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

水泵隔振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4:18

  本文关键词:水泵隔振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泵 隔振 振动传递路径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种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越来越轻薄,其中所使用的水泵机组的功率就越来越大,管道也越来越多,水泵机组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传递给与其毗连的房间的墙面、地板、支柱和房梁上,这些振动又会产生大量的噪声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烦恼。如何更加有效的治理水泵类设备的振动和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的声环境质量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某高层住宅小区的地下室水泵机组振动噪声治理项目为具体研究背景,从振动能量的角度出发,对水泵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建立了水泵机组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将四端参数法应用于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分析,得出了通过隔振系统传递到基础的功率流表达式。应用数值仿真工具,得到了隔振系统的频率响应特征函数曲线,系统地分析了其中主要参数对隔振效果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基础,为实际工程中管道的隔振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了将管道的吊装式隔振改变为支撑式隔振的方案,通过不同的隔振方式来改变振动传递路径,以减小振动对一楼住户的影响。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隔振器的静态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选择可靠性更高的隔振器材。对改进方案后的隔振效果进行了实际测量分析,并记录了结果。 通过改变不同的隔振方式,以达到改变振动传递路径的目的,在增大振动传递路径的同时,也增加了阻尼,弹性系数等影响隔振效果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改变振动传递路径可以有效控制振动的传递,提高管道的隔振效率,对于地下室水泵机房的振动噪声控制,,管道的支撑式隔振比吊装式隔振隔振的优势更明显,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水泵 隔振 振动传递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B535.1;TH3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10
  • 1.1.1 课题来源10
  • 1.1.2 选题依据10
  • 1.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4-15
  • 第二章 振动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15-24
  • 2.1 振动和噪声的评价标准15-18
  • 2.1.1 振动的评价标准15-16
  • 2.1.2 噪声的评价标准16-18
  • 2.2 隔振原理18-20
  • 2.2.1 隔振分类18-19
  • 2.2.2 隔振的基本原理19-20
  • 2.3 隔振器材20-24
  • 第三章 水泵隔振效果的功率流研究24-40
  • 3.1 机械阻抗和导纳的基本概念24-30
  • 3.1.1 机械阻抗的定义24-25
  • 3.1.2 基本元件的机械阻抗和导纳25-28
  • 3.1.3 阻抗计算的基本原理28-30
  • 3.2 四端参数法30-35
  • 3.2.1 基本机械元件的四端参数30-31
  • 3.2.2 串、并联系统的四端参数31-33
  • 3.2.3 振动的功率流表达式33-35
  • 3.3 水泵隔振效果影响因素的功率流分析35-40
  • 3.3.1 水泵隔振系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35-36
  • 3.3.2 隔振效果影响因素分析36-40
  • 第四章 水泵隔振工程中功率流的应用40-56
  • 4.1 实际工程中方案的制定与实施40-41
  • 4.2 工程现场情况概述及原始数据采集41-43
  • 4.2.1 现场工程情况概述41
  • 4.2.2 原始数据采集41-43
  • 4.2.3 振动分析43
  • 4.3 水泵机组基础振动控制43-45
  • 4.4 管道振动控制45-53
  • 4.4.1 管道系统振动控制46
  • 4.4.2 管道隔振方案的确定46-48
  • 4.4.3 基于功率流理论的管道隔振改进方案48-50
  • 4.4.4 改进隔振方案的可靠性对比分析50-53
  • 4.5 声辐射的控制53-56
  • 4.5.1 水泵房的吸声与隔声处理53-54
  • 4.5.2 治理后吸声效果分析54-56
  • 第五章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59
  • 在学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辉;张勋疆;;基于四端参数分析的弹性基础隔振系统的导纳功率流[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宋孔杰;考虑振源阻抗影响的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J];固体力学学报;1992年02期

3 胡允祥;;机械阻抗在振动分析中的一些应用[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4 徐志云,黄其柏,姚本炎;阻抗复合吸声结构的理论与声学特性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5 丁少春;朱石坚;俞翔;楼京俊;;运用功率流方法对舰艇水下声辐射特性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年02期

6 行晓亮;王敏庆;宛敏红;;基于导纳功率流方法的动力吸振系统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8年01期

7 宋孔杰;大功率柴油机隔振试验台设计探讨及其实践[J];内燃机学报;1987年02期

8 杨义;李志远;马庆丰;;双级隔振器的隔振应用研究[J];汽车零部件;2010年10期

9 王季卿;空间吸声体的设计与应用[J];声学技术;2003年04期

10 田国成,宋孔杰,熊冶平;复杂弹性系统的结构噪声控制及最优化设计研究[J];声学学报;1995年05期



本文编号:983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xiegongcheng/983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e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