  • 第二章 国内外的理论与应用综述14-25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5
  • 2.2 精益生产15-20
  • 2.3 “单件流”的相关理论20-24
  • 2.4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单件流生产线的方案设计25-60
  • 3.1 现场描述25-26
  • 3.2 现场问题分析26-30
  • 3.3 精益生产方式在天润公司实施的适用性分析30-31
  • 3.4 “单件流”的方案设计31-59
  • 3.5 本章小结59-60
  • 第四章 单件流生产方式的方案实施60-79
  • 4.1 指导思想60-63
  • 4.2 建立生产线平衡,重新布局和调整生产线63-72
  • 4.3 单件流生产方式的有效支撑体系-管理和文化系统72-77
  • 4.4 生产线改善效果对比分析77-78
  • 4.5 本章小结78-79
  • 第五章 结束语79-82
  • 参考文献82-84
  • 致谢84-85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锋;;此“精益”非彼“精益”——精益研发与精益生产之比较[J];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2008年05期

2 ;积极推进精益生产 全面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J];新技术新工艺;2011年05期

3 霍艳芳,齐二石,周刚,李钢;精益生产中人因作用之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S1期

4 王文章;论精益生产与精益企业[J];工业工程;2001年01期

5 曾凤华;精益生产的理念及其实施手段[J];机械管理开发;2004年05期

6 云达来;武振峰;;对实施精益生产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22期

7 蒋家东;;精益6σ整合速度与质量的新思维[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5年06期

8 齐二石;;精益生产的本质[J];新材料产业;2006年11期

9 高红花;;基于精益生产的标准作业研究[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7年03期

10 宋德玺;荣朝和;;乌鲁木齐铁路局开展运输精益生产的意义与启示[J];铁道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小明;;生产现场系统化改善的应用性研究[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郑凯;;以精益生产为载体 深化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安全生产[A];第三届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及技术装备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12年

3 武淑萍;;精益生产在中国的应用现状[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周大林;;浅谈精益生产基本原则[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学光;;船舶精益生产和现代化[A];2011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冯海明;;关于实现“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杨光薰;乔立红;张希伦;贾作辉;;从成组技术到精益生产向大规模定制方向前进[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文飞;党英峰;;步入精益生产时代[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礼;刘顺强;;精益生产在美利信压铸公司中的应用[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周忠发;雒孟刚;;信息化条件下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探究与构建[A];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晖;泛华厂实施精益生产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航空报;2007年

2 曲小研;精益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N];消费日报;2008年

3 江雨;美国纸箱业兴起“精益生产”[N];中国包装报;2004年

4 徐凤英 韩绍新;沈飞大力推进精益生产[N];中国航空报;2004年

5 戚敏;一航沈飞精益生产初现生机[N];中国航空报;2005年

6 李上雄;精益生产——五菱腾飞的翅膀[N];中国汽车报;2002年

7 ;五菱“精益生产”显神威[N];中国质量报;2001年

8 言 寒;工业工程:精益生产之基[N];中国质量报;2005年

9 唐晓芬;精益生产:减少浪费的哲学[N];中国质量报;2005年

10 沈 宽;精益生产师认证出效益[N];中国质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洪亮;离散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实施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车建国;多品种小批量下精益生产系统的改进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郭宏斌;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卷烟机械制造企业物流系统优化及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周延虎;精益六西格玛集成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宫伟军;流态产品的大规模定制与精益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兴;基于持续改善推进精益生产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王建罡;精益生产在制造企业中的实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梅忠;精益生产线设计[D];苏州大学;2009年

4 付梅;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的实践研究—领导和员工的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简敏;精益生产体系应用的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闫盛囝;纬创力公司精益生产的实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柏汉兵;精益生产在苏州工业园区M公司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朱成智;精益生产在K公司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马玉杰;精益生产在A公司的应用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10 陈相杰;H企业体系化精益生产方案的推进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69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969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4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